导语:19世纪的西方,迎来了科技迅速进步的时代:爱迪生、发电机、火车、进化论等等名词成为十九世纪的象征,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不仅如此,自然科学的进步更是让欧洲洋溢着一股乐观主义的气氛,在这种思想的前提下,人们开始逐渐相信能够依靠"科学"最终控制自然界,科学成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手段。
这种思想更是引导了社会学、哲学、经济学等各领域学科迈入科学的殿堂,历史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也不例外。在实证主义这股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史学家相信历史也能够成为一门实证科学,历史学能够与自然科学形成统一性,由此,形成了19世纪史学论坛的巨头之一,"实证主义史学"。
那么,实证主义最先作为一股哲学思潮,是如何进入史学研究领域的?实证主义史学具有哪些特征?由此诞生了哪些著名的历史学家?这股热潮在进入20世纪后又为何陷入了困境?
一、实证主义思潮兴起的历史和现实根源简单来说,实证主义史学希望用科学理论来研究历史,而不简单将历史看作是一门单纯用人的感性去感知的学科,实际上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提倡的学科交叉。这种史学思潮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时期的斯多亚学派就提出了怀疑论。
怀疑论起源于古希腊
所谓怀疑主义,并不是我们现在口语中所说的对真相不信任的意思,恰恰相反,怀疑论是为了更好的讨论事物发展的真相,这种对历史真相抱有小心谨慎的态度正好是实证主义的历史根源。后在17世纪笛卡尔的《方法论》,以及18世纪的大卫·休谟完善下得以发展。直到19世纪,涌现出了大批哲学家对此进行系统论述。
19世纪是实证主义发展鼎盛的时期,这不单单是因为理论上的完善,更重要的是,自然科学发展的现实状况推动了哲学以及史学领域的变革。19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和抽象规律的研究方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就使得人文科学不再满足于古典哲学的机械唯物主义和思辨唯心主义传统,而是希望通过对自然科学新成果的运用,实现史学的科学化。
19世纪自然科学的进步让乐观主义流行欧洲
当时的史学家就在想,既然自然科学取得了如此成果,那能不能用研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呢?带着这种思考,首先涌现出了一批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哲学家,接着实证主义史学家应运而生。
二、实证主义思潮的创始人:孔德既然要了解实证主义史学,那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提出这股思潮的孔德,是如何看待实证主义的。
法国哲学家孔德首次使用"实证主义"一词命名自己的哲学理论,意在使人文科学实证化。1844年,他的论著《论实证精神》,在考察人类思辨历史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实证哲学思想,标志着实证哲学的形成。
法国哲学家孔德
在这部著作中,孔德将人类的思辨史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第一阶段为神学阶段,也称虚构阶段,作为临时和预备阶段,这期间理性的作用增大,想象的作用下降。人类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解释自然现象,只能通过直觉来认识,比如我们所知的"神话"就是这一阶段的产物。
第二阶段是形而上学阶段,作为过渡阶段,人类试图运用推理解释事物和现象,而不注重观察,实际上中世纪的历史正是这种变相的形而上学。
最后便是科学阶段,也就是实证阶段,这时人们不再凭空想象追求绝对的知识,而是集中力量进行真实的观察,只关心实证的事实。孔德认为,人类不应该追求万物起源的问题,而是关注那些实在的、有用的事实,这或许也是后来实证主义面临困境的原因之一。
《论实证精神》
孔德对科学研究的态度具有代表性,他认为应首先确定事实,但是单纯的事实并不能构成科学,而只能是科学的材料,真正的科学也绝非仅凭观察就能完成。要认识科学,就需要在以实证精神为主要特性的"合理的预测"引导之下。质言之,实证哲学就是在实证精神的引导下,对单纯的事实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其规律。这基本上概括了实证主义史学的基本特征。
三、实证主义史学的研究特征我们已经通过孔德理解了实证主义的基本理念,那么在这种理念指导之下,实证主义史学形成了哪些研究传统呢?
布克哈特
首先是注重对历史规律的探求,这一点从实证主义思潮就能得见。史学家注重归纳、演绎等史学方法,并引入心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方法。以瑞士历史学家布克哈特为例,他就经常运用心理分析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和社会背景进行解释,曾将佛罗伦萨人仇恨暴君的原因归结为个性的压抑,这是完全从心理上对历史现象进行解释,而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他的著作《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
实证主义史学的研究对象也摆脱了一直以来史学界盛行的政治史束缚,把社会整体作为史学研究的对象,历史书写以个人为中心,重视普通大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同时反对形而上学的历史哲学,强调实证研究。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这种主张尤其以德国文化史家卡尔·兰普雷希特为代表,他认为历史研究应注重寻找事件之间的联系,关注的重点不能仅仅是某些精英人物,而应该是人类社会总体,而在集体中反映出来的社会心理决定了历史的发展。
在这种思想主导下,他的著作《德意志史》正是一部德意志民族心理的发展史,这种对文化心理的重视为史学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但对政治和军事的缺陷又使得他的著作内容略显单薄,十分不对称。
四、实证主义史学进入20世纪后面临的困境实证主义作为一股新的哲学浪潮,在进入史学领域后迅速兴起了"实证主义史学"这一新兴流派,并在19世纪下半叶迅速占领了西方历史学的研究阵地。在历史研究中引入心理分析、注重解释事件之间的历史联系、对个人的关注等等成为实证主义史学的主要特征。
卡尔·兰普雷希特提出了文化史的概念
这首先表明了19世纪的史学家越来越多地思考历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具备哪些研究思路和方法,从这个层面上说,实证主义史学的出现为历史学的独立做出了贡献。
但站在现在的角度来看,实证主义史学存在很大的漏洞,或者说是陷入了逻辑上的"怪圈"。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是独立的、客观的,但人类社会却是由人的行为推动发展的,充满了人的主观性,如果一味的用研究科学的方法套用人类社会,那史学家研究的前提就变成了历史是客观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但这正是实证主义史学家想要证明的结论,这不就陷入了无限的循坏怪圈中?
实证主义史学的立足点陷入了莫比乌斯环的困境
20世纪的一些历史学家正是在这种思考下,认为历史现象和自然现象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历史,甚至有的历史学家不承认历史认识能够获得客观规律,展开了对实证主义史学的批判和思考。
我倒认为,这种机械的盲目的套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历史,是在当时科学领域极大繁荣的背景下,历史学家对科学家的刻意效仿,想要为自身戴上科学家的冠冕,实际上是被科学领域的乐观主义一时迷惑,也是历史研究理论尚且不成熟的表现。
结束语:实证主义哲学讲求从个别到一般、从分析到综合的研究思路,与史学研究方法恰好吻合,推动了史学和实证哲学的融合。同时当时的史学家渴望获得确定性的知识,使史学科学化,寻找到一套行之有效的历史发展规律,在这两种因素的推动下,实证主义史学成为19世纪西方史学界的重要流派之一。
但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对自然科学的盲目追随固然能为历史研究注入新元素,但过分依赖却会使得史学丧失本来面目,陷入研究困境。直到20世纪新的史学流派兴起,推动了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以及历史学科的独立。
参考文献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
孔德《论实证精神》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