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经常吃豆腐的对不?可是你吃豆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豆腐是个什么来历呢?

豆腐不是天然食品,所以它一定是由人发明出来的,这位发明家并非常人,他乃是西汉的“学者型王爷”-淮南王刘安

生活中的豆腐是用什么制成(你知道豆腐是怎么制成的吗)(1)

皮蛋豆腐: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Billyfoodtofu1.jpg

刘安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他带领手下的学术团队编写了一部博大精深的杂家经典,名曰《淮南子》(也叫《淮南鸿烈》-就是广大光明的意思),永垂于后世,由此可见他老人家的学术功底。另外他又痴迷于炼丹修仙,而豆腐正是他在炼丹之余偶然制得的副产品。刘安的结局并不好,他在汉武帝之时因为被告“谋反”而畏罪自杀。但是民间却另有一套传说:刘安并没有死,而是吃了仙丹成了神仙,甚至他家的动物也跟着一起沾光,吃了剩下的仙药而白日飞升,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介绍完发明家,下面我们谈回制豆腐,制作流程是怎样的呢?

《本草纲目》如此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造法:水浸硙(wèi,研磨)碎,滤去渣,煎成(豆浆),以盐卤汁或山矾叶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使其凝固,实质是蛋白质变性)。又有入缸内,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咸、苦、酸、辛之物,皆可收敛尔。其面上凝结者,揭取晾干,名豆腐皮(千张、百叶),入馔甚佳也。味甘、咸、寒,有小毒。”

所以制豆腐的流程,第一步是用大豆等制“豆浆”,第二步则是使豆浆凝集成豆腐:实际上首先得到的是“豆花”,压水之后方才浓缩为“豆腐”,进一步压水还可制成“豆干”。

生活中的豆腐是用什么制成(你知道豆腐是怎么制成的吗)(2)

豆花

为什么《本草纲目》说豆腐有小毒呢?这个是就其凝固剂-盐卤而言的,盐卤有小毒,但是其在豆腐生产时的低剂量使用是比较安全的,所以大家也不用多虑。

这个盐卤啊,又叫苦卤、卤水,乃是制盐业所得到的副产品。大家知道食盐的成分是NaCl,而盐卤的主要成分则是MgCl2,另外也混有少量NaCl、KCl、CaCl2等。在北方,人们多用盐卤“点豆腐”(就是使豆浆凝集),这样制得的豆腐比较坚韧,人称北豆腐、板豆腐。而在南方呢,常用石膏(硫酸钙)点豆腐,这样得到的豆腐比较软嫩,人称南豆腐。另外在现代,日本人又发明了用“葡萄糖酸内酯”作为凝固剂来点豆腐,这样制成的豆腐也非常软嫩,而且没有苦涩味。

生活中的豆腐是用什么制成(你知道豆腐是怎么制成的吗)(3)

日式嫩豆腐: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Japanese_SilkyTofu_(Kinugoshi_Tofu).JPG

好了,豆腐的来历咱就介绍到这里,大家快去吃一碗豆花伴着几块煎豆腐来解解馋,或者压压惊吧:)

最后如果想吃素,豆腐(也包括其它豆制品)会是挺好的蛋白质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