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意义上、由国家发起的、有组织、有针对性的“考古发掘”活动还不到一百年,之前多半都是盗墓的,将墓穴挖出,所以有不少文物都流落在外。

事实上,真正的民间盗墓者受各种限制,他不可能带着雷达去盗墓,连个洛阳铲还得想办法拆开“藏起来”……所以他有他自己的绝招。他要想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就要想各种办法,有些是很精妙的。

流传千年的盗墓界行规(那些从不外传的绝招)(1)

早前清东陵景陵妃园寝被盗案破获。盗墓贼是一群有着现代装 备的“专业人员”,他们使用了潜水泵 、防毒面具、微型对讲机等现代工具 。幸运的是,因为发现及时,被盗的1 2件文物被追回。

当然,除却这些现代工具,有一些我们在《鬼吹灯》、《盗墓笔记》里所见到的盗墓工具和手段也是存在的。

例如洛阳铲。

只有一个污水井盖那么大的口子,打开以后向下看,直直的十多米下去,黑古隆冬看不到底,但是很结实,盗墓贼干完活以后会把洞口封起来。

‘洛阳铲’神奇之处到底在哪里? 一句话,能轻松地把地下土样完整地 取出来!

“看地形”更是玄妙,不知道的人走在墓旁也看不出来,明白诀窍的人在几公里以外就能看出来。有些盗墓贼“喜欢”在下完雪的天气出来“四处转转”……尤其喜欢下“很细很细的雪粒”那种雪,其中道理是跟“土”有关。 土有“熟土”、“活土”、“死土”的分别。有经验的盗墓者看上一眼就能明白这里有没有墓葬,甚至一眼就能看出是什么时代的墓葬。

流传千年的盗墓界行规(那些从不外传的绝招)(2)

说完物品,来说说电视剧电影中的一些情节。例如摸金校尉,电影《 寻龙诀》大名鼎鼎的“摸金校尉”,在 历史上确有此称谓,这个“官衔”是曹 操所赐,在盗墓者眼中,曹操是这个诡秘行业的“祖师爷”。

盗墓小说中最常见的一个词“倒斗”,意 为“翻棺材”,也是盗墓的别称,但这只是北京和东北一带流行的黑话,南方并没有这样的说法。

据考证,随着时代的演变,在民国时代的盗墓贼可以分为辽沈帮、热河帮、昌平帮 、洹洛帮、雁北帮、关中帮、长沙帮 等十大圈子,又分为南、北两大派系 。两大派基本上以长江为分界线,北派以“力”见长,如盗洞打在何处,挖成何形都有讲究,十分诡异;南派以“ 技”见长,经验时代传承,手段超强。

流传千年的盗墓界行规(那些从不外传的绝招)(3)

所有一切都准备完毕,真的决定进入以后,就直接奔着探测好的地方挖去。也就是说,墓还没有挖,你的头脑里就有了整个墓室的概念,否则你一个晚上很可能干不完活,第二天你还敢来么?保不准警察都已经在等着了。

这些人长期以盗墓为职业,有很丰富的经验,善于伪装,并对防盗机关很有办法,他们在确定目标后,如果小墓不会费多大功夫,用几个晚上挖开,取出物品走人。如果是大中型墓,便一是以种地为名,在周围种下玉米高粱等物,以青纱帐掩盖其一个两个月的盗掘活动。二是在墓边搞个房子掩人耳目,然后从屋内挖地道通向墓室内,之后再继续挖掘。

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古人视死如生,古墓成为研究古代社会的重要文化遗存,古墓里的文物代表着一个悠久文明所印记的历史。所以,希望更多的文物可以得到保护,让中国的历史文化得以流传。

【独家原创文章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