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木莲妈妈原创作品,图片为木莲妈妈原创插画,欢迎个人评论分享收藏。

最近,一则“祖母病危,学生请假遭拒”的帖子引起了诸多网友的讨论。

有人说,是学生没说清楚,有人说,是辅导员过于奇葩,还有人觉得,双方都有责任,沟通不良引起的。

奶奶病危请假被要求证明是否合理(祖母病危学生请假遭拒)(1)

不论是哪种说法,终究都是双方的一面之词,在绝对的事实真相出来之前,当好看客,不随意指责和站队,才是合格的“吃瓜”群众。

然而“吃瓜”群众也会有孩子,就此事件,我们更需要关注,为什么当事人在第一次请假失败后就放弃了?

因为不敢。

身为学生,请假失败,或是害怕扣学分,或是害怕因旷课受到处罚,或是因为顶撞辅导员会被记过等等,各方面原因让他在面对非合理要求时不敢拒绝,不敢直接对辅导员说一个“不”。

这是一个大学生对于各方面问题的考虑,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哪里能够考虑这么多问题?

教孩子对非合理要求说“不”,是对孩子的保护,是父母最应该做的。

孩子为什么不敢拒绝非合理要求?

1、缺乏自信——表面乖巧

缺乏自信对孩子来说,就意味着他们没有拒绝的底气,怕这个怕那个,在面对非合理要求时,他们唯唯诺诺,不敢反抗。

然而总会有家长误以为,孩子的唯唯诺诺是乖、听话,让往东不往西,让坐着不站着。其实这对于孩子的性格成长会有很大弊病。

长期缺乏自信,孩子一旦脱离家长的可控范围,哪怕是已经有了反抗的能力,面对各种合理、不合理的要求依旧不敢拒绝。当然,这只是一种极端,另一种极端则是完全的叛逆。

2、心理阴影——害怕训斥、责骂、恐吓、暴力

家长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行为,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有些正面影响会引导孩子向好的方向成长,而负面的影响,一不小心就会给孩子留下极深的心理阴影,导致孩子面对非合理要求时不敢拒绝。

有些家长教育孩子采用强压

奶奶病危请假被要求证明是否合理(祖母病危学生请假遭拒)(2)

孩子不听话,这些家长就用“你再不听话警察叔叔就来把你抓走了”、“你再不乖妈妈就不给饭你吃了”、“你再不xx妈妈就不要你了”等等言语恐吓孩子。

孩子做错事,这些家长开口就训斥、责骂,严重的甚至动手打孩子,用暴力压制孩子,不把孩子打服不停手。

这些家长觉得,孩子就该强压,不然没规矩,“三天不打,上方揭瓦。”

然而,这样的行为只会让孩子心里产生恐惧,他们会害怕,他们怕没饭吃、怕被抛弃、怕上级会责骂自己,这样的心理阴影导致孩子模糊接受的底线,只要不会伤自己太狠,很难拒绝非合理要求。

3、保护过度——家长管太多

过度的保护不仅不能真正的保护好孩子,还可能让孩子越来越胆小,不敢拒绝。

所谓的过度保护,就是家长将孩子的一切包办,该管的不该管的全都要管,甚至没有安全威胁的情况下,依旧以保护为由限制孩子。

当孩子受到不公平待遇时,如自己的玩具未经允许被其他孩子抢走、公共玩具孩子已经拿在手上被强制要求让出等等,只要家长觉得可以原谅,或者为了面子、所谓的礼节表示谦让、包容,就全部代替孩子做出回应,代替孩子表示谦让。

当孩子有不敢拒绝的要求时,如孩子不情愿将玩具让出、不愿意和某个小朋友一起玩等,但是孩子不敢自己开口,家长就代替孩子维护利益,代替孩子拒绝。

当家长长期以没有时间、天气不好、游乐场所不卫生、外面熊孩子太多等等各种因素为由,不带孩子接触其他小朋友,封闭式育儿,孩子很可能被人为的保护成内向性格,面对不合理要求,只敢忍让、接受。

过度的保护,让孩子不懂得拒绝,不敢有异议,不敢自己开口维护自己的利益,即使面对非合理要求,也不敢拒绝。

孩子不敢拒绝非合理要求,还可能是遗传基因所致,然而这种因素过于客观,只能从后期的不间断影响中尽可能的培养孩子拒绝的勇气,还不一定能成功。

但是,哪怕不成功,也要让孩子明白,面对非合理要求,拒绝是被允许的,是合理的。

奶奶病危请假被要求证明是否合理(祖母病危学生请假遭拒)(3)

同时,用有效的方式培养孩子拒绝的勇气,才能真正让孩子敢于拒绝。

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拥有拒绝的勇气:

1、 帮助孩子学习一样特长

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是帮助孩子拥有拒绝的勇气最好的方式。

帮助孩子学习一样特长,如根据孩子的兴趣报舞蹈、音乐、拳击、跆拳道等等特长班,尤其推荐胆小的孩子学习拳击、跆拳道、空手道等等武力型特长,有能力的家长可以自己教孩子。孩子拥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才能有拒绝的勇气。

而根据孩子的兴趣培养孩子,让孩子拥有一技之长,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非常有帮助。当然,一定是在孩子有兴趣的前提下,强迫孩子学习某种技能,很可能会起副作用。

如果孩子对拳击等不感兴趣,家长一定要先和孩子商量好,最好带孩子看看学习这些技能的孩子,其他孩子的学习状态是很能影响孩子兴趣的,然后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下一步,避免孩子有抵触心理。

2、 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交流

胆小、内向、怯懦、过度忍让等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与人的交流过少。

多带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接触,当孩子胆小、不敢上前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

如“我们和那个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好不好?”、“你看那个小朋友在玩什么,我们过去看看好不好?”、“不要怕,那个小朋友只是想和你一起玩而已”、“别担心,妈妈支持你”等等,征求孩子的意愿,在孩子同意的情况下,鼓励孩子,在孩子渴望与其他小朋友交流时,给孩子向前的支持。

如果孩子完全不愿意,表现出非常大的意见、强烈的反抗等,家长一定不能操之过急,不要试图强制让孩子接触其他小朋友,避免引起孩子的反感情绪。

3、给孩子补充有趣的故事、经历

通过各种有趣的故事告诉孩子什么样的要求合理,什么样的要求需要拒绝,怎么做是在保护自己,带孩子经历多一点,让孩子看到、接触到怎样的拒绝是合理的、应该的。

奶奶病危请假被要求证明是否合理(祖母病危学生请假遭拒)(4)

如给孩子讲嗟来之食的故事、看自我保护相关漫画等等,通过这些方式让孩子明白怎样的要求算合理,怎样的要求非合理,怎样的语言需要拒绝,怎样的行为是在保护自己等等。

经常带孩子多看、多听,让孩子看别人怎么拒绝,并且接受别人的合理拒绝。如孩子被拒绝碰触他人的物品,让孩子学会接受,明白他人的所有物他人有权利拒绝,当孩子自己遇到同等情况时,孩子也能学着拒绝。

此外,给孩子自己拒绝的机会,不要为了家长所谓的脸面强迫孩子接受或代替孩子拒绝。

培养孩子拒绝的勇气,不仅是培养孩子,家长也要做到这几点

1、不苛刻

对孩子不要过于苛刻,不要强制要求孩子接受、拒绝等等,减少训斥、责骂、恐吓、暴力,避免人为的影响孩子的性格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2、勤自省

自省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对于家长来说,其实很难,不要再仗着家长面子而不自省了,经常反省自己,才能及时的发现自己教育孩子的问题,才能及时的调整教育方式,避免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

3、多交流

不要因为自己是家长,总是对孩子的语言置之不理或听听就过。多与孩子交流,问孩子也让孩子问自己,了解孩子的想法,也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想法和用意,既能拉近亲子关系,也能更好的帮助孩子拥有拒绝的勇气。

家长既是孩子的后盾,也是孩子的指路灯,孩子不敢拒绝非合理要求,家长就耐心的帮助孩子拥有拒绝的勇气,而不是沮丧、责骂,孩子才能大胆的翱翔,才能更好的成长。

我是木莲妈妈,是一名高级育婴师兼插画师,也是4岁孩子的妈妈。如果您在育儿路上,有关于孩子心理、饮食以及日常护理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扰,可以来找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