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生成性(文字输入的进化论)(1)

十一假期前的某天,接到三年级语文老师的电话,想了解一下孩子们有没有开始学练中文打字,因为她希望学生把自己的小作文输入电脑,以便于将来在多个线上平台作展示。

(PS:在区域智慧教育平台,每个孩子从一年级入学便拥有一个账号,可以传送自己的各种文本、视频、图片等作业,且父母还各有一个家长的账号与之关联)

我的回复却有些令人失望,开学已近一个月,学生只是简单地认识了一下键盘鼠标,短时间想让孩子自己录入作文的可能性不大。但,不用键盘,不等于不能达成语文老师的要求。

新课标给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一、二年级的学习提出了要求,也规定了内容,却没落实课时。因此,一、二年级的信息科技到底在哪里上、由谁去上以及该怎么上,虽一度成为大家研讨和议论的重点,却并未找到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现在,围绕中低年段语文老师的这个基本需求,从实际出发去设计一个不需要键盘就能录入文字的现有教材内容的“平替款”(也有可能是个升级版),或许会为信息科技的跨学科协同提供一种思路。

三年级的孩子,必须认识键盘并学会正确使用键盘,但是不是非得指法正确才能打字呢?(脑补一下自己手机聊天的画面)二、三年级的孩子,一分钟能输几个汉字才算勉强合格呢?现实的尴尬就是低了没啥用,高了又达不到。因此,无论是从实用主义出发,还是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非键盘文字输入的尝试都有其必要性,也是一种必然性。

若是一个有主题且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设计,那么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有很多,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主题、结构、内容及实施方法和最终的评价等都需要统整考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必须从大概念出发整体设计,从小任务着手具体实施,并由此来启发我们未来信息科技教与学的设计和实施。

那么,适合三年级孩子的,有哪些设备和平台可供选择呢?例如,WPS里有语音转文字功能,常用的搜狗输入法里有语音输入和手写输入功能,比较适合机房环境下文字的录入和排版的教学;又如,手机的“便签”里,有语音转文字功能,微信语音也可以转化为文字,我很想“诱惑”孩子们,有没有兴趣试试“口述作文”?(长假玩疯可能忘写作文了吧)若是孩子的字迹工整堪比印刷体,还可以试一试直接扫描识别转化,换一个角度看,甚至可以将文字转化的正确率作为判断学生字迹工整度的一个标准。当然,我们还要考虑教学环境对录入设备的要求,人手一个耳麦(语音干扰问题)未必就优于分组。当然,这都需要真正尝试后才能做出更优选择。

若从开拓学生视野的角度出发,还有更多人机对话的实例会用到语音处理技术,虽然孩子们未必能明白其背后的技术原理,但没关系,讲不明白的,我们完全可以少讲或不讲,但不能直接回避;得不出结论的,我们不必急着下结论,给孩子们留下一些问题和困惑以待将来,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数字化设备里的信息交换和互动,语音、文本及语种(包括方言)之间的自由切换是一种必然,我们的学习无论内容和形式,都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验性,很想多做一些类似的尝试,且不必计成败。


本文作者:

张勤坚 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

文章刊登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年第2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