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明的审美,往往以整齐对称为基准最典型的莫过中国古代的建筑,到过故宫的人,一定对此有更深的感悟吧建筑之外,在其他领域,我们也会时时处处感受到这种审美心理的影子对偶、对仗、对联,骈文、偶句、格律,无一不“对”在语言学上,现代汉语的词汇构成,都是以双音的合成词为主即使是一些“对不上”的内容,也要设法使之整齐对称,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说文解字十二讲目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说文解字十二讲目录(说文解字系列之)

说文解字十二讲目录

汉文明的审美,往往以整齐对称为基准。最典型的莫过中国古代的建筑,到过故宫的人,一定对此有更深的感悟吧。建筑之外,在其他领域,我们也会时时处处感受到这种审美心理的影子。对偶、对仗、对联,骈文、偶句、格律,无一不“对”。在语言学上,现代汉语的词汇构成,都是以双音的合成词为主。即使是一些“对不上”的内容,也要设法使之整齐对称。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对不上”的内容,是如何使之整齐的。

我们就以词汇为例说明。

在中国古代,汉语的词汇系统以单音节为主。所以就造成了字和词基本重合的情况。也就是说,在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往往也就是一个词,字和词是合一的。但在实际的语言表达过程中,单字单音既不上口,也不悦目。于是就有了双音表单义的情况——偏义复词。

例如:(1):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上》)句中,“园圃”二字,从结构上看,是并列关系,但在表义上,却是“园(果树林木之地)”表义,而“圃(菜地)”不表义。所以,这个“园圃”的并列结构的双音节词,在表义方面是失衡的,一头沉,而在构词上,却是并列平行的,匀称的,整齐的,这就是我们所谓之“偏义复词”。

在古代文献中,类似“园圃”的这种偏义复词很多,我们应当注意正确理解。即使在现代汉语中,这种情况也出现在一些合成词中。如:国家(”家“不表义)、干净(”干“不表义)、窗户(“户”不表义),安危(“安”不表义)等等,应该都是古代偏义复词在现代汉语中的遗留。

在现代汉语词汇体系中,也有一些词汇,体现出这种“一头沉”的特点。兹举数例。

南方一些地方的店铺,如果是夫妻合开的夫妻店,店名往往叫“夫妻老婆店”。“夫妻”就是丈夫和妻子的意思,在“夫妻”后面却又加一个“老婆”二字,这在表义上岂不显得叠床架屋、多此一举?或者,在“老婆”之后再加“老公”二字,以示均衡?无论如何,这个店名在表义上是失衡的,一头沉。但大家都这样叫,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与上述例子相关的,还有一个词语:老板娘。这个词的词义不难理解,义即店里的女掌柜。但是,这个词语有两个相关的话题。一是,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女掌柜叫“老板娘”,那么,这个店里的男主人却只能以“老板”呼之,而不能称其为“老板爹”。因为“老板娘”的意思,也并不是“老板的娘”,而是“女老板”之义。但女老板的意思,又与“老板娘”这个词语在结构上不可对应。无解。

再有,我们经常说“红白喜事”,即指人们婚丧嫁娶之事,但这两个词,在构词和表义上,与上述之例有相同之处。所谓“红”即“红事”,即具有喜庆气氛和意义的如结婚、庆生等传统庆典活动,因为“尚红”,故谓之“红事;所谓“白”,即“丧事”,为死者送殡之事,也因为“尚白”,故谓之“白事”。说“红白事”,意思就是“红事或白事”之义。问题是,如此词义清晰的三字词语,却偏又加一个“喜”字。“红事”即“喜事”,这好理解。但“白事”呢?也是“喜事”吗?抑或,是为了凑足四个字而强加的?此说恐难服众。亦无解。所以,这个词在构词上大致整齐匀称,但在表义上,却也是失衡的。一头沉。

与“红白喜事”相关的另一个词,就是“婚丧嫁娶”。这个四字短语,从构词上来看,是并列关系。但这个并列,也并不是完全的平行并列。它和诸如“多快好省”、“男女老幼”、“古今中外”、“东南西北”等词的并列,在表义方面,不是完全相同。其中,“婚丧”是对应关系,如同上例中“红白”,而“嫁娶”也是对应关系。在词义范围上,“嫁娶”确实前面“婚”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在“婚丧嫁娶”这个四字短语中,“婚”在字(词)义上,是包含后面的另一组有对应关系的“嫁娶”的。所以,从词义表达来看,这个四字短语这中,是三对一的对应关系。“婚”、“嫁娶”三字,对应一个“丧”,所以,其内部词义的关系,并不是平行并列的。也就是说,形式上的平行并列,并不等于其内容上的平行并列,而形式上的平行并列,也只是为了“看上去很美”?无解。一头沉。

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