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樱桃 |看点不一样的学习方法

昨天,我去逛了上海博物馆。

三足兽形青铜匜(逛博物馆的困扰)(1)

自从看了纪录片《楚国八百年》

私藏高分历史纪录片《楚国八百年》

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感觉自己已经相当了解楚国的青铜器和漆器特征了,

必须要去博物馆实践一把,

看我在众多文物中一眼把它们给认出来。

那时候,我就不经意露出“so easy”的神情,

淡然地踱向下一个目标,

留下周围一圈崇敬的目光。

然而,事态稍微有一些不受控。

首先,工作日逛历史博物馆的人的确不太够,

整个青铜馆加上我和工作人员不超过13个人,

其中工作人员6人。

其次,上海博物馆居然没有漆器馆!

然后,博物馆还搞了个“高山景行”的特展,

把受赠文物全部拎到另一个展厅去了,

包括挺多一部分的青铜器。

但是,没关系,

虽然我发挥的空间看似小了不少,

但是昂扬的斗志激励着我前进,

一往无前!

真没想到,

上海博物馆的楚地收藏居然如此精炼,

兜兜转转,只找到一件!

三足兽形青铜匜(逛博物馆的困扰)(2)

春秋晚期的交龙垂鳞纹鼎

看这精美复杂的工艺,

三足兽形青铜匜(逛博物馆的困扰)(3)

这盈盈一握的小细腰,

三足兽形青铜匜(逛博物馆的困扰)(4)

人家的鼎都是方的,

三足兽形青铜匜(逛博物馆的困扰)(5)

或者圆的。

三足兽形青铜匜(逛博物馆的困扰)(6)

只有它如此不同!

介绍说,这件鼎是典型的楚式鼎,因为给鼎束腰的艺术手法,楚文化以外的地区都没有。这反映了楚人标新立异的精神。

好吧。

虽然,这一次的发现之旅收获甚微,

但是,我想着,

青铜器在先秦时期的运用场景如此广泛,

各种器具的名称、长相又跟现代大相径庭。

主要是好多字也不太认识。

本着造福下一代的精神,

回来之后我仔细翻查资料,

给青铜馆的器具们做了个简易分类。

拿着这份资料,

感觉又可以去博物馆炫技了呢!

青铜器分类目录

炊器

、鬲(lì)、甗(yǎn)、匕(bǐ)

盛食器

簋(guǐ)、盨(xǔ)、敦(duì)、、铺、簠(fǔ)

盛酒器

尊、方彝(yí)、壶、否、卣(yǒu)、瓿(bù)、觥(gōng)、盉(hé)、勺、罍(léi)

饮酒器

爵、角、觚(gū)、斝(jiǎ)、觯(zhì)

盥洗器

鉴、盘、匜(yí)

盛水器

盂、浴缶、瓿(bù)、枓(dǒu)

乐器

钟、镈(bó)、钲(zhēng)、铃、铙(náo)

兵器

戈、矛、戟(jǐ)、钺(yuè)、殳(shū)、槊(shuò)、剑、刀、盾、甲

铍(pī):长矛

镞(zú):箭头

胄(zhòu):头盔

下面是我对红色加粗项目很精彩的解说!

名称:

长相: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作用:鼎是中国传统与历史中最重要的器物。它不仅是一个可以烹饪肉类的锅,也是王权的象征。鼎越多表示地位越崇高: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

举例:上海博物馆有个国宝“大克鼎”

三足兽形青铜匜(逛博物馆的困扰)(7)

名称:

长相:就是一个有盖子的青铜高脚杯。盖子还可以直接拿下来当盘子用,所以盖子也有一定深度,并且盖子有脚,可以平稳放在桌子上。

作用:盛肉酱一类食物用的。

举例:镶嵌狩猎画像纹豆

三足兽形青铜匜(逛博物馆的困扰)(8)

名称:甗(yǎn)

长相: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zèng),放食物;下部为鬲,放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箄(pái),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作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

举例:(前面有个我打不出来的字)?母癸甗

三足兽形青铜匜(逛博物馆的困扰)(9)

名称:觥(gōng):

长相:这个盛酒器就非常可爱,一般会做成动物的样子,头和背是盖子,身体就是容器,尾巴是把手,四个脚就是脚。(把盖子拿掉是不是还有点像西餐的酱汁壶呢?)

作用:大型盛酒器。

举例:(前面又有个我打不出来的字)?父乙觥

三足兽形青铜匜(逛博物馆的困扰)(10)

名称:匜(yí)

长相:几乎是椭圆形,前面有个倒水的嘴,叫做“流”,后面有把手,有脚没脚、有盖没盖的都有。

作用:这东西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古代没有自来水龙头。所以需要一人拿个盛水器这样浇下来洗手。

举例:齐侯匜

三足兽形青铜匜(逛博物馆的困扰)(11)

名称:

长相:手枪状,通常为不太尖的头,靠里侧开刃;配一个竹木做的柄。我们通常看到的是没有柄的戈头。

作用:可以钩马脚或者横击,但是不能刺。除了作为兵器,也做礼器使用。

举例:吴王光戈

三足兽形青铜匜(逛博物馆的困扰)(12)

名称:

长相:树叶形,两边开刃;配一个竹木做的柄。我们通常看到的也都是没有柄的矛。

作用:步兵、骑兵的主要格斗兵器。

举例:越王大子矛

三足兽形青铜匜(逛博物馆的困扰)(13)

名称:戟(jǐ)

长相:这种兵器就很厉害了,它把戈和矛两种兵器融合在了一起。基本就是个“十”字形,有时候也被艺术加工成花一样的“十”字形,甚至一度发展成“丰”字形。

作用:所以它当然也就融合了戈和矛两种兵器的功能,又能刺,又能钩,真是厉害死了!

举例:商鞅戟

三足兽形青铜匜(逛博物馆的困扰)(14)

名称:钺(yuè)

长相:由石斧演化过来的,所以两个就长得很像,主要区别是钺的刃更宽大,后来还发展的越来越方正了,于是改名叫方钺。

作用:很明显这是以劈砍为主的长兵器。

举例:镶嵌十字纹方钺

三足兽形青铜匜(逛博物馆的困扰)(15)

顺手转一个青铜器小知识

青铜是铜锡合金,古时铸造对各种器具的合金比例都有明确的规定。

三足兽形青铜匜(逛博物馆的困扰)(16)

注:先秦时期称铜为金。

参考文献:

【1】杜迺松《古代青铜器》文物出版社

【2】Christian Deydier 《读懂中国青铜器 文化、形式、功能与图案》译林出版社

【3】于孟晨、刘磊《中国古代兵器图鉴》西安出版社

【4】李龙章《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

其实我本来是打算认真写写博物馆探馆系列的。

奈何疫情阻止了我前进的步伐。

湖北省博物馆,你欢迎我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