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饮食文化主要什么味(苏州话里居然有这么多)(1)

姑苏好时光,每天听见有趣的苏州。

苏州话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方言,之前我们说了“苏普”,还说了苏州话里的各种“头”,今天我们再来说一个字“吃”,因为这个吃字在苏州话里的意思实在是太多,应用太广泛了。

苏州的饮食文化主要什么味(苏州话里居然有这么多)(2)

最寻常的就是苏州人平时不管吃什么都是“吃”,吃货叫做吃客,吃东西的样子叫做吃相,东西好不好吃呢叫吃口,苏州人经常会说:“该只酱蹄膀卖相看看一般,吃口倒不错!”,或者是说:“格条红烧鳊鱼真的是乡下大姑娘,有吃无看相。”

除了吃饭,不管喝什么也一律都叫吃,吃汤、吃茶、吃老酒,出去参加婚礼呢就叫吃喜酒,抽根烟都会说吃香烟

苏州的饮食文化主要什么味(苏州话里居然有这么多)(3)

▲苏州小吃里的油豆腐线粉汤

在苏州话里还有好多有意思的“食物”,比如吃“三年萝卜干饭”,这不是说早餐萝卜干配饭,而是指当学徒,因为从前学手艺当学徒起码要三年,这三年非常辛苦,所以人们常说:“格门手艺,你不吃三年萝卜干饭是学不会的!”。

苏州人把吃看得这么重,因此吃什么饭,就用来指赖以为生的技能。比如说谁家儿子是在体制内工作的,那就是吃皇粮,或者是吃公家饭(也有称坐牢监为“吃公家饭”的)的。

以此类推,吃开口饭的是演艺圈的行当,吃油腻饭的就是指厨子,还有一些就不大好听的了,比如“吃社会饭”的,相当于现在说的社会人,还有“吃软饭的”,这个就更加通俗易懂了。

苏州的饮食文化主要什么味(苏州话里居然有这么多)(4)

苏州人还把很多不能吃的东西也吃了,调皮的小孩,常常会被家长凶巴巴的呵斥:

倷识相点啊,不然请倷吃辣火酱

从前苏州人不爱吃辣,这辣火酱一听就知道内涵很丰富,很重口。

苏州的饮食文化主要什么味(苏州话里居然有这么多)(5)

还有,考试交了白卷,考了0分,苏州话里也有个专属词汇,叫“吃零汤团”,一个大写的“0”可不就像个汤团嘛。

这样的成绩拿回家少不了父母的一顿混合双打,苏州话里孩子被打叫 “吃生活”,再严重一点的还要“吃家什”,家什一般包括鸡毛掸子、条尺、鞋皮,就是老爸直接脱了脚上的鞋子打过来,甚至还有抽出皮带来打的。

当然,也有的父母比较斯文,舍不得下重手,那就请孩子吃头皮或者吃毛栗子,当然不是真的吃香喷喷的栗子了,而是用手敲击对方的脑门.....唉!现在的孩子真可怜,这么多好东西都吃不到了。

苏州的饮食文化主要什么味(苏州话里居然有这么多)(6)

苏州话里吃的东西真的是太多了,你上台发言,讲得结结巴巴,叫吃螺蛳,你邀人跳舞遭白眼,或是请女孩子看电影遭婉拒就叫做吃皮蛋;工作上出了岔子被上司训斥,叫“吃熏鱼”或者是“吃排头”。

还有一些吃是跟人没有关系的,是一物吃一物,比方说:“奈个人看看不胖,倒蛮吃衣裳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的身材虽然看着比较瘦,可是衣服穿在身上却显得紧了。再比如,“要烧一只五件子,吃辰光得不得了。”“吃辰光”就是指很费时间。

苏州的饮食文化主要什么味(苏州话里居然有这么多)(7)

▲五件子,苏帮菜里的“大菜”

苏州话里跟吃有关的俗语也有不少,比如“叫花子吃死蟹——只只鲜”,“黑踢墨踏,吃俚勿煞”、“吃死人勿吐骨头”,还有一句骂人的话“奈阿是吃个一二三啊!”这句其实是缩脚语,一二三,后面就是四,苏州话里四和“屎”是一个读音,真的是骂人不带脏字。

但是,吃在苏州话里还有一个非常不友好的表达,叫做“触祭”(也有写作啜祭的)。

苏州的饮食文化主要什么味(苏州话里居然有这么多)(8)

虽说也是吃饭的意思,但是语气实在很糟糕,所以常常用来表达不满的情绪,比如“头颈绝细,独想触祭”,说的是脖子细的人特别贪吃,也不知道是什么道理。

再比如老公嫌弃老婆多管闲事,就会说:“倷啊是触祭饱哉!”,意思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如果你跟人打招呼说:“阿触祭了?”那是等着要吵架的。

苏州的饮食文化主要什么味(苏州话里居然有这么多)(9)

▲观前街上到处都是“触祭”的东西

关于这个词其实有几种解释,有人说该写作“触祭”,说的是从前祭祀时家里会摆上许多祭品,都是好吃的,小孩子看见了当然嘴馋,就想伸手去拿来吃,这个时候大人就会立刻制止“勿好触祭格”,就是不能触碰祭品的意思,久而久之就引申出“贪吃”的意思。

苏州话里的“吃”实在太多,说也说不完,你还知道哪些和吃有关的俗语,欢迎留言告诉我们,给大家涨涨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