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本文作者小希,微蓝光教育文化公司副总裁、教培机构战略运营顾问(首发于公号“微蓝老师”,欢迎订阅)

用户增长营销方法(如何打造用户参与的营销节点)(1)

作为一位教育行业从业者,你是否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每到节假日看同行在做营销,也想做,但不知道如何做?

做营销活动吧,投入越来越高,盈收越来越少,达不到预期效果怎么办?

国庆小长假到了,下一步动作该如何推进?

最近我们操盘的机构也在做营销活动的前期筹备,借这个机会,又重新翻看了得到、小米的营销底层、以及活动路径。对我触动比较大的几点思考,分享给你们。

01、关键节点,做重要动作

在教育行业中,一旦家长报了课程,就开始周而复始按点上课,一年365天,如果全凭家长的信念,难免会出现疲劳心理,失去兴趣。

怎么办?

关键节点比如节假日、周年庆等特殊的节日是情绪触发器,更能引发用户情绪共鸣,在关键节点,做重要动作,让家长获得意外惊喜很有必要。

02、明确营销的目的

说到目的,估计不少校长会说,营销还有什么不同目的,不都是流量和转化嘛,这只是一个笼统的方向。以这种方向为标准,动作容易失去精准性,什么动作都可行,什么动作又都达不到预期。

做营销也是在不同阶段做不同的事,对于一个刚成立的企业或机构第一步营销动作是引入首批流量,但对于有一定用户基础的机构。

更多的营销动作应该是围绕老用户,强刺激,唤醒老用户的认同感而做。

比如我所操盘的机构在国庆策划建校3周年庆典,多次讨论后确定活动目标不是为了对外传播,而是对内传播,对现在和曾经支持过我们的用户喊话,引发家长的认同和参与。

03、坚定方向,打磨路径

最近在学习时,看到一个营销概念策展思维,知乎上这样解释:策展不仅是策划,也是叙事。

策展人不仅需要对展品进行筛选和叙事框架下的排序,也需要通过文字等各种方式对展品进行”解释“。

它不仅是展览,更是强调品牌背后的故事、内核,让销售显得不那么功利。

回想很多教育人抱怨低价引流、送礼品赠课等纯销售方式的效果大不如从前,其实本质也是用户的购买思维已经发生转变,所以我们的营销的思维也需要改变。

比如我们所策划的周年庆活动内容少了销售氛围,增加了机构成长阶段性故事、里程碑事件。

让老用户清晰地了解3年这个机构始终在坚守教育是良心事业的价值观,或许也犯过错误、走过弯路,但始终把学生放到第一位。

4、清晰路径,知道该往哪里走

我们很容易陷入知识的诅咒中,用自己的想法认知,去理解事物,什么意思?

有个故事讲到,一个人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敲音乐节拍,敲的人认为我已经敲得够清楚了,你怎么还听不出来,听的人却毫无头绪,这就是知识的诅咒。

设计活动也是同样如此,站在用户的角度,让用户知道如何跟随行动,在具体的哪个节点可以获得什么东西,有明确的预期和确定性,人的意愿才会足够强。

最后的话

一切营销的基础是好的产品,没有好的产品,再触动人心的营销动作也无法长久。

作为一个运营人,我们穿梭在一场又一场大大小小的商业战斗中,不能黑瞎子掰玉米,每一次都想在做新活动,不断迭代,把每一次的教训都化为可复制的经验才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