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清平乐》大结局一出,尘埃落定,曲终人散。虽然大家对赵徽柔、梁怀吉悲惨的爱情故事仍萦绕于心,但不可否认的是,《清平乐》热度确实正在渐渐褪去。当时追剧时,只关心情节进展,心无旁骛,对一些细梢末节无心关注。现在从头回味时,就会发现许多以前没注意的地方。

比如我吧,当时在看电视时就对那些内侍宦官们的官职不太了解,看的稀里糊涂。这几天闲来无事,查了些资料,才搞清楚怎么回事。鉴于可能会有很多观众会有同我一样的疑惑,下面就来为大家解读一下张茂则、阎文应、任守忠、杨怀敏、梁怀吉都是宦官,他们之间相比,谁的官更大的问题!

清平乐官职(清平乐所有宦官里)(1)

清平乐剧照

◇ 仁宗时内侍宦官的官职体系

按照《宋史.职官志》的记载来看,北宋设立了独立的宦官职官体系,与国家正常的官僚系统不在同一条线上。宋朝开国以来,内侍宦官的职官体系经历了多次变革。宋初时称内中高品班院,后来,又经历了内内班院、内黄门班院、内侍省入内内侍班院等体系的变革。

至景德三年(宋真宗年号公元1006年),固定为入内内侍省和内侍省两大在京的宦官机构。另外,因为要监督地方重要事务、参与军旅之事以及作为皇帝耳目传递消息,还设了一些其它外任官职,其品秩与这两大机构相同,但官职名称则因人因事因地而异,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清平乐》所在的宋仁宗时期,沿用了这一宦官职官体系。

清平乐官职(清平乐所有宦官里)(2)

宋史

入内内侍省与内侍省又分别被称为前省和后省。入内内侍省负责直接为皇帝及后宫妃嫔服务,其职责按《宋史.职官志》的说法是:

“通侍禁中、役县亵近”,

也就是在宫中对皇帝本人及后宫人等做一些贴身的伏侍的工作。而内侍省则要疏远的得多,《宋史.职官志》记载他们的职责是:

“拱侍殿中、备洒扫之职、役使杂品”,

说白了,就是不直接从事服侍皇帝及后妃本人,而从事洒扫、警卫以及其它杂役的人员。

入内内侍省的主要官职从高到低依次为:

都都知、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等

而内侍省主要体系从高到低则依次为:

左班都知、副都知、押班、内东头供奉官、内西头供奉官、内侍殿头、内侍高品,内侍高班、内侍黄门

清平乐官职(清平乐所有宦官里)(3)

宋仁宗剧照

可以看出,内侍省与入内内侍省官职体系除了最高品轶为左班都知与入内内侍省稍有不同外,其余与入内内侍省基本相同。为防混扰,入内内付省的宦官官职名前要加“入内”两字,以示区别。入内副都知与副都知都是正六品,左班都知与入内都知品轶相同,都是从五品。而入内都都知要更高一些为正五品,是宦官能担任的最高官阶。

不过内侍省与入内内侍省两大机构的分工与职责也存在很多相互交叉与融合的地方,前后两省官职互为补充,人员交互流动频繁,并没有太多特别明晰的分界。

知道了这些知识后,下面我们来详细看一下张茂则、阎文应、任守忠、杨怀敏、梁怀吉仕宦历程,以方便做个比较!

◇ 张茂则

张茂则自幼入宫,先为小黄门,先后五次升迁转任西头供奉官,在内东门供职。庆历宫变时,张茂则临变英勇,率先登屋先入,升迁掌管御药院。后来仁宗突发急病,左右慌乱,想关闭宫门,独张茂则镇定自若,制止了这一做法,没有引起恐慌。仁宗病愈后想提拔他任内侍押班,被他推辞,自请外任。

在外任几年后,又回到宫中任内侍押班,后又升迁为入内副都知。仁宗去世后,张茂则历经英宗、神宗、哲宗三朝。在神宗朝时升迁为入内都知,哲宗朝时自请外任,得任宁国军留后,加都都知衔,官做到了宦官能达到的最高点,后卒于任上。

清平乐官职(清平乐所有宦官里)(4)

张茂则剧照

◇ 阎文应

阎文应应该是成年后才入的宫,他熟谙世事,升迁很快。到仁宗亲政时,已升任入内副都知。后因支持仁宗废黜郭皇后,被提拔为入内都知。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参与铸造大乐编钟。以此功劳,升迁为入内都都知,达到了仕途生涯的顶峰。同年十二月,谏官姚仲孙、高若讷以及天章阁待制范仲淹等上书弹劾阎文应有下毒害死郭皇后的嫌疑,被罢黜了都都知的官职,流放岭南,死在路上。

清平乐官职(清平乐所有宦官里)(5)

阎文应剧照

 任守忠

任守忠以小黄门出身,累次迁转升为西头供奉官,执掌御药院,后又因犯错被免职。过了许久后,蒙章献太后刘娥赏识,官复原职,继续执掌御药院。仁宗亲政后,将其派往外地做官。在外任期间,宋与西夏在陕西打仗,任守忠作为秦凤、泾原路驻泊都监,因功升任内侍押班,累迁入内副都知、都知。

清平乐官职(清平乐所有宦官里)(6)

章献太后刘娥剧照

仁宗去世后,英宗继位,任守忠因离间宋英宗赵忠实与曹皇后,造成两宫关系紧张,被司马光弹劾。

司马光上书称其为“国之大贼,民之巨蠹”,要求将其“斩于都市”。

当时的宰相韩琦与参知政事欧阳修作主,将他贬官到蕲州安置,后又起复为左武卫将军(名义上的散官,无实际职掌,也无品级),卒年七十九岁。

清平乐官职(清平乐所有宦官里)(7)

任守忠剧照

◇ 杨怀敏

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枢密使曹利用的侄子曹汭横行不法,曹利用受牵连被贬官到房州,派内侍杨怀敏护送。曹利用任枢密使多年,对宦官颇不礼敬,杨怀敏怀恨在心。在路上冷言冷语逼曹利用自尽,对朝廷谎称其暴病而亡。此时史书上仅称其为内侍,应该官职不高。

庆历四年(公元1046年),保州兵变,杨怀敏时任缘边都巡检,在叛兵答应投降的情况下,仍杀死降卒四百多人。以此功劳,调任回宫,升入内副都知。庆历八年(1050年)闰正月,崇政殿卫士颜秀、郭逵、王胜、孙利等作乱,幸得曹皇后处置得当,才未酿成大祸。

对此事负有责任的五名内侍是杨景宗、邓保吉、杨怀敏、刘永年、赵从约、王从善。其余四人都被贬官,只有杨怀敏被夏竦庇护,未被处分。谏官周询、张昪、何郯等人上书要求追究杨怀敏的责任。二月,杨怀敏被罢去了入内副都知的官职,降为左库藏使、滑州钤辖,不久后因病而死。

清平乐官职(清平乐所有宦官里)(8)

杨怀敏剧照

◇ 梁怀吉

梁怀吉初入宫为内侍黄门,服侍仁宗,后被仁宗派去服侍福康公主赵徽柔。赵徽柔下嫁李玮,梁怀吉跟随入公主府,任入位祗候。入位祗候服役于公主府,地位比内侍黄门略高,也是很低的宦官职位。当时公主府的宅都监是梁全一,梁怀吉的地位要低于梁全一。只是贴身服侍公主的小宦官,没有什么权力。

清平乐官职(清平乐所有宦官里)(9)

梁怀吉与赵徽柔

◇ 结语

根据以上的宦官的的仕途历程,可以看出,若以一生中担任过的最高官职论,张茂则与阎文应都担任过都都知,官最大。其次是任守忠,担任过入内都知。再次是杨怀敏,最高做到入内副都知。官职最小的应该是梁怀吉,只是公主府贴身服侍公主的小宦官。

但若仅以《清平乐》所在的时期论,即截止仁宗去世前,则官职最高的是阎文应,当时的官职是入内都都知,其次是任守忠官职为入内都知,再次为张茂则、杨怀敏官职为入内副都知,最后还是梁怀吉。

由此也可以看出,与其他人相比,梁怀吉的地位和官职要低得多,是没有什么权利和地位的。他能在历史上留下姓名,完全是因为他和赵徽柔的感情纠葛。以上就是张茂则、阎文应、任守忠、杨怀敏、梁怀吉等人相比,谁的官更大的具体分析,感谢您的浏览!

《清平乐》:为难赵徽柔的司马光,在历史上结局如何

清平乐大结局,范仲淹、富弼和韩琦后来落到怎样的下场

清平乐大结局: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欧阳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