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领导力的体现方式(领袖用典十年磨一剑)(1)

新时代领导力的体现方式(领袖用典十年磨一剑)(2)

勇立潮头、引领创新,是广大知识分子应有的品格。广大知识分子要增强创新意识,把握创新特点,遵循创新规律,既奇思妙想、“无中生有”,又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甘于“十年磨一剑”,在尊重个人创造的同时注重发挥集体攻关的优势。要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让创新成果更多更快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摘自在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6年4月26日

新时代领导力的体现方式(领袖用典十年磨一剑)(3)

2016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安徽合肥主持召开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原文

新时代领导力的体现方式(领袖用典十年磨一剑)(4)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唐·贾岛《剑客》

新时代领导力的体现方式(领袖用典十年磨一剑)(5)

“十年磨一剑”出自唐朝诗人贾岛的《剑客》。相传诗人贾岛在韩愈的劝说下,参加了科举考试。贾岛自以为满腹才学,心想自己一定能考中。他在考场中提笔做就了《病蝉》一诗:“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拆翼犹能薄,酸吟尚极清。露华凝在腹,尘点误侵睛。黄雀并鸢鸟,俱怀害尔情。”结果被认为是“无才之人,不得采用”,与平曾等人一起落了个“考场十恶”的坏名。贾岛心知是“吟病蝉之句”得罪了有权势的人,可又无可奈何,便创作了这首自喻诗。

“十年磨一剑”大意是:十年辛苦劳作,磨制出一把利剑。古代读书人往往要经历多年的寒窗苦读,通过科举考试,层层选拔,最终的优异者才能走上出仕的道路,所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便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十年磨一剑”不仅是时间的耗费,更是心血的付出。诗人以一句“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明白地表达了自己历经十多年寒窗苦读带来的满满的收获,和忍俊不禁想要一展身手的跃跃欲试的迫切之情。后人常用“十年磨一剑”这句话形容“为了某种理想或者目的潜心学习了很久,只待机会来临时大展宏图”。

十年磨一剑。无论是制作宝剑,还是潜心学问,能花费数十年的功夫,首先都需要巨大的忍耐力。“十年”是一个泛指,形容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能够把相当长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某种事情的准备上,必然是需要忍耐常人不能忍耐之寂寞。在才华展露之前要韬光养晦,养精蓄锐,忍受没有成名获利之前的寂寞和不为人知的失落。十年磨一剑,还需要的是全心全意的投入和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在想要收获之前,必须先要辛勤耕耘,付出自己的精力和心血,才有可能“十年磨一剑,扬眉剑出鞘”。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想要一举做成,都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心态。首先,不能急功近利,要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从眼前做起,为长远打算。其次,还要甘于付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想人前享受,首先就要人后默默地付出,付出自己的心血和精力。再次,还要有一颗淡泊名利之心。功成方可名就,在没有成功之前要忍受不为人知的落寞,就需要一颗淡泊名利之心,不为外界所干扰,潜心自己的事业。

在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青年知识分子要甘于“十年磨一剑”,旨在鼓励青年知识分子要有为了某项事业的创新而甘于淡泊名利,潜心研究,最终能够一举突破,引领创新潮流。

新时代领导力的体现方式(领袖用典十年磨一剑)(6)

新时代领导力的体现方式(领袖用典十年磨一剑)(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