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有一句话我是一定不会反驳的,那就是欧美汽车确实比国产好。2010年我买的第1本书是别人的,二手汽车杂志名字就叫汽车杂志。2011年我在北京买了一本北京汽车周刊,其实是两本,分别是这一周的第一刊和这一周的第二刊。刚好10年,2011年。到2021年的度过,我从最基础的看汽车图片,看汽车网站,再到后来的读专业汽车杂志分析汽车的专业论文。

我的学历大家不用担心。因为我的学历更多的在汽车上已经整整的阅读汽车专业杂志超过10年的时间。2012年实习的时候,我当时就拿出自己工资的30%去买汽车书了,多少我可以在这里透露一下我当时的工资。也就够吃喝。

现如今10年过去。我并不是一个职业车黑,因为我始终保持着那份理性,绝大多数车友都是在这10年当中积累下来的,从2008年注册第1个QQ号。到2011年实现了电脑自由,其实就是在学校里上电脑给大家聊QQ注册论坛。我的天涯论坛账号永远定格在了2011年9月13号。前几年试着给汽车杂志写过一些文章,但效果不算好,有一定的知名度,却不一定真的可以让自己达到收入自由。

用了10年的汽车能入手吗(有些话不得不说)(1)

这是我QQ注册时拍摄的第1张照片,其实这张照片准确的讲也不是我拍摄的,而是我QQ注册时空间的第1张照片。十几年过去了,整理了一下QQ的相册,对于汽车的事儿不得不多说两句。

用了10年的汽车能入手吗(有些话不得不说)(2)

谁说自己无年少!只是如今不敢提。

10年前的汽车可以说是大家都做的好好的,当时汽车也没有什么互联网也没有什么配置,甚至也没有什么汽车的过度,分别无非就是两个流派,普通车里的流派就是国产派和合资派,而豪华车里的流派就是一线派和二线派。合资派占上风可以理解当时的美系车,日系车,欧系车和韩系车,最后才是国产车,这两大流派里形成了5个等级的分层,我相信大家在早年间如果逛百度贴吧和天涯论坛的话,你会有这种感觉,当时什么样的人才有汽车认证呢?很简单,发动机号车牌号和行驶证。

用了10年的汽车能入手吗(有些话不得不说)(3)

于是在武当派和少林派的基础上又分为两大弟子,有认证的叫气宗,无认证的叫剑宗。虽然说武侠故事里,剑宗肯定比气宗的弟子要高一些,可是。剑宗早已不是剑宗,早已是非剑宗。那个年代就算买一辆国产车,最基础的价格也要8~10万元,没有办法那个时候汽车税率还是比较高的,虽然车船税包括其他税费都是2010年以后的事儿了,但是不得不说一句,那个时候普通工薪家庭有辆QQ就真的很不错了。

2000年大发小黄车在街上跑的应该是最多的,而我也在有幸的时刻拿到了一本1996年的汽车杂志,很遗憾那个时候的汽车杂志汽车也就没有那么几个,无非是专业论文,当时的专业论文可以说是杂志的主流,而汽车广告到2014年的时候,我买的最后一本汽车杂志,我才猛然醒悟,汽车杂志早已不是汽车杂志。

用了10年的汽车能入手吗(有些话不得不说)(4)

时光如逝,转眼10年,这10年里你发现了什么?10年间的变化可以说是沧海桑田,2010年国产车开始悄然崛起,但如果你说2010年以前的国产车不行的话,我可以帮你截止到2005年2005年以后的车是真的行了。可那个时候是百花齐放的时代。现在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个时代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是什么呢?

如今的网络已经不像我们那样了,虽然本人已基本上过了30。但在那个时候,我们所具备的网络环境和现在的网络环境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请不要告诉我你不是90后你不懂,我刚好介于80和90之间。现在的汽车流派已经不像过去了武当和少林争霸可以理解,那现在是什么呢?现在是正派与反派。简单说就是水军和车黑。

这个时代很多时候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了,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我们甚至可以在杂志上发现自己想要的,前不久认识了一个汽车工业大学的朋友,我们两个在聊起汽车的时候,他告诉我说当时除了汽车课外书就是汽车杂志,他们当时的汽车杂志可以说是阅读的非常丰富的一年,总得有几百块钱腾出来确定汽车杂志,可现在呢,作为汽车一流时代的互联网,我们仍然在互联网上能找到的汽车,可实用的知识资源仍然少了很多。

从这个角度上而言,我理解这位朋友,因为我的想法跟他也是完全一样的,现在我不得不去和汽车工程师们泡在一起,不得不去和一些二手车商贩泡在一起,因为他们至少还懂点汽车知识,至少还了解点汽车环境,如果你跟其他的网友在一起,可能已经找不到这种感觉了,几年以前我还想去汽车网站汽车论坛去逛一逛现在压根没这种兴趣。

用了10年的汽车能入手吗(有些话不得不说)(5)

因为总有人会告诉你买这个车或者是买那个车,虽然我们费尽了心机,用尽了心思去请水军去请一些黑粉去黑对方的车,或者是说去黑对方的车主,现在车主认证越来越多,已经不像我们过去上网那种环境了,那个时候气宗和剑宗是真的比例特别巨大,而现在气宗和剑宗早已不存在,而是正派与反派的较量。唯一不同的是在我的叙述里比较碎片化比较片面的东西之下,所涵盖的是真正汽车爱好者,深深的无奈。

用了10年的汽车能入手吗(有些话不得不说)(6)

你可以想象当商业泛滥的时候后果是什么?结果是什么,你可以不去反思,你甚至压根就不要去理会,因为这些事情对你而言只能是自寻烦恼。看惯了手机的配置,你可能对买手机都有点麻木了。因为大家除了那三样几乎就不吹了,甚至忽略了自己真正的优势在哪里。

深切的营销疲劳,毫无技术含量的车评人在评论汽车,这并不是我们自大,而是我们这些10多年泡在汽车贴吧里以及超过10年以上的专业阅读经验的人是真的内心深深的无奈。举个例子贯穿式尾灯,这有什么可稀奇的吗?如果满大街都是张柏芝和林志玲,你是不是就觉得压根没兴趣了?可就是这些东西让这些博主们吹上了天有什么可吹的,无非就是供应链和品牌的问题,无非就是两个点第1个点贯穿式尾灯采购起来确实便宜,第2个点只要抓住信心,只要抓住市场的需求肯定是有需要的。

如果你告诉我这些玩意儿有什么科技含量的话,我想说一句,当我去中山小榄打工的时候,我才知道LED其实没什么科技含量,一颗LED灯泡也就几块钱,可当我不了解这些之前,我可能也觉得LED灯泡在我们那卖几十块钱几百块钱都是可以的。我们就以大学时的一个阅读灯为例,我记得我大学的时候买过的阅读灯大概是48块钱一个而到了中山小榄,当你实际看到这些阅读灯批发价才13块5一个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惊讶一句。

用了10年的汽车能入手吗(有些话不得不说)(7)

如果你真的不了解我说的这些是什么的话,建议你去看看这些老车,一个老车模型成千上万,我们可以理解图片当中的这个雪铁龙模型,你想找到都很难。除了稀少和物以稀为贵以外,汽车的技术含金量永远是汽车消费的第一动力,可现在你能找到大家差异化的技术吗?从沃尔沃一开始鼓吹的城市安全系统,到后来奔驰的MB ux系统,再到后来大家都在使用的定速巡航系统以及定速巡航系统的升级版。他们给他们起了一个专业的名词叫自动驾驶系统,可是自动驾驶系统出了问题以后,大家马上改回来辅助驾驶系统。

是的,这些都是先进的科技,我们可以理解,可是有些东西真的已经不先进了。比如汽车闭路电视系统,1983年的车,你可以去看一看当时的车。很多车鼓吹的中低配和高配含钙,高配的一键升窗一键升降功能,早在1993款的日产蓝鸟上我们就能看到。电子四驱系统别开玩笑了,06年的丰田raffle了解一下。

用了10年的汽车能入手吗(有些话不得不说)(8)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打色情擦边球,我们可以理解,如果从一个阅读量丰富或者是汽车经验丰富的人来说,汽车营销早已偏离了汽车营销的本质了,请不要告诉我市场那是你们的事儿,不是我们的事儿,我们只是从个人感受上告诉你,汽车营销早已经偏离了汽车营销的本质,而是逐渐往虚拟化,逐渐往一无所有化去营销。

如果说华为M40能卖到7000多,那是因为它的科技含量的话我们可以理解,如果说iPhone13也能卖到六七千,那我们就要需要考虑品牌力了,其实这些年所有的汽车品牌,尤其是豪华品牌都在下沉市场,都在消耗自己的品牌力上升通道,早已经被毒死了。如果你告诉我这一代奔驰S级是成功了的话,那我告诉你满满的山寨杆,先不要反驳,我们可以一一的去找一下。我这里列举一个名单,您自己可以去百度百科。

奔驰全新的设计,三角眼的车灯。最先搭载的是奔驰a级,您可以找一下2013款的中华H230。

如果说讲品牌故事我们很服,但是如果说真的去借鉴的话,那么国产车也是一种光荣。

奥迪的新家族语言最先搭载的是奥迪Q7,可当你看到长城VV7的时候,我相信你一定会很惊讶的喊一句。这没开玩笑吧?

用了10年的汽车能入手吗(有些话不得不说)(9)

全新的奔驰S级。如果你看到他的尾灯的话,好家伙,2016年推出的瑞虎7你们可以对比一下,除了内部灯源结构,外观轮廓是完全一致的。瑞虎7跟他比起来其实就是胖了点。

前脸我就更不用多说了,可以参考奔驰S级与福特蒙迪欧,其实蒙迪欧也不太准确,你可以仔细参考福特金牛座和奔驰S级,那真是像了个八九不离十,如果不是让我看到那个奔驰一直在用的立标式的进气格栅的话,我还真以为那是一个蒙迪欧装上了一个奔驰大标。

高端车都设计成这样了,你想想这些车还有上升空间吗?奥迪全系的车灯越来越让人读不懂,大众也越来越向本田靠拢,如果你玩过2014年左右的本田Cr V的外形,你可以参考现在的大众家族前脸,那是真的像了个八九不离十。

如果说国产车的另辟蹊径是专利壁垒的话,我们可以理解,可当专利壁垒真正用到合资车的时候,却没有人去喷了。你可以参考大众探岳。整体轮廓像谁我就不用多说了,如果说跟途锐套的话,你死搬硬套完全能套上去,但是如果你看车尾的话。那个向下溜的上扬的窗线设计和整体的轮廓,是不是有点像标致508? SUV款标志5008。

如果说这些年下沉市场,我们可以理解,可是下沉市场也有让人看不懂的,比如宝马宝马X一居然比宝马X2还要小。是的,这是正确的,因为1和2之间就是大小,可是宝马却把2合1完全倒过来了,关键的是宝马的X1越来越设计的不像他自己了。

动力怎么样呢?直线加速。这事如果是一个真正有阅读能力的汽车车友的话,你会发现毫无新意。如果说那些人追求大排量是一种本能的话,那我相信他们只是从内心的执着上来讲,怀念那个时候的大排量时代带来的百花齐放,而不是大排量车型给他们带来的舒适和优越。因为F1赛车一共才1.6T。排量有时候说明不了什么,只是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百花齐放。

现在的你在街上能看到一辆个性的车吗?非常的稀少。当坦克300火起来的时候,我在看到网上的文章。就在边看边想,坦克300无疑是把设计灵感倒了回去,无疑是和当下流线型的车身望其项背。甚至有点背道而驰,可是他就是火了,他为什么火了呢?如果说你觉得坦克300的设计比较好的话,那应该比坦克300设计更好的应该是切诺基2500。

用了10年的汽车能入手吗(有些话不得不说)(10)

坦克300的相似程度和切诺基2500,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去网上找找,从车身轮廓的整体形态来看,2000年左右的切诺基2500那是真的不错,可是放到现在坦克300仍然沿用这个设计,我们就不得不多说一句,这是真的在开倒车,可是市场就是这样决定的,你能做到奔驰G级40年左右不改款吗?大家有恋旧和守旧情绪,我们可以理解,但其实大家真正怀念的是这份个性。

现在都开始在玩长的一样。宣传似曾相识。车型长得几乎都一样,除了大中小区分别几乎就看不到一个车系和一个车型的等级,奔驰S级的下方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放在C级上 S级的整体外观那是真的不错,而且C级应该更配这个尺寸。可是S级放在这个尺寸上应该更庄重才对,可当奔驰S级换代的时候,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在未来我们也越来越对汽车冷淡了。时至今日,我仍然没有想到,当手机足够完善的时候,车载大屏还能干点什么?

用了10年的汽车能入手吗(有些话不得不说)(11)

悲哀的是,真正的车迷在未来无所适从的,都不知道自己真正该说到哪里,该说到车的哪项好处了。

如果说作为一个普通的汽车阅读者,你会发现,其实除了看文字内容除了看论文你几乎就没有可看的东西了,我也是这么理解的,当满大街都是贯穿式尾灯的时候,还有什么可看的呢?无非就是比城市的霓虹灯多一点而已。其实个性对厂商来说不是一个最妙的选择,但一定是一个成本最高的选择,可是这个世界仍然需要创新的元素,仍然需要创新的成分因为电池统一了。碎片化时代,我们注定越来越找不到乐趣。

欢迎关注我微博搜索磨难是勋章。一个敢说真话的二手车博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