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头林道龙舟(莆阳的龙舟霸气十足)(1)

文:闻道 图:莆~南洋龙舟协会

“咚咚锵”,“咚咚锵”,这样的声音从六百年前传到今天,依旧铿锵有力,在水中的龙舟飞舞在莆阳广阔的水域上;蝉鸣荔熟,年复一年,“龙舟争快楚江边,吊屈谁知特怆神。”龙舟习俗虽有落寞,可近两年,热血的年轻人通过微信又组织起来了。来!“挂红”,“请船”!!!

莆田的龙舟赛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宋代大诗词家刘克庄的《 甲子端午 》,“头标夺得群儿喜,向溪边,旁观助噪”之句,它是描述 1204年城郊龙埔社 “爬龙船”的盛况的。

南北洋龙舟,别具特色

鳌头林道龙舟(莆阳的龙舟霸气十足)(2)

图:几何线

一千多年前,民间就有赛龙舟、吊屈原的习俗,相沿至今,长久不衰。莆田人称端午节为“五日节”,是重大节日。

鳌头林道龙舟(莆阳的龙舟霸气十足)(3)

图:方舟

莆田南北洋水系发达,划龙舟在莆仙大地有数百年的历史,莆田地区龙舟活动主要集中于南北洋水系。

鳌头林道龙舟(莆阳的龙舟霸气十足)(4)

图:东禅

龙船的造型有“老船”(雄龙)“齐头船”(雌龙)之分。“老船”的船头用樟木雕刻成龙头,龙舟划动时,活龙活现,“老船”见于北洋。

鳌头林道龙舟(莆阳的龙舟霸气十足)(5)

图:莆田网

南洋的“齐头船”,只用鲜艳的颜料在船头画了一个虎头像就行,但霸气十足,英气逼人,极具特色。

又是一年“扒龙舟”,人山人海

鳌头林道龙舟(莆阳的龙舟霸气十足)(6)

图:东禅

在龙舟下水前要举行“龙王祭”和“龙舟点睛”典礼,在莆仙方言里,莆田人一直把赛龙舟叫做“扒龙舟”,因为“扒”就是“划”的意思。

鳌头林道龙舟(莆阳的龙舟霸气十足)(7)

图:莆~南洋龙舟协会

开赛之前,龙舟上高挂“圣母旗”,祈求妈祖保佑平安。龙舟在赛区外的河边树下休息,鼓声轻轻,笑语盈盈。遇到有交谊乡的龙舟,锣鼓手则敲锣打鼓,并把锣和鼓的槌举来互相致敬。

鳌头林道龙舟(莆阳的龙舟霸气十足)(8)

图:方舟

龙舟上的“水手”都是男的,从13对到26对(每对2人)不等;还有固定的敲锣、打鼓和掌舵的各1人,掌舵人的技巧,在龙舟竞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鳌头林道龙舟(莆阳的龙舟霸气十足)(9)

图:街边看客

两岸上观众人山人海,有登上高楼的阳台远望的,有赤足涉水于河边近观的,小孩则坐在大人的肩头上指东划西,人墙如堵。

年轻人微信组织龙舟赛,挂红,请船

鳌头林道龙舟(莆阳的龙舟霸气十足)(10)

图:莆田图片社

随着社会发展,前些年年轻人外出打工,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龙舟教渡的习俗一度停滞。

鳌头林道龙舟(莆阳的龙舟霸气十足)(11)

图:莆田稻草人

龙舟的礼节性包括“请船”(教渡),“挂红”等,各村新买的龙舟或者重新组建的龙舟队,划龙舟的都是新手,没经验,就要请兄弟村龙舟队的过来教新手划船,叫做教渡(请船)。

鳌头林道龙舟(莆阳的龙舟霸气十足)(12)

图:莆田图片社

而新修建的龙舟如果没有在自村“请船”过就被邀请到外村去划的话,龙舟上面的龙头红纱就不能去掉,且要到外村去接受“挂红”,这些都是礼节性的习俗。

鳌头林道龙舟(莆阳的龙舟霸气十足)(13)

图:孤岛危机

好在近两年来,一些年轻人已经认识到了龙舟教渡的重要性,如今的年轻一代的新手们,都是通过微信群作为载体,一呼百应。龙舟的传承已逐渐推广。

如今,龙舟竞渡已成为人们讲团结、重友谊、树新风、争上进的水上体育活动了。

莆田龙舟震天吼,

血性男儿来相聚。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