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消费电子与新能源车行业老司机,值得信赖!

欢迎大家点赞 关注!

行业洗盘,结构化门槛初步形成,未来谁主沉浮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达4450万台,同比下降9.1%,零售额规模1209亿元,同比下降11.7%。前五名出货量综合3408万(小米900万,海信710万,创维和TCL700万,海尔408万),占全年总出货量的77%。规模化阵营已经形成,随着供应链集中和优化进程的加速,海尔退出也只是时间的问题。未来,品牌的核心能力门槛和能力建设,决定未来电视行业的地位。其实,谈到门槛,主要还是通过软硬两条主线来审视。

硬件之争,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占电视整机60%的屏幕之争,未来电视行业就是得屏者得天下。

国内市场,从华星光电与京东方,在2019对国内屏市场相对垄断的那一刻起,就完成了对国内屏资源的相对整合。海信,创维一直都是三星与LGD的战略合作伙伴,也是国内电视市场,基于屏幕产生竞争的主要对手,TCL拥有华星光电这个绝对的后背,屏幕的竞争不会落后。所以,在第一阵营中,不具备屏幕竞争力的海尔,已经落下一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弥补这个不足,海尔也一定会淡出电视市场的竞争。

未来电视机会发展到哪里(看电视未来谁主沉浮)(1)

而小米,2020年挖走了TCL有屏采背景的潘俊,负责电视业务,从而补强了没有屏运作能力的短板。再加上极致性价比的策略,以及前文提到的业务和盈利模式,依然保持保持国内出货第一,目前看不是一件难事。

未来电视机会发展到哪里(看电视未来谁主沉浮)(2)

如果说硬件之争,决定是否能够存活,那软件之争,就是决定一个品牌能够走多远的象征。而华为所独有的芯片与系统能力,直接决定了,未来电视的霸主争锋的资格,一定有它一个名额。电视行业,经过了所谓的AIOT时代的洗礼,消费者对智能电视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那如何让智能变成智慧,让电视变成智慧屏,就是一个需要各个品牌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这个行业的出路。

身处科技的土壤,心怀坚定的信念,定能收获胜利的果实

智慧带来核心改变是交互逻辑的双向性。不止人能看电视,AI让电视也可以看人,可以与用户进行语音交互,甚至提供更复杂的综合数据智能。这个技术底层的改变,让家庭场景、多硬件场景、简单交互场景一下都拥有了可能。

我们都知道,信息是人机交互的核心,信息在多设备之间的无缝流转,就是智慧在基于不同场景衍生下的具体体现。

华为做智慧屏的初衷,其实就是抢占以智慧屏为中心的客厅信息中心。基于华为独有的Harmony OS能力,能够让各种信息在平板、手机、手表、智慧屏及各种IOT设备之间无缝流转。让消费者在每一个具体的场景下,做智慧的“傻瓜”。

未来电视机会发展到哪里(看电视未来谁主沉浮)(3)

华为智慧屏的背后,是今天能够和敢于把AI 硬件这件事推向极致的,可能也只有华为。这里就不得不提华为自己的芯片方案设计能力。从智慧能力在手机上的成功就可以看出,华为已经具备了把智慧、生活、信息紧密相连的能力,能够为消费者创造和提供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服务,生活信息,财金信息,出行信息,各种场景下的主动提醒,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便捷,虽然受到打压,但这些能力模型与基础是已经建立了的,一旦大环境有所好转,只需要将现有能力移植到智慧屏中,就像第一代智慧屏发布时,余承东就提出了“电视就是大手机“的概念一样。智慧屏将能够真正实现客厅信息中心的目标。

未来电视机会发展到哪里(看电视未来谁主沉浮)(4)

如果想要让AI在电视的既有环境中价值最大化,就需要芯片、系统、传感端的协同配合。这其中的技术难度,变成了华为智慧屏与电视产品真正的分水岭。

让我们来看一下,华为智慧屏里有多少个跟AI相关的软硬件支撑点:硬件上,“慧眼”摄像头提供AI交互、搭载NPU的鸿鹄芯片提供AI算力;软件上,基于HarmonyOS的系统级能力,硬件虚拟化能力支撑了跨屏体验和IoT设备交互、语音助手“小艺精灵”执行着语音交互、各种AI算法包裹着智慧屏的各个领域;而在云端,华为的AI能力还可以源源不断下落智慧屏。

这套完整的AI体系,促使华为智慧屏的核心差异化在于,它将电视产品从最底层到最前端,都调整到了或者支撑AI,或者被AI改善的新状态当中。

举个例子,华为智慧屏搭载自动升降的AI慧眼摄像头,这颗摄像头能够进行1080P高清视频通话,并且可以与手机间进行无缝互动。在这个功能体验中,慧眼摄像头可以基于AI能力,识别用户,从而进行智能角度校准、智能补光等功能。还可以将通话直接无缝转移到其他设备上,带来极大的便利。在这个功能体系中,智能摄像头、电视中的AI芯片、分布式系统在底层各司其职,为AI算法的实现制造完整环境,让大屏高清通话的体验极大提升,与类似大屏搭配摄像头方案产生根本性的体验差异。

未来电视机会发展到哪里(看电视未来谁主沉浮)(5)

在芯片、系统、智能摄像头这些领域面前,传统电视厂商目前还无法支撑这座被称为“智慧”的高楼。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用户会觉得华为智慧屏的新功能特别之多。视觉上有“慧眼”带来的智慧高清通话、AI健身、AI KIDS等等;听觉上有“小艺精灵”带来的交互升级;IoT端有智能家居控制等等。其背后原因在于,华为智慧屏提供的是一套底层完整的AI能力释放体,而不是单纯细节端的AI功能。能力可以源源不断释放出新的AI功能,这一点才是智慧的真实含义。

从完整的底层AI体系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理解华为智慧屏的很多价值差异,比如“慧眼”带来的大量新玩法,比如声画效果的智能优化。

华为智慧屏的目标不止于智慧,更在于多设备联动。

AIoT这个说法如今已经被广泛认同,AI可以解决IoT场景最关键的交互逻辑问题以及价值生成问题。而在电视这个具体场景里,AIoT又有不同的涵义:AI可以改变电视与用户的交互方式,而电视同时又是家庭中天然的设备中枢,具有可观的算力,且能长时间供电联网;此外,电视还天然是其他屏幕的体验放大器,游戏娱乐、影音体验都可以在客厅大屏中呈现高潮。

未来电视机会发展到哪里(看电视未来谁主沉浮)(6)

这样的位置逻辑,让电视称为了人、设备、屏幕三者之间的圆心。而华为智慧屏在基于AI能力提供了大量新体验之后,目标就是通过AI的交互迭代,将三者真正组成一个家庭互联矩阵。

理顺这个逻辑,我们就可以读懂华为智慧屏的很多功能。比如智慧投屏、智慧屏幕控制、与多设备结合的智能家居控制等等。

让我们回到使用体验的视角中。华为智慧屏带来的家庭AIoT体验,通过AI技术的大量融入,

家庭设备越多体验越好、智慧屏越用体验越好,华为智慧屏背后复杂的技术、体系化的软硬件突破、庞大的功能创新,最终汇成一个事实。

智慧屏,正在温柔颠覆这个行业。

也许消费者刚刚面对华为智慧屏时候,会有这样一个好奇:它的外观看来还是电视,为什么没用想象中那么“颠覆”。

这是硬件市场中经常出现的“心理误差现象”:大家都期待硬件形态的彻底颠覆,但容易忽略硬件形态代表的价值可能正是用户体验的基础,是千锤百炼的结果。而真正的创新完全可以发生在软件端,发生在更深层的系统与场景上。

这样的改变,可能没有硬件形态彻底被改写那样来的凶猛。但华为智慧屏所代表的或许是另一种“温柔颠覆”。它会用温柔的进化,让你悄然适应新的大屏体验,甚至生活方式。

华为智慧屏,正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像世人展示他的魅力所在,也许就在不远的未来,华为智慧屏将拥有属于他自己的天地。成为转变行业的英雄,成为用户最依赖的家庭产品。

有任何消费电子与新能源车相关的问题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互动!

13年消费电子与新能源车行业老司机,值得信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