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市,位于大同盆地中心,是大同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北邻内蒙古,东望河北,扼晋、冀、蒙咽喉之要道,为首都屏障, 三晋门户。城区东邻御河,西毗马军营、平旺乡,南濒东河河、时庄,北抵白马城、安家小村,是京包、同蒲两大铁路的交汇点和大秦铁路的起始站;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1'一113°19',北纬40°01'一40°08',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

城区曾是秦汉名郡,北魏京华,辽金元三代陪都,明、清两代皆设大同府,因而有“一代都城,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

全区总面积46.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4万,流动人口18万,无农业人口,辖区设15个街道办事处,13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这里曾是秦汉名郡,北魏京华,辽金元三代陪都、明清重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千年的历史为古城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有彰显皇城气象的明代古城墙;有代表中国雕塑一流境界的上下华严寺、善华寺、九龙壁等众多名胜古迹;有法华寺、白塔寺、鼓楼、朝阳寺等古建筑。

城区位于大同市中部,大同盆地中心。北邻内蒙,东望河北,距北京380公里,离太原市352公里。城区皆被 南郊区属地包绕四周。城区东邻御河,西毗马军营、平旺乡,南濒东河河、时庄,北抵白马城、安家小村,是京包、同蒲两大铁路的交汇点和大秦铁路的起始站。城区总面积为46平方公里。 地理坐标为东经113°11'一113°19',北纬40°01'一40°08'。

城区

华严寺亦名大华严寺,位于大同城内清远街中段西侧。南北长207.6米,东西宽298米,占地面积61865平方米。依契丹族崇日习俗,寺址坐西朝东,始建于辽,现存最早建筑为薄伽教藏殿,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清宁八年(1062)重建,是年并“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兼具皇室宗庙性质。

九龙壁

山西大同城区简介(山西省大同市城区)(1)

城区

九龙壁位于大同市城区和阳街南侧。坐南朝北,南北长38.6米,东西宽64.5米,占地面积2490平方米。据《大同县志》记载,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为明太祖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府邸照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