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基金2022Q4持仓

中泰星元灵活配置混合A(006567)

姜诚投资价值分析(02)(1)

重仓行业

姜诚投资价值分析(02)(2)

重仓持股

中泰玉衡价值优选混合A(006624)

姜诚投资价值分析(02)(3)

重仓行业

姜诚投资价值分析(02)(4)

重仓持股

1.对当下市场怎么看

在2022年底,市场一片看好的时候,就成了一个自证的预言。

2023的机会在哪?真的不知道。决定市场涨跌的是边际预期差,不要去预测

但如果看长一点,现在3000多点的价格,对于长期的回报率没有好担心的。权益资产隐含的长期回报率和潜在回报率,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达到双位数的复合回报是蛮靠谱的。经济减速过程中,很多的行业会体现出传统行业的特征,竞争格局会趋于优化。在分子端回避掉一些糟糕的个股,在分母端对价格的要求再苛刻一些,就能获得超越市场基准的回报。

2.投资体系

配置思路永远都是自下而上的找长期潜在回报高的品种

我没有自上而下的分析框架,所以宏观政策对我来讲没有用。宏观政策对多数企业来讲,影响并不直接也不显著,从穿越周期的角度来讲,时间拉的足够长,政策的影响都是周期性的,很难对于股票的长期价值评估有结构性的改变。

如何自下而上寻找标的:一个个的去翻,有一些行业看过,就会有生态图谱。最难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重新去画生态图谱,需要时间。大部分行业心中还是有数的,大概哪几个是靠谱的,所以我们不断的去跟踪熟悉的行业和公司就行了。

能力圈一直在扩。能力圈是我们的世界观,是我们对一门生意的理解、对认识世界的基本的框架,要不断的去完善。我喜欢通过读书、看历史案例的方式,不断的刻画自己对世界的认知,研究行业的生意模式。2022年在互联网、新能源上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其实都是在扩展能力圈。但扩展能力圈不是工作的全部,工作还有一部分内容是要把你建立的框架在实践中去运用。比如过去两年,由于疫情的限制,我们实地调研的企业数量下降了,现在放开了就需要多去跑,把一些新的认知带到实践中去,多去看一些企业,多跑制造业,我觉得制造业还是富矿。

企业价值不是随着利润增长,而是随着时间增长。价值曲线只是时间跟我们的折现率的函数。

判断价值陷阱,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我的习惯是在负面的方面多发挥想象力,而不是在正面。只能在价格上隐含一些负面预期,对长期结构性的变化保持敏锐

3.行业看法

建筑:长期格局下,对建筑行业依然保持乐观。建筑行业冰火两重天。央企管理粗放,还能挣钱。小建筑企业紧巴巴的,也很难挣钱。决定这个行业盈利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不是过程管理、成本控制,而是融资成本,这个是先天的,甲方的议价能力使得很难同时拥有利润率和好的账期。这个行业好的利润,来自于别人做不了但我能做的,比如摩天大楼,施工难度高的大桥、隧道,这些技术能力是多年积淀下来的,是甲方出钱培养出来的。建筑行业研发费用的绝对金额,在A股所有一级行业中是最高的,是因为不同的施工项目需要攻克不同的技术难点,要添置很多的专用设备,让很多的人来解决,耗费很多的材料。一个难度很高的项目完成后就变成了你的能力。所以建筑行业的高额利润来自于技术优势。很多人从感官的角度觉得央企不行,管理效率低下,但这个不重要,甚至某种程度上,以后行业经历不景气阶段时,可以成为它的缓冲。当一个企业管理十分高效,成本极低时,经历一轮行业的洗牌,可能就死掉了。很多人不喜欢国企,但我觉得区分公司的好坏,要全方位的看核心能力,而不是你个人喜不喜欢

地产:未来竞争格局略微转悲观,因为政策的放松,本来是期待更多的行业出清,但这个过程会稍微暂缓一下。行业的主要矛盾还是竞争格局,不是需求端。

水泥:目前来看还好,没有变得更加悲观。

家电:配置有所提升,一个是行业更多的乐观的变化,另一个在价值评估的结论上来讲,有上修。大家电和小家电的逻辑不同——大家电买格局,小家电买能力。大家电格局有所优化,在需求天花板看到后,竞争的态势上会好一些,财务上的证据也越来越多。小家电竞争格局很难变得更好。小家电是天花板很高的行业,产品不断迭代出新,使用更新也高频。SKU也足够多。所以小家电要买产品力、品牌力和渠道力组合起来有很强的能力的企业。我们买的小家电,目前为止是我认为这个行业当中匹配度最好的。小家电的SKU多,在线下渠道向线上迁移的过程中就会更顺畅。消费领域多数人买的是景气度,我们是一直不太看de。

白酒:依然没有买,估值隐含很乐观的预期,并且研究高度内卷。

互联网:前景更乐观一些,在三四季度大家都在裁员控费,在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之后,互联网公司放缓了扩张的步伐,利润表上都出现了快速的修复,这是一个很好的迹象。我们喜欢的行业,需求不要有爆发式的增长,但是在格局上要做一些努力,要出利润。互联网呈现出一点这样的态势,但是它跟传统行业相比,竞争无边界,而且行业内的强者比较多,可以再等等。反垄断对互联网行业是大好事,如果大家对互联网行业的利润有更好的展望,最好期待反垄断的措施一直存在。

新能源车:去年表现很好,但现在不知道一致预期是怎么样。等待一轮景气的下行周期。

农药:这个领域可做的事很多,品种也很多。如果过去证明了品种的延展的能力,投资的效率,开发新品种的能力,价格又合适,我就会买。

医药:政策没有变化。只不过在执行的过程中,看到企业的利润没有保证的时候,为了保证你价格的溢价,力度就会下降一些。医改的政策,目的就是保障有序充分的供给,稳定供给的前提就是企业要有合适的利润,所以我一直没有担心医药企业会长期不赚钱,只不过他很难赚暴利而已。即便议价这么狠,创新药的内部收益率依然还是很高。

纸业:龙头公司还具备优势,并且优势在变大。造纸不是一个好的生意模式,重资产,没有规模经济性,但是人很厉害。可持续性还行,没有看到负面的边际变化,超额利润还在拉大,因为同行在犯错。因为是一个比较苦的生意,总有人在苦的生意中做得还不错。

大金融:观点没有大的变化,股价也没涨,我们一直拿着。银行长期更可持续的优势应该是负债端的低成本,而不是资产端的高收益。所以我们会买在负债端上有结构性低成本优势的公司。有的是靠很好的零售服务,有的是靠天然的网点布局。银行长期来讲,重要的是活着,而不是赚大钱,只要他能活着长期就能赚大钱。一定要去赚3个点的净息差。天底下不存在持续的高收益低风险的贷款。从穿越周期的角度来讲,市场对贷款的定价是有效的,如果你盯着他的高利息,你就要小心你的本金。资产端的收益率的差异是β,负债端的成本差异才是α。

火电:如果真的是电价,市场化火电应该蛮不错的,但现在有不确定性。

电信运营商:没有深入的研究。港股的某股票,我觉得他没那么便宜,我买的比他便宜。

煤炭:从生意模式的角度来讲,资本支出的可预见性而言,是好的。对于低估值的价值型股票而言,增长是不好的,资本扩张是不好的。其实也捎带回答了,我们为什么没有买当下分红回报率特别高的某石油。当你看到一个特别便宜,市盈率特别低的股票的时候,股票最好不要增长,这样他会给我们带来更高的回报率。利润增长一点都不重要,我用内部收益率的方式来评估潜在回报率。所以像电信运营商、石油,我们都没买。

乳制品:乳制品的龙头企业的结构性的竞争优势,是在渠道端和原料端的显著的规模经济性。头部企业的规模经济性的优势是很强的。但我有一点点小的担心,一是头部企业之间的差距不大,可能会长期压制释放更高的盈利能力。二是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成本端的规模经济性,重要性是否会下降,可能有变数,但不急着做判断。以后消费升级,目前看到的局面是本地化的企业还是有很强的防御能力。大家总是倾向认为本地的牛奶更好。

航空:接下来一段时间可能格局会比较好,大概率上阶段性会有很好的利润表现。因为19年打开票价上浮空间后,票价往上走,当然不是所有的航线。航空业的利润本身就来自于核心航线。如果看动态市盈率,以现在的市值来看,个别的估值可能跌到了个位数。某航空龙头股未来3~5年,有可能一年赚到500亿利润。产能的扩充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出行的需求有修复,利润会很好,但市场已经有一定预期。过去的几年,航空业在疫情中受损最大,但是股价都是涨的,所以市场对航空的研究还是有不少高手。但我是看估值的,觉得没有那么便宜。他的资本再投资,可能只是暂时的减缓。航空不像煤炭,煤炭真的是今年给你挣500亿,利润就全分给你,航空赚到的钱总是要花出去的。石油也是这样。优秀的企业,要有持续的再投资能力,是非常少的,造纸的龙头证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