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于网约车抽成过高的舆论压力,近日滴滴公布了2020年的网约车司机抽成说明。

滴滴抽成又要提高了吗(滴滴公布了抽成数据)(1)

说明中提到,2020年,滴滴网约车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剩下20.9%中,10.9%为乘客补贴优惠,6.9%为企业经营成本(技术研发、服务器、安全保障、客服、人力、线下运营等)及纳税和支付手续费等,3.1%为网约车业务净利润。

滴滴发布后,不明真相的群众,打了兴奋剂的水军纷纷为滴滴叫屈,没想到挣这么少,滴滴真是业界良心。

滴滴抽成又要提高了吗(滴滴公布了抽成数据)(2)

GMV做分母,误导公众

诚然,滴滴和阿里这样的纯平台,还不太一样。乘客打车,获取的是滴滴抬头的打车发票,出了安全事件,滴滴也是第一责任主体。

但滴滴更不是传统出租车公司,因为车辆和司机,都不是滴滴的,在打车的交易环节中,滴滴仅提供了信息撮合的服务,属性上更像平台。明确这一点很重要,决定了基于哪部分收入做分母,计算网约车业务的利润率。

滴滴抽成又要提高了吗(滴滴公布了抽成数据)(3)

按滴滴的逻辑,乘客支付的100元打车费,刨除司机和乘客补贴,平台只拿了10元钱,净挣3.1元,传达给公众的感知,净利润率只有3.1%。

如果把滴滴看成平台,以平台视角看,100元只是GMV(商品交易总额),滴滴的实际收入只是刨除司机和乘客补贴后的那10块钱,6.9元经营成本,3.1元净利润,滴滴的净利率达到31%,是滴滴表述数字的10倍!

如果说这个数字,没感觉,举一个例子对比下。

美团,这家已经被列入反垄断调查,被百万店家千夫所指,贴上“黑心”标签的公司,基于2020年财报,美团外卖业务交易额(GMV)4889亿元,收入(抽成)663亿元,外卖利润28亿元。

滴滴抽成又要提高了吗(滴滴公布了抽成数据)(4)

以交易额(GMV)做分母,美团利润率仅为0.57%,滴滴是3.1%;以收入(抽成)做分母,美团利润率也仅为4.2%,滴滴则高达31%!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相对美团,滴滴是小巫见大巫!

滴滴抽成又要提高了吗(滴滴公布了抽成数据)(5)

出行帝国和1166万无需缴纳社保的司机

滴滴没有上市,公开数据不多,网约车业务最近的一次数据公开,是2020年6月,滴滴8周年,程维的内部讲话。程维表示,网约车服务日订单峰值超过3000万单,共有1166万名网约车司机,围绕生态有3000多家租赁公司,产业链上下游共计600余万相关就业,总共带动1826万个就业机会。

滴滴抽成又要提高了吗(滴滴公布了抽成数据)(6)

换一个更直白的说法,1166万个司机,在为滴滴挣钱,并且滴滴无需承担社保和基本工资。互联网行业里的996,在网约车司机那,就是个笑话,每天出车15个小时,日日无休。

滴滴抽成又要提高了吗(滴滴公布了抽成数据)(7)

还有3000多家租赁公司,掏光了家产,背上负债,为滴滴贡献了几百万辆网约车。至于运营风险,收入没那么多,还不上银行贷款怎么办?对不起,租赁公司要自担!

垄断不仅仅是二选一,但只要做网约车,举目望去,只能仰仗滴滴的资源。

时代中的滴滴,在一千万司机师傅看来,更像是滴滴的时代!

钱去哪了?

按照滴滴公开数据推算,网约车日均2500万订单,客单价22元(估算),滴滴网约车GMV(交易额)约2000亿,乘以3.1%的净利润率,利润总额约62亿。

公众视角,一年赚62亿,已然很高,但从资本视角,这还远远不够。这些年,滴滴涉足行业非常多,包括金融、二手车、云计算、芯片、自动驾驶、外卖、货运、社区团购,以及酝酿中的造车。

滴滴抽成又要提高了吗(滴滴公布了抽成数据)(8)

仅造车,就需要至少100亿的启动资金。除了联合比亚迪推出定制版网约车D1以外,据多家媒体消息,滴滴内部已启动造车项目,并开始从多个车厂挖人。

滴滴抽成又要提高了吗(滴滴公布了抽成数据)(9)

从现有的进展来看,滴滴很多创新业务要么仍处于烧钱补贴市场的初级阶段,要么就是在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化效应。

目前滴滴的造血能力,还远远不能匹配新业务扩张的野心,更何况网约车业务也仅在2020年刚实现盈利,之前还有连续7年的亏损。

最后,以程维8周年讲话作为结尾,企业大了,不是规模大,而是责任大,希望如果有了滴滴,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更温暖。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潘帕斯的车江湖,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