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来找我。

点上面『关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婚姻到最后第三者才是赢家(拼的是这两样东西)(1)

杨绛《我们仨》:“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婚姻到最后,拼的是什么?每个人都可以给出答案,不同人给的答案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谁都无法给出标准答案,因为主观定义的东西永远都没有标准答案。

只不过,有时候我们在定义生活的时候,需要有个参照物,如此才能总结出一些共性。能否认清生活的共性,有的时候可以直接决定生活质量。

以婚姻为例,谁都无法断言哪一种类型的婚姻一定会幸福。但是,我们可以从众多婚姻案例中总结出一些共性。如果没有时间去做这项研究工作,我们就需要在凭自己定义婚姻的同时,听一听好心人的建议,适当参考一下,肯定要比自己独断专行要好得多

下面这位读者的婚姻不如预期,就是因为她定义婚姻的时候太盲目,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具体是怎么回事。

婚姻到最后第三者才是赢家(拼的是这两样东西)(2)

读者来信:

我结婚的时候,没有请教过别人,没有征求过别人的意见,认为婚姻是我自己的私事,怎样选择以及怎样开始,由我自己做主就够了,如果让别人掺和进来,肯定会弄巧成拙。

正因为我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当我嫂子给我忠告的时候,我很抵触,觉得她在多管闲事,肯定不是为我着想,我如果听了她的话,我的婚姻肯定不会幸福。

我拒绝了唯一一个给我忠告的人之后,就开始按自己认为对的方式行事,在悲剧到来之前,一直认为自己的决定不会有错。但等到悲剧到来之后,才发现,曾经的自己有多自信,如今的自己就有多狼狈。

我天真地以为体谅婆家是伟大的行为,认为我越是体谅婆家,婆家就越是会善待我,结果却发现,这只是我一厢情愿。我的婆婆是个画饼高手,不花钱的承诺许下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做得很少

婚后迟迟不见婆家有想要买房的迹象,婆家人对我的态度也变得慢慢冷淡,使得我渐渐丧失了希望。在希望丧尽之前,我想要争取一把,就问婆婆什么时候把承诺的婚房给我,结果婆婆却说:“不买了,反正生米已经煮成熟饭!

我不是个喜欢跟别人吵架的人,就算是较真,也总是在心里默默地较真。跟婆婆吵架我不是对手,我只能在被婆婆怒怼之后去找她儿子算账,想要通过他扳回一局,但却发现,他虽然不像婆婆一样蛮不讲理,但也不愿意为我着想,不愿意对我做出任何补偿。

我最初在这种情况下不敢离婚,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就是怕丢人,毕竟我曾经信誓旦旦认为自己嫁对了人,曾经辜负了我嫂子的好意,如果我离婚了,怕被别人的口水淹死。

但问题是,一直不离婚,我也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等到别人知道了我的真实处境之后,同样会对我指手画脚。所以,相比之下,我还不如活得洒脱真实一点,让别人知道我的处境,对我来说不是坏事;或许只有自己丢人现眼了,才能吸取教训,才能让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清醒一点。

虽然我现在对婚姻依然没有太清晰的认知,但至少认清了一点,也就是我嫂子曾经给我的忠告:婚姻的物质生活基础和精神生活基础都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两种基础打底,婚姻就没有幸福可言

至于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什么,只能走着瞧了,希望自己会有一个好结局。

婚姻到最后第三者才是赢家(拼的是这两样东西)(3)

东林夕亭情感建议:

那位读者说的内容挺多,但问题只有一个,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预期的婚姻和真实的婚姻不对等。

坦白讲,没有谁的婚姻会和预期完全一致,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你预期的婚姻简单了,得到的可能会是惊喜;而如果你预期的婚姻太复杂,得到的可能是失望

这种事永远没没办法说清到底怎样做才准确,因为每个人终究都有都有自己的理解。有的能听进去别人的建议,有的独断专行,反正不管怎样,最终都会作出决定。从你做出决定的那一刻开始,你的婚姻是会让你满意,还是会让你失望,就已经注定了。

很多时候,只能说,婚姻需要不断修复,不可能从一开始就十全十美,甚至这一生都无法十全十美。我们首先要有接受不完美的平常心,然后再适当有所追求,才是正常人该有的心态

关于那位读者提到的“物质生活基础和精神生活基础”,是一种很笼统的说法。把婚姻拆解开去看,其中涉及到的所有人和事都可以归到这两项内容中去,至于具体应该怎样体现,应该在哪些方面注意,因人而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