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电影短片集《大世界扭蛋机》在B站上线,打头阵的短片便是贾樟柯和宁浩主演的《地球最后的导演》,两位大导演在片中的演技自成一种风格,颇有感染力。贾樟柯导演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该片导演徐磊允许他和宁浩讲山西方言,所以拍摄时宁浩地道的太原话激发了自己的想象力,飙戏时“很来劲”。

短片集《大世界扭蛋机》是由B站联合坏猴子影业,延续“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主旨,升级打造的“73变青年导演计划”。系列策划的“13 N”部短片集结了“13 N”组新锐青年导演和30余位优秀演员,题材风格各异,将分为四个主题,分四周与观众陆续见面。

贾樟柯宁浩山西话(出演地球最后的导演与宁浩飙戏)(1)

首部播出的《地球最后的导演》片长39分钟,讲述的是在2065年,电影沦落,变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贾樟柯和宁浩两位曾经的大导演,为了争夺“非遗传承人”的名额展开了暗流汹涌的激烈较劲。剧情荒诞而又令人深思,而电影是否将会“年华老去”,也成为了这部短片抛给未来的一个悬念。

地球上一直会有导演

短片中,贾樟柯和宁浩两位老导演处处较劲,明争暗斗,展开了“老陈醋”和“汾酒”的对决,让人忍俊不禁。比如二人为了比拼饭量而血压飙升,被救护车拉走,他们肩并肩躺在病床上,彼此怜惜,发出了“电影死不了,咱俩也挂不了”的感慨,而且二人还不忘调侃“话剧”会“死得更早”,在黑色幽默中透露了对于未来电影的一丝忧虑。

对于电影的“前途”,贾樟柯导演表示,电影会改变,但不会消失,电影的未来演变有着多层的解读。“首先,所谓电影的消失,它是在公共层面的消失,不意味着在私人层面也会消失,它可能会在我的家里,在我的工作室,在我的办公室,我可能每天还都会看电影,看我喜欢的那些电影。”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会面临播放形式的变化。“可能以后我们每个人的视网膜或者眼睫毛就有一个播放器,我们通过这个电脑人机结合,可以选择不同的环境空间、不同的影片,直接在我们视网膜就播放了。这意味着观众可能会告别电影院,但是它不意味着电影的消亡,它意味着电影的改变。“

贾樟柯宁浩山西话(出演地球最后的导演与宁浩飙戏)(2)

不过,如果电影真的经历这样的颠覆变革,贾樟柯导演表示,自己就不会拍电影了。“每个人有自己喜欢的电影形式,我的形式可能就保留在现在通过放映、通过投影、通过集体的观看,来欣赏一部电影,如果这种形式改变了,可能我也就没兴趣拍电影了。但是,我相信我们人类不会存在‘地球上最后的导演’,一直会有导演,只是电影的形式,最后可能变得我们非常陌生了。”

短片的结尾处致敬了人类早期的电影——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的镜头,贾樟柯称自己在那个时刻非常感动。“我感觉到了发明电影最初时那种人跟电影的关系,那种简单的快乐,幼稚影像的背后却蕴藏着一种人类巨大的文明的提升跟进步。我一直觉得,在人类诸多艺术发明中,电影是最伟大的一次跳跃,歌唱、绘画、雕塑,虽然在风格上有很多变化,但是它们跟我们的农耕生活、狩猎生活,是很统一的,从媒介本身上来说,都还是传统媒介。唯独电影,它借助科技,成为一个崭新的艺术,从这个角度来说,最后看到《火车进站》的时候,我觉得徐磊导演帮助我们去感受、理解电影出生时的那种创造性,那种人类创造出一个新文明的喜悦,这种喜悦让《地球最后的导演》这样一个悲伤的设定,有了温暖的颜色。”

贾樟柯宁浩山西话(出演地球最后的导演与宁浩飙戏)(3)

和宁浩用山西方言飙戏很“来劲”

贾樟柯笑称自己这次是多年的导演熬成了主演,在演戏时,自己属于处于半发挥状态,方言助力自己提升“演技”,“我跟宁浩我们都是山西人,我们俩记台词都记个大概,徐磊导演特许我们用山西话转化成我们自己的语言,结果宁浩是地道的太原话,我是学来的太原话,我一听宁浩那个地道的太原话就来劲,就特别亲切,那个语言特别有想象力。”

而贾樟柯为了诠释自己的角色也展开了充分的想象,“2065年,我们是怎么思考电影的,我们是怎么样的性格,怎么理解自己前面的电影生涯?没到那个年龄,我都没有办法体会,所以,我和宁浩完全是靠想象在完成2065年的贾樟柯,这里面的贾导是我想象的产物,它不代表我真实的自己,我们也依据一些现实依据和人设去丰满这个想象。”

而除了宁浩导演,贾樟柯这次与年轻演员张子贤、张婧仪也有对手戏,贾樟柯称赞道:“这些演员给我们这些老一辈电影人带来了一些活力,电影是年轻的艺术,特别是需要年轻演员,我觉得他们演得都很好,也非常敬业。我跟年轻演员合作不多,我觉得通过这次的合作,我以后还应该多拍几部关于年轻人的电影,多跟咱们国内的年轻演员合作。”

贾樟柯宁浩山西话(出演地球最后的导演与宁浩飙戏)(4)

希望短片有更多的可能性

不久前,戛纳电影节上华语短片大放异彩,让外界开始关注短片的影响力,对此,贾樟柯认为,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的短片确实没有什么展示的机会,“因为它是工业体系之外的东西,一般来说,它变成了年轻导演自我训练或者展示自我才华的一个桥梁,基本模式就是自筹资金、自己拍摄,而在展示了创作者的才能之后,它的作用就完成了,所以,短片缺少商业模式跟渠道。”

贾樟柯透露,自己也曾经做过一个新媒体的产品,播映全球的短片,但是并不是太成功,只做了两年就坚持不下去,但是,最近,贾樟柯导演觉得类似于B站跟宁浩导演的这种合作模式,似乎又带给短片一个很好的未来可能性。“我希望《大世界扭蛋机》这个计划是一个双赢的、成功的计划,我觉得这能够活跃中国电影的创作,给年轻导演提供更好的展示机会,甚至有所回报,那这个产业就形成良性的互动,我很期待这个合作能够有好的一个成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崔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