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儒道易行
有一个人,向某个杂志投稿,但是稿子很快被退了回来,再投去,又退回来。他就觉得很奇怪,你们编辑到底有没有看呢?所以,第三次他投稿的时候,就偷偷地用胶水把两三页都粘在一起,想看看自己的稿子到底有没有被看过。结果投出去很快又退回来了。打开一看,果然不出所料,心想你们根本就没看,那个胶水粘住的地方还原封不动地在那里。于是他就写了一封信,说:编辑先生,我是很敬仰你的,但是你的这种态度,实在令人不敢恭维……那个编辑看完以后就回了他一封信,说:谢谢您这么关心我们,但是我问您,当您要吃鸡蛋的时候,一闻味道不对,难道还要吃完才说这是坏鸡蛋吗?就这么简单。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一看某些东西不对劲,就要赶快筛掉,赶快躲掉,保护自己。
有人说,不行,一定要看完,不然怎么知道它的好坏呢?这是什么?乱讲!我可以很郑重的说明这件事情,凡走过、听过、看过的,必留下痕迹。留在你的大脑里面,抹都抹不掉,搞的你整个大脑都乱七八糟。以前是开卷有益,现在是开卷就受害!如果再不谨慎的选择阅读,真的很危险。有太多事情,你宁可一辈子不知道,知道你就受害!我还要建议大家,多读道理书,圣贤书,因为那是智慧书,对你一辈子都有帮助;少看事务书,因为什么?事务书都是有时效的,一段时间就没用了。多少经典的书都读不过来,你花那么多心思读一些没有用的干什么?人生短暂,你有那么多时间用来浪费吗?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看到有些人不对劲,你还要往下交往吗?关系越近,交往越深,到后来你越麻烦!但是,有些人就是不信邪,结果自己倒霉,也是自作自受!
沿着这个思路,我们来看看如何识人用人。
在用人之前,首先要定一个标准,我们叫做最高指导原则,那就是:德本才末!
有德有才,不用说,谁都希望用这样的人。
有德无才,培养使用。
无德无才,也不必说,没人喜欢用这样的人;
最难权衡的就是有才无德的人,有人说,限制使用。不对!能被你限制住,就不叫有才,因此说,凡是你用这种人,最后就是害死老板。
所以,我们建议,有才无德的人,坚决不用。
那么,如何判断?
第一、看他是不是“孝”。
一个不孝的人,不可能真心对别人好的,因为,他对自己的父母都没有真心,你还指望他对谁有真心呢?因此说,“孝”是用人的第一标准!可是,你怎么知道他孝不孝呢?
你可以侧面去了解,比如,你当面问他爸爸最近怎么样?他说:“不知道,好久没联系了。”你就知道,这个人是不能录取的,博士学位也没有用。一个人不孝,他会衷心于公司吗,会把事情做得很好吗?我反正是不相信的。你再问他:“你爸爸和妈妈最近相处得怎么样?”他回答说:“从我小时候他们就吵架,到现在还没有停。”你就完全了解情况了。再比如,有公司成立了孝心基金,每年定期的给员工父母打钱;有人就提出来,还不如跟工资一起发了算了。这样的员工你要小心了。
对于行孝是什么态度,也是一个参考指标,我们知道,行孝是不能等的;因为,我们很不愿意说那句听起来很伤感的话,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我最近看到很多感人的事情。其中有一对兄弟,他们在职场上表现都很好,可是因为老父亲病得很重,两兄弟不顾一切辞掉工作,回家轮流照顾他们的爸爸。我问他们:“难道工作不重要吗?”他说:“工作是很重要,但是爸爸的生命是很有限的,工作以后还来得及。”他们把两个一比,就知道爸爸目前是最重要的。所以人要懂得取舍,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看他看什么书?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那也是经过大量的信息收集,方方面面的了解,才决定请他下山的。我们看,刘备第二次去拜访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不在,童子以为在家,就请他们进去了。进去以后,刘备才发现在家的并不是孔明,而是他的三弟诸葛均。可是刘备并没有表现出很泄气的样子,反而想趁机了解一下孔明。他在卧室、书房这些地方看到很多孔明表白自己心迹的东西,比如墙上挂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题字。再看诸葛亮书架上摆的什么书,果然都是些经典,明理的书。虽然,当时刘备没有这种心境,但并不妨碍他欣赏这样的境界。通过孔明所看的书来大体了解孔明的为人,是个不错的方式。
刘备从中感觉到孔明一家人都很亲切豁达,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对孔明的良好印象。后来把诸葛亮请下山,经过一次一次的考验,一步步的重用,到最后,白帝城托孤,将大权交给诸葛亮。种种事实证明,不能不说,刘备在识人用人方面是相当高明的。
第三、看他说什么话?我们常讲,一开口就见高低。凡是见面就跟人打成一片,好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这种人,你最好离他远点,这种人跟谁都是这样。就是没有真心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得有个过程嘛。我们中国人一般都是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浅入深的,你一见面就热情的不得了,就是说你跟谁都很好,就表示你跟谁都不好。我们讲,亲疏有别,就是这个意思。很多人讲,我这个人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那这种人就是没有良心,就是好坏不分,就是不把人当人。要怎么选择,就是各人的事了。
接下来,我们看刘备与关、张二人是怎么相识的?关张二人因猪肉、绿豆的事情打了起来,刘备看二人武艺高强,想要拉他们入伙谋求大业,于是上来劝架,抓住两人的说,第一句说了什么?
“二位壮士俱身怀绝技,武艺惊人......”还补充一句“佩服!”几句话说到大家心里去了,气氛也缓和下来了,人家愿意听了,才好接着往下说;于是,才有后来的桃园三结义,开创蜀国江山。如果不是这样,换种说法,“你们两个不要打架,我比你们还厉害......”两个人不合起伙来打他才怪,哪还有以后的那些故事呀。由远及近,慢慢切入。这才是说话的艺术!
再看,凡是一开口就提利益的人,那这种人多半是唯利是图的。还有,开口闭口大谈仁义道德,那大概也是有口无心的人。我们中国人说话从来都是要力求说到差不多就不说了,就是说到合理的地步。有句话叫做,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抛却一片心。
其实,自古迄今,识人的原则大致相同。唯有细心、用心,才能真正识人知心。
遵道贵德 修己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