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90后立遗嘱的看法(80后已开始立遗嘱)(1)

随着居民家庭财富增加以及法律维权意识增强,遗嘱,这一曾经多少带些忌讳的事物,越来越受重视。今天,中华遗嘱库上海第二登记中心正式营业。市民可前往位于静安区平型关路467号的第二登记中心预约、办理遗嘱;还可体验遗嘱宣读、幸福留言卡等多种家庭服务项目。开业现场,陆续有几十位老人前来咨询办理流程和条件,或领取已办理的《中华遗嘱库遗嘱证》。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介绍,遗嘱库上海第一登记中心成立一年半来已登记保管9890份遗嘱。

据介绍,中华遗嘱库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发起,为年满60周岁、资产不多于2套房的老年人提供免费遗嘱咨询、登记和保管服务,面向非公益客户提供专业市场化服务。2018年起,中华遗嘱库系统接入“司法电子证据云平台”,供法官在庭审中直接查看和核验。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介绍,迄今为止,在上海、北京、天津和广东等地,中华遗嘱库办理、保管的遗嘱中已有28份作为证据在诉讼中被提取使用。

谈谈你对90后立遗嘱的看法(80后已开始立遗嘱)(2)

记者在上海第二登记中心碰到来领取遗嘱证的杨浦区市民陆阿姨。陆阿姨今年65岁,二十多年前丈夫过世,当时女儿只有17岁。如今,孩子早已成家立业。陆阿姨有两套房子,一套自己住,另一套给女儿女婿住。平时,她一个人过日子,生活独立。陆阿姨听邻居们说起,有人半年前到位于长宁区虹古路377弄25号的中华遗嘱库上海第一登记中心办理了遗嘱。“我的妈妈家和公公家都有很多兄弟姐妹,不想自己过世后给女儿留什么纠纷和麻烦;女儿性格温和有礼貌,万一将来遇到麻烦,她也不会争辩。现在,我先把遗嘱立下,心里头就踏实了。”

陆阿姨的情况符合中华遗嘱库的免费服务条件。在整个办理过程中,陆阿姨在中华遗嘱库的建议下,先到专业评估机构花480元做了精神评估费,再按照遗嘱库的流程办理完遗嘱。在办理大厅的墙上,贴有中华遗嘱库收费公示,供申请人参阅。据中华遗嘱库律师孔令文介绍,中华遗嘱库的遗嘱咨询、起草、登记、保管、办理《遗嘱证》、遗嘱专用纸及“幸福留言卡”保管发放等都是免费;在办理前,遗嘱库会建议申请人到专业的精神评估机构做一次精神状况鉴定,以保证遗嘱的有效性,这个费用是480元;遗嘱办理是在密室进行,有专业心理咨询师和法律人士在场,以保证遗嘱的有效性、合法性。记者在陆阿姨拿到的最终文件上看到,上面标注着“您已享受3500元公益服务价值”。在墙上的价格公示表上,也有收费的项目,供申请人选择。

现场,很多老人结伴而来咨询办理情况。家住延长路的杨先生和爱人都已年过60岁,两人拎着自己的证件资料来咨询遗嘱办理事项。“我们年龄和家庭财产条件都符合免费要求,今天来看看还需要什么文件资料。”现场,工作人员一对一为老人解疑释惑。

据中华遗嘱库负责人介绍,中华遗嘱库公益服务的财产状况范围包括:1,在中国大陆地区有2套及2套以内普通住宅(单套建筑面积不超过140平方米,大产权房本、监制版合同或天津市正规公产房承租合同);2,具有2张及2张以下银行卡、银行存折;3,具有2张及2张以下A股证券账户卡。三个条件需要同时具备。如果遗嘱所处分的财产超出以上范围,中华遗嘱库无法提供免费服务;如仍需办理的,遗嘱库会为申请人介绍专家服务。

与此同时,免费服务办理还需满足以下要求:1,申请人需年满60周岁;2,立遗嘱人户籍及资产均在大陆(广东分库可免费为60周岁以上港澳台同胞办理,但资产须在大陆);3,能够前往登记中心进行现场办理;4,具有书写能力,口齿清楚、视觉正常、听力较为正常;5,有文化、认识字、能使用汉语;6,资产在自己或其他共有权人名下。户籍不限制。

陈凯介绍,目前有约6000名市民在咨询及排队办理;第二登记中心开业后排队时间有望从6个月缩减到3个月左右。很多老人在现场咨询后,拿了资料回去研究。

谈谈你对90后立遗嘱的看法(80后已开始立遗嘱)(3)

今天,中华遗嘱库也公布了自2017年11月在上海成立首家登记中心以来的相关数据。数据显示,已有近万名上海市民办理遗嘱登记。其中,女性占比54%,男性占比46%;上海立遗嘱人的学历,小学及以下比例为6.2%,初中文化占比25.1%,高中文化水平占比33.1%,大学及以上文化占比35.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同时,上海地区立遗嘱人群的遗嘱分配方案中,直接继承人为子女以及孙辈的比例最高,约为56.03%。

数据中还分析了上海地区遗嘱中不动产面积分布数据。数据显示,上海立遗嘱人拥有一套房和两套房的比例分别为58.34%和41.66%;不动产面积在70平方米以下的比例为48.8%,70至140平方米的比例为46.9%,大于140平方米的比例为4.3%。可以看出,上海老年人的住房以改善型商品房为主。

第二登记中心开业现场,中华遗嘱库策划了一场“家庭缅怀会”——在一位申请人的家人面前正式宣读其具有法律效力的遗嘱,以及他为家人写下的祝福和嘱托。遗嘱的主角也来到现场,他是“80后”金融业培训讲师汪先生,33岁,今年在中华遗嘱库上海第一登记中心登记了遗嘱。汪先生说,“我日常是在全国各地授课,经常出差,存在一定风险性;我有四个姐姐和哥哥,有两个孩子,虽然我财产不算多,但想立一份遗嘱,提前安排一些事,不希望未来家人因财产等纠纷互伤感情。”孔令文作为遗嘱宣读人,按照规定程序提取、拆封、宣读汪先生的遗嘱及其对家人的幸福寄语,让家人更加理解汪先生的苦心和爱意。

谈谈你对90后立遗嘱的看法(80后已开始立遗嘱)(4)

据悉,从2018年3月21日起,中华遗嘱库推出“幸福留言”情感服务,市民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同时,还可为家人、朋友或是自己留下一份“幸福留言”。陈凯介绍,“市民填写‘幸福留言卡’后,我们将按他的要求时间传递给指定的收件人。从目前填写情况看,绝大多数人都将’留言卡’的传递时间定在去世后。”

作者:李静

编辑:王翔

责任编辑:钱蓓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