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性说爱,似乎向来是年轻人的专利。
但最近,老年人的性生活竟成了热议话题。
起因是一则新闻——
老年艾滋病患者的比例在增加。
并非感染者变老,而是感染者中老年人增多。
60岁及以上男性艾滋病感染人数,十年间猛增500%。
数据过于震撼,很快连爆多条热搜。
显然,这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
毕竟,在社会的刻板印象中,老年人似乎清心寡欲。
一旦与情欲挂钩,就是「为老不尊」「老不正经」。
殊不知,老年人和「性」的关系,并没有我们想象中这么远。
纪录片《和陌生人说话》第二季有一期,揭示了老年人强烈的性爱欲求。
北京的菖蒲河公园,类似于上海的人民广场相亲角。
不同的是,这里是老年人专属的相亲角。
在这里,人们因为丧偶、离异等原因,寻求伴侣。
也有一些人,因为上了年纪后性生活不和谐,来此地寻花问柳。
在这里,性不是禁忌。
哪怕刚打了照面,只要有兴趣,张口就是虎狼之词。
「我就看你长得好看,漂亮,我想要你。」
年过六旬的胡师傅,是这里的常客。
他来菖蒲河已经有两年多了。
妻子因病去世后,他就致力于为自己寻觅恋爱对象。
采访时,他对自己的亲密关系侃侃而谈,完全没有谈「性」色变。
他的求偶方式符合菖蒲河的一贯风格——开门见山。
「你是什么条件?离婚还是丧偶?在哪儿住?收入多少?有没有退休金?有没有医保?身体怎么样?你看我怎么样?咱俩合适不?」
好打直球的胡师傅,为自己争取了不少机会。
他的中年恋爱史异常丰富。
前女友遍布全国,恋爱细节也堪比爱情电影。
见面先接吻,在大街上都搂搂抱抱,亲到忘我。
亲到路上司机都停车看他,他也毫不在乎。
还有更生猛的场景。
在电影院里情不自禁发生性关系。
他自称是跟外国人学的。
还会一起洗鸳鸯浴。
自己闺女都调侃他太浪漫。
被问及做过最疯狂的事,他也直言不讳。
六十多岁时,第一次体会到了为一个人痴狂的感觉。
具体怎么表现呢?
「一天四次。」
看得人直呼好家伙。
胡师傅提到最难忘的女友,更是滔滔不绝。
她曾经是电影演员。
50多岁的年纪,长得宛如30多岁,人人见了都夸好看。
胡师傅在对方还有男友的时候,就死缠烂打,苦苦追求。
后来,凭借「体力优势」追到了手。
只是,临近结婚的时候,遭到家人反对。
不难理解,家人们都觉得「这么好看的女人能跟了他,肯定是图钱」。
最后只得被迫分手。
就像韩国电影《酒神小姐》当中。
尹汝贞饰演的老年性工作者,去病房陪伴一位老客人,给他解闷。
却被他的家人当作居心不良、图谋财产。
其实,家人们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许多整日流连在菖蒲河公园的人,其实就是奔着钱。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一心想找一个一起过日子的人。
回应他的人也不少,好几个女性都来接近他。
但结果,一上来不是要存折,就是要改房产证上的名。
而这些老人也往往比年轻人看得开。
毕竟日子所剩无几,他们也能理解那些一心追求物质的人。
在生命的后半程,将自己放在交易场上,也是死亡前的最后一搏。
谁都想要一个好一点的归宿。
但无论何种目的,能找到如意归属的往往还是少数。
在缓慢而孤寂的求偶之路上,不少人有了短暂的「性伴侣」。
没有结婚,没有真正意义上在一起,也没有停止对理想对象的找寻。
只是每天生活在一起,互相取暖,互相满足。
在这一过程中,双双进了八宝山,抱憾终身的老人,不在少数。
这一真实的社会采访驳斥了社会对老年群体普遍性的认知。
老年人不仅仅是儿孙绕膝,安享天伦之乐的形象。
他们也有对爱炽热的渴望,对两性关系的正常欲求。
金马奖影帝涂们主演的《老兽》中。
老人对性和爱的欲望如此热烈。
他热衷于泡洗浴城,还有一个年轻的红颜知己。
为她买红色大衣,对她倾注温柔和激情。
但在世俗眼中,这样的行为已经使他不再是老人,而成了「禽兽」。
《和陌生人说话》这一期播出后,弹幕中同样有不少质疑声。
有人说胡师傅就是「老流氓」。
人们似乎默认了,性欲是年轻人的专属。
就像英剧《性爱自修室》中。
中年妇女莫林穿上性感的睡衣,想暗示丈夫发生性关系。
但却被以年龄为由拒绝:「你以为自己还是25岁吗?」
实际上,爱欲,与情感有关,与年龄无关。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65岁至80岁的老人中,95%的老年人依然存在性冲动。
生理欲望的背后,是孤独和对爱的渴望。
很多独身老人经历过丧偶、离婚、至亲远去,子女不在身边等。
他们也因此渴望爱与被爱。
《和陌生人说话》中,胡师傅的前妻年轻时就身患重病。
胡师傅一直照顾着妻子,也度过了多年的无性婚姻。
妻子去世后,他在精神上失去了依靠。
所以不断地恋爱,沉迷于美好的性爱关系。
其实更眷恋的,是安稳踏实的依靠。
还有一个老年海归华侨,总是流连于菖蒲河公园,为自己找女友。
还特意学了各种土味情话,博取对方好感。
其实就是想找个人陪自己。
他曾离异两次, 孩子也都判给了妻子,一个人生活了很久。
他讲到,自己近期挂了次急诊,身体不舒服。
痛到蜷缩在地上时,无比渴望一个依靠。
可家里只有一个八十岁的老母亲,他只能向她谎称自己一切都好。
电影《老兽》中的老人,照顾瘫痪的妻子已经六七年。
自己的儿女却对他不闻不问,朋友也寥寥无几。
长久以来压抑的情感,迫使他爆发出原始的兽性。
但这些主动表达情感欲求的老年人还只是少数。
可想而知,更多人因为得不到家人的支持,无法承受外界的眼光,选择压抑自己的情感欲求。
这势必会使他们陷入更深的孤独。
正如电影《0.5毫米》当中性压抑的老人们。
有的老人因为妻子瘫痪在床,长期禁欲,忍不住偷看护工洗澡。
有的老人碍于情面,在书店里偷性感写真。
有的老人从只惦记着自己钱财的家中逃出,从陌生的年轻女子身上寻求慰藉。
更极端的,则是《酒神小姐》当中。
老人的情感无处依托,越来越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以至于请求性工作帮自己结束生命。
这些故事看似大逆不道,违背伦理的。
实际上,正是以一种激进的形式揭示了老年人夹缝中的情感欲求。
今年老年相亲节目的走红,也印证了这一点。
得到理解和包容,比得到爱更难。
人们对老年人性欲问题的回避,潜在地影响了艾滋感染者的「老龄化」。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关于艾滋病的社会普及主要针对年轻人,忽略了老年群体。
老年艾滋病患者,大部分文化认知水平较低,无法自主获取宣传知识。
相关报道中,老人患上艾滋病,除了道德品行外,直接原因就是缺乏安全防护意识。
一名八旬老人,背着妻子在外面嫖娼。
自己染上艾滋,又传染给了妻子。
多年前,同样有一则新闻。
一个91岁的老人感染了艾滋病。
她丧偶已经20年,为排遣孤独,有时会收留流浪汉在家。
但不知不觉中,与多个男子发生性关系,导致感染。
道德问题的谴责自然无可厚非,但一味的嘲讽是无济于事的。
社会对老年艾滋症患者群体的污名化,甚至会带来二次伤害。
很多早期患病者为了逃避外界的眼光,有意隐瞒、拖延治疗,使得病情恶化,或者发生再次传染。
在广东疾控的研究中,大约2/3的老年感染者并非自主检测发现感染,而是在被动的情况下查出了感染。
社会对艾滋病老年群体的争议声,折射出的是集体性的刻板偏见。
从对老年人性欲的避而不谈,到对老年艾滋病患者的冷言冷语。
严峻的数据已经不允许我们回避这一群体。
克服艾滋病,预防、治疗才是关键。
从根本上正视老年群体的情感需求,了解他们内心的渴望。
他们和年轻人一样渴望爱情。
有一颗滚烫的心想要奉献。
他们也有正常的性欲求。
视其为洪水猛兽,只会让这份本就「见不得光」的情感,更加苟延残喘。
摒弃刻板偏见,先抚慰心灵,才能治愈疾病。
治愈个人问题的同时,也要纠正社会的顽疾。
这才是解决艾滋病老年患者增加问题的题中之义。
毕竟,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