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暑假老师闭关修炼去了,神兽回笼,各回各家,各气各妈,爸爸也未能幸免。一千个家庭有一千种不一样的神兽(也有可能是两千种),但一样的是不辅导作业母慈子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

暑假滢家爸爸要求制定了一份计划,现在暑假将近过半,回顾过去的大半个月,发现娃天天给我打骨折。感觉以后得像中亭街的商家一样,把价格抬得老高,让你去对半砍再打八折吧。

言归正传,今天要谈的是思维。学思维有多重要就不用多讲了吧,什么枚举啊,统筹啊都是思维。做事有没有逻辑不也得靠一个人的思维嘛。二年级下册我偷了一个学期的懒,基本把娃都扔给妈妈了。现在相当于在补二年级下的思维。顺便说一下,我是从来不主张提前教娃课内内容的,一方面是因为我从不认为教小学数学我能比小学老师厉害,比如让我教一年级学生1 1=2,我会吐血;另一方面还是我懒,老师教会了基础的,我在解题思路上给以引导就快了嘛。所以现在教二年级下的思维也不算太晚(只能这样为自己的懒加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咯)。

今天给娃讲倍数。对于学过二年级数学的小朋友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娃在学校都是摸鱼的除外,当我没说)。但这里有一种很有用的方法,我分享一下,就是线段法。有人会说题目这么简单,我还画什么线段啊,思维好一点的小朋友,一眼可能都能看出答案。但是我依然提倡把这种画线段的方法学会。有两点考虑,第一,比如简单的题目我家娃也一眼看出答案,但经常会错,且都是低级错误(心里默念芝麻开门,66-39=21,感受一下吧,一口老血); 第二,简单的题目不会永远出现,总会有难的题目,对于难的题目,小朋友用线段法抽丝剥茧解出来后会很有成就感,也会爱上思维,爱上数字。

看到倍数,我第一反应就是小时候被万恶的考官毒害过无数次的,B是A的2倍与B比A大2倍是不一样的(我怎么不知道,还不是没有认真看那个字嘛)。所以开篇我就给娃讲了他们的区别。那么用线段法来解释就相当完美了。看看下图的线段,B是A的2倍只需要B除以A;B比A大2倍,互相对比,那肯定B要先减去A,再除以A。是不是相当直观。

小学数学思维拓展和倍数关系(讲讲小学数学之倍数)(1)

好了,下面介绍这个线段法。来一题简单的,再来一题稍难的吧。

例题1:小明有36张刮刮卡,小明的刮刮卡数量是小红刮刮卡数量的4倍还多4张,请问小红有多少张刮刮卡?

小学数学思维拓展和倍数关系(讲讲小学数学之倍数)(2)

如上图示,小明的刮刮卡减4张后,剩下的就是小红的4倍。那么列算式:

(36-4)÷4=8(张)

口答:小红有8张刮刮卡。

例题2:有A、B两根一样长的绳子,现在将绳子A剪去10米,再将绳子B接上14米,那么绳子B的长度是绳子A长度的3倍,请问A或B绳子原来的长度是多少米?

小学数学思维拓展和倍数关系(讲讲小学数学之倍数)(3)

如上图示,A剪去的长度 B接上的长度正好是现在绳子A长度的2倍。那么2倍从哪里来?是现在的B比现在的A长2倍,列算式是3-1=2。所以列算式如下:

(10 14)÷(3-1)=12(米)

12 10=22(米)

口答:A或B绳子原来的长度是22米。

PS:这一题难的是画线段的过程,或者你不画图之前让娃做一下?当然很有慧根的娃就不要来给我们普通娃的家长添堵了,我会果断跟你说再见的。

将例题2简单做个变化作为练习题如下:

练习题:有A、B两根绳子,B绳子比A绳子长6米,现在将绳子A剪去10米,再将绳子B接上14米,那么绳子B的长度是绳子A长度的3倍,请问A和B绳子原来的长度分别是多少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