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9月10日除了是中秋佳节,也是第23个世界急救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都在抢时间、救生命,他们就是急诊医护工作者。中秋佳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他们仍然坚守岗位,守护着千万家庭的健康平安。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普通的一天。

这位郑阿伯今年92岁,在路边突然昏倒后被120急救人员送到医院。接诊后,抢救室值班的内科医生田学林立刻给他做了心电图,显示可能出现心肌梗死。院方立刻启动胸痛急救“绿色通道”,患者被送到心脏重症监护室进行进一步救治。

世界急救日讲话稿(节日在岗位世界急救日)(1)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部医生 田学林:干急诊,思维一定要快,大部分病人一开始来就是一个治标,先稳定住他的生命体征,然后才治本。问病史这些都要特别细心,你看我们这样风风火火的,但是在问病时,有时候,病人的一句话就点破疾病的情况。

除了与时间赛跑抢救生命,有时她们也会强迫自己慢下来,抚慰患者仔细聆听。这位患者说自己心悸胸闷,经过抽血、影像等检查后,田学林发现并无大碍。不过,她仍不停地安抚患者情绪。

世界急救日讲话稿(节日在岗位世界急救日)(2)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部医生 田学林:想法不要太多,你这个(身体)年龄在(同龄人)算是非常健康的。

患者家属:谢谢,来看一下比较放心。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部医生 田学林:她是交感神经比较兴奋的那种人、容易紧张的易感体质,重点就是要给她多安抚,她心情放松了,这些症状就会迎刃而解。

中午11点多,过了就诊高峰,原本嘈杂的抢救室渐渐安静下来。医护们绷紧的神经总算能放松一下。

世界急救日讲话稿(节日在岗位世界急救日)(3)

记者:这是从早上8点上到现在的第一口水?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部医生 田学林:对,我们尽量不要让病人堆积,手里面的活要尽快干完。你要尽快完成,你不知道下一秒会来什么样的病人。

田学林的老家在内蒙古阿拉善盟,距离厦门直线距离超过2500公里。这个中秋,田学林要在急救室值班,不能看望远在老家的父母等亲人,只能对望明月遥寄思念。

记者:这个中秋节也没有办法跟他们团聚?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部医生 田学林:没有办法,这肯定是没有办法,一说起来都觉得难受,尤其是过节就不能提父母。

世界急救日讲话稿(节日在岗位世界急救日)(4)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有8万多急诊医学科执业(助理)医师,急诊医学科床位数也从4万多张增加到了6万多张。这个中秋节,无数个像田医生一样的急诊人坚守在一线,像每一个普通的日子一样,护佑着无数家庭的平安和健康。

世界急救日讲话稿(节日在岗位世界急救日)(5)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部医生 田学林:选择了(急诊医生岗位),这些东西你就要承担。

记者:如果再给您一次机会,或许您还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部医生 田学林:对,还会选择医生。

来源: 央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