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繁殖率的几大因素

1、环境因素

2、饲养管理

3、遗传因素

4、疾病因素

5、繁殖技术

环境因素

奶牛在酷热的夏季受孕率最低、流产率最高,特别是怀孕5个月以上的牛流产率最高,突然改变地理环境或气候条件都可影响奶牛生殖机能而出现暂时性发情不孕。就是在同一地区,各年间气候的不同变化也能降低奶牛的繁殖能力。

冬天注意冰水以及冰冻的饲料,特别是牛舍保温措施要做好。

饲养管理

1.营养

营养不良或营养水平过高,均会对奶牛发情、受胎率、胚胎质量、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平衡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牛在幼龄时期给予标准的50%饲料进行限制性饲养,体成熟受到抑制,初情期会推迟,长期在不良饲养条件下,母牛的生长受到影响,生殖系统出现如子宫细小、卵巢很小,长期不发情。另一方面,奶牛日粮中精饲料比例过高,将导致物质代谢障碍,乳脂率降低,当精料比例超过50%时,奶牛瘤胃中醋酸发酵被抑制,蛋白质和矿物质代谢紊乱,繁殖率下降;维生素A、E不足,微量元素缺乏,母牛可长期不发情或发情无规律、不排卵、受精卵着床困难,胚胎早期死亡等;粗纤维不足,除可导致代谢病以外,还可造成胎衣不下与产科疾病。

2.调牛

区域以及地域之间调牛使奶牛对新环境不适应,导致奶牛产生很大的应激,其次是调牛期间奶牛相互摩擦碰撞,容易导致流产,如果地滑的话,容易产生摔倒流产,趴脚等。

3.产后护理

产后护理不当,产房卫生差易患产科疾病,使产后发情延迟 ,以及接产消毒卫生做的不到位、人工助产比较多容易使得外阴拉伤,胎衣不下等。

饲养管理

4.合理用药

不合理用药对妊娠牛造成流产、死胎等,降低繁殖率;初生犊牛护理不当,造成犊牛繁殖成活率下降 。

遗传因素

1.基因筛选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在过去的30年里,基因筛选增加了奶牛的奶产量,自1985至2003年间,美国、荷兰、新西兰、爱尔兰的奶牛产奶量分别以每年193kg、131kg、35kg、46kg的幅度增加。尽管这些国家的奶牛养殖模式、基因筛选标准、气候环境均不一致,但均报道了奶牛繁殖性能出现了实质性的下降;所以最些年来,国外对奶牛的筛选已经从单纯重视生产性能的标准向可以提高健康和繁殖性能的非生产性能标准倾斜。正确理解奶牛的饲养环境与基因型间的相互作用,并以此建立合理的饲养管理模式对于提高奶牛的奶产量和繁殖性能是至关重要的;产奶量高也并不意味着繁殖性能的下降,有牛群在年平均产奶量大于10000kg的情况下,繁殖性能仍高于低产牛群的案例,这说明着奶牛的高产奶牛的高繁殖性能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营养水平、繁殖管理的影响。但高产奶量对奶牛各种生理路径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些生理路径的紊乱均会使奶牛受胎的可能性降低,所以很需要在饲养、管理上针对高产牛群提供一系列的解决办法。

2.避免近亲相交

近亲相交会导致产生异性孪生母牛犊,虽有外生殖器官,但成年后绝大部分为内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有的无子宫颈口,有的无子宫和卵巢,单子宫角,甚至无生殖能力,这样的奶牛对整个繁殖以及牧场带来很大的影响。

疾病因素

1:子宫疾病:

在分娩后的数天内,80-100%的奶牛会在子宫腔内存在细菌污染,这些细菌与子宫内膜的炎症以及阴道黏液的脓性分泌物密切相关。大部分奶牛能够在产后21天内成功清除细菌的污染,但至少20%的奶牛不能避免细菌的污染并发展成为子宫内膜炎,其中双胎、死胎、难产、胎衣滞留奶牛的子宫内膜炎感染率会更高一些。有研究表明,子宫内膜炎会使奶牛的空怀天数增加15天,并使奶牛产后150天内的相对受孕率下降31%。即便成功的处理了奶牛的临床性子宫内膜炎,这部分奶牛的受胎率仍要比未受子宫内膜炎影响的低20%左右,其中3%的病牛会因为不能受孕而被淘汰。此外,在精子进入子宫后,细菌毒素、白细胞吞噬等炎症因素会造成精子死亡或活动力降低,使精子进入输卵管的数量减少。子宫内膜炎时奶牛子宫腺体的分泌功能也会出现障碍,供应早期胚泡生长的营养物质缺乏,从而影响胚胎的发育。

2:肢蹄病:

跛行会导致奶牛的授精次数增加,首次人工授精的受胎率降低,在分娩后30天内发生跛行奶牛的卵巢囊肿率会增加2.63倍,并且受胎率也仅是150天内无跛行症状奶牛的一半。由酸中毒引发奶牛出现蹄叶炎时,奶牛的组胺和内毒素释放增加,这会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激素分泌状态,促使LH的分泌受损,奶牛出现卵泡囊肿。跛行奶牛采食量的下降会产生能量负平衡,造成雌激素、孕酮浓度的下降,奶牛出现安静发情,卵子质量下降,早期胚胎死亡,胚胎发育缓慢。肢体病也会减少奶牛的活动,增加了对奶牛发情鉴定的难度。

3:乳房炎:

泌乳奶牛的免疫功能更容易出现下降而导致疾病的发生,特别是病原菌易进入奶牛的乳头引发乳房炎。产后30天内的乳房炎发生率在23%左右,乳房炎和产奶量的基因相关性介于0.5-0.68之间,高产奶牛的乳房炎发生率更高。在分娩后28天内,发生临床性乳房炎的奶牛发情行为会推迟,患有临床性乳房炎的奶牛每次怀孕所需要的输精次数比健康奶牛要多0.5次,并且空怀期要延长60d。此外,在人工授精和怀孕期间发生临床性乳房炎的奶牛比无乳房炎症状奶牛的胚胎损失率高2.8倍。在怀孕后50天内发生乳房炎会造成奶牛的流产率增加。乳房炎对奶牛繁殖性能造成影响的机理主要体现在,乳房炎时各种细胞因子水平的上升会降低循环促黄体素的浓度而影响发情、排卵,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炎症因子会降低子宫内膜细胞的增殖,干扰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此外乳房炎引起的奶牛体温过高,黄体发育受损,前列腺素合成增加,而影响到受胎及胚胎的发育。

4.影响繁殖率的其他疾病:

繁殖上面卵巢机能紊乱,卵巢静止、卵巢萎缩、卵泡囊肿、黄体囊肿、多卵泡、慕雄狂等。

传染性疾病:布氏杆菌病、牛钩端螺旋体病、滴虫病等传染性疾病可致怀孕母牛流产或产出弱胎、死胎 。

兽医临床疾病、酮病、代谢病、等

繁殖技术

1.发情鉴定的准确度度底

2.基本操作不熟练

3.输精技术不到位、不熟练

4.繁殖资料的整理

5.验胎的准确度

提高奶牛繁殖率的对策措施

一、产后检查:

产道炎:黏液看不到,基本全是脓,子宫比柔软,子宫角也感觉到不硬的。

子宫肌瘤、子宫硬化:两手感觉到整个子宫或者子宫角硬的像石头、占据子宫面积比较大,可判定子宫硬化或者肌瘤。

卵巢囊肿: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卵泡囊肿是整个卵巢面积比较大,徒手感觉像个装有水的气球,

治疗:按破之后LH5支、HCG1盒、GNRH1支、地米 HCG1盒均可选择。黄体囊肿:手感摸起来和个肉球差不多,比较大,抓不破。治疗:PG3-5支、

卵巢静止:徒手感觉两个卵巢比较小,感觉和黄豆粒大小,卵巢上面明显没有任何东西、治疗:HCG1盒、黄体酮1盒、GNRH2支、LH5支、孕马血清1支均可。

二、预同期的编程的作用:

产后第一次PG14d---第二次PG14d(产后28d)---32-35d天产检(治疗)---第三次PG14d(40d)---过12d GNRH (52d)---过7d PG(59d)---过2d GNRH(61)---过8-12h也就是第二天(62d)配种

第一针PG目的是排子宫内杂质,第二针PG目的调节卵巢机能以及卵泡波的发育,以及发情时候子宫分泌物是否正常以待产检,第三针PG非常重要,为了后面同期做铺垫,将卵泡发育调节正常发育状态,第四针生源目的是使得卵巢上第一个卵泡波排掉使优势黄体发育成熟,第五针PG作用使优势黄体退化,从而使得优势卵泡生产,第六针GNRH目的是促进优势卵泡成熟,在有效期排掉,最后配种

三、.繁殖的基本操作:

水温:36-37℃、

解冻:不要超过结霜线

解冻时间:35-45秒、

配种时间:不超过5分钟

提桶时间:5秒、

输精操作:外阴擦净,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子宫内壁

冻精影响:避免与水、阳光、血液接触、以及保温避热

验胎操作:动作不要太大,特别是B超,准确度要高,学会区分子宫内粘液与胎儿的区别。

发情鉴定:结合奶牛爬跨动作、外阴变化、背部摩擦变化判定发情,徒手直肠检查卵泡的柔软度、波动感、厚度

资料录入:准确的对资料上面每个环节的了解、录入以及后面日期的变动都要合情合理。

产后护理:做好消毒无菌意识,结合着美达佳、PG、PE治疗、检出率一定要高,及时治疗。

子宫炎:子宫炎的牛在查棚的时候记录好,尽量及早治疗,用药要合理避免耐药性可以换着药物进行治疗、卵巢疾病的治疗如果单一治疗没效果可以采取别的治疗方案。

四、选种选配

1. 应用良种公牛的冻精作人工授精,使之获得的优秀遗传素质,提高后裔的生产性能与经济效益,是奶牛技术中周期较长而回报率最高的手段。

2. 不同系谱的亲本奶牛相互结合的后裔,有不同程度的效应与回报率,亦有出现负效应的,所以在选择同样优秀种公牛精液时,还必须注意其结合效应,即要注意选配,才能得到好的选种效果。

3. 在选种选配时确定第一优秀种公牛时,还应考虑到受胎率与精液拮抗等因素,需同时选出一头第二优秀公牛备用,如果两个都没有那么只有第三选。

五、加强奶牛饲养管理

1.调牛时候避免滑倒可以在调牛通道铺垫木屑,防止滑倒,以及拥挤带来的流产等因素,冬天时候牛舍及时通风,但是要防寒,通风为了将大量氨气排出牛舍。水及时更换,夏天避暑,防暑降温最重要,应激比较大,流产牛比较多,产量急剧下降影响效益。

2. 为奶牛创造适宜的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日粮的配备要合理,各种营养要均衡,积极防治奶牛的不孕症,提高繁殖力,根据不同的类型,分门别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做到预防和治疗相结合,对于先天性和生理性的不孕应注意选择淘汰,老牛的繁殖机能减退,受孕不高,产奶不高,也应及时淘汰更新,对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病牛,应严格执行传染病的防疫和检疫规定,对疑似传染病引起的难孕牛和流产牛,应减少传染病的蔓延(口蹄疫)。

高压繁殖的影响因素(影响繁殖率的几大因素)(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