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网络上发帖问:“中国喜剧未来还会发展吗?喜剧除了娱乐还应该有其它功能吗?”这一提问瞬间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烈讨论.

有人说:“喜剧在当代社会流行可以缓解压力,疏解心绪的诉求。”但也有人说:“当代喜剧已经变成了粗俗,低下,恶搞的代名词”,大家各执己见,争论不休。

从大家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喜剧的不断发展,它已经呈现出了两极化,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影响。从中我们也不禁感叹:“中国喜剧发展到底怎么了?它与之前的喜剧有何进步之处,到底哪一个时代的喜剧带给人们的影响最深刻?”

01.当之无愧的顶流,小品界的天花板

说起中国喜剧界的龙头老大,很多人的会想起赵本山,宋丹丹,潘长江和蔡明等人。但在小品届有一对王牌搭档让以赵本山为首的一派喜剧演员都成为了小辈。没错,他们就是陈佩斯和朱时茂。

现在提起他们这对搭档,还有很多老观众很熟悉,对他们合作过的作品如数家珍。可以明确地说,这对王牌搭档是当之无愧的小品之王,是整个小品界的天花板。

德云社相声跨界营销 内娱喜剧变迁史(1)

在早期他们也是占据了喜剧圈的半壁江山。也正是因为他们,小品这个独特的表演方式才会被带到春晚这个大舞台,才会给全国人民带来欢声笑语。

德云社相声跨界营销 内娱喜剧变迁史(2)

1984年,导演黄一鹤受邀筹备春节联欢晚会,一直苦于没有好节目的他想到了邀请陈佩斯表演喜剧。之后他又阴差阳错地将陈佩斯与朱时茂搭档在一起。就这样两人经过了几个月的准备之后,开始在春晚上表演了第一个小品节目。

但因为这种表演方式从来没有出现过,导演黄一鹤一直在顶着上层领导的巨大压力,最后还好,这个新颖的节目获得了大家一致好评,在台上陈佩斯一个梗接一个梗的抛出,而朱时茂也完美的接住。这样的表演惹得在场观众捧腹大笑。他们也凭借此火遍大江南北。

德云社相声跨界营销 内娱喜剧变迁史(3)

在之后的几年里,两人一直在专心地创造作品,只有在春晚上才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也为我们奉上了一个又一个经典作品,如《羊肉串》,《姐夫与小舅子》和《王爷与邮差》……

在经典作品《主角与配角》中,他们也向大家展示了超高的临场应变能力,在上台进行表演时,朱时茂背的道具枪带突然断了,在这时朱时茂一边表演,一边很自然的将带子绑好,在台下看得津津有味的观众们丝毫没有发现这一异常举动,而当陈佩斯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他也很自然的用身体挡住观众的视线,为朱时茂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成功救场。

德云社相声跨界营销 内娱喜剧变迁史(4)

如果这对搭档一直合作下去,一定会让中国喜剧发展得更好,可惜好景不长,谁也没想到在他们最红的时候,陈佩斯因不满电视台未经本人授权擅自贩卖自己的小品,一气之下将电视台告上法庭,陈佩斯与央视不欢而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支持好兄弟的朱时茂也受到牵连,只能转行。

直到去年北京卫视春晚,时隔多年的老搭档才得以同台,一起观看子辈们共同出演经典作品《吃面条》,两人泪洒现场,这对中国喜剧界的王牌搭档最终还是散了。但是就算他们不再是搭档,但他们依然是曾经中国喜剧届的辉煌。

德云社相声跨界营销 内娱喜剧变迁史(5)

02.东北喜剧的强大力量,大舞台走向衰败

在小品之王陈佩斯和朱时茂的时代过后,以赵本山为代表的喜剧人们开始崛起。1987年,在相声演员姜昆的推荐下,在东北小有名气的赵本山准备参加春节联欢晚会表演节目,1990年,赵本山因表演小品一炮走红。

德云社相声跨界营销 内娱喜剧变迁史(6)

赵本山一共21次登上春晚的舞台,为大家贡献了不少的优质小品,让小品在语言类节目中独树一帜,就连一直风光无限的相声都受到了影响,他的出现成为无数观众每年守在电视机面前的最大动力。

德云社相声跨界营销 内娱喜剧变迁史(7)

1995年,赵本山搭档范伟,再加上后来的高秀敏,形成了小品界有名的铁三角,后因为这个团体发生了一些小矛盾,再加上高秀敏身体原因,这个组合发生了改变。后面就是赵本山搭档宋丹丹,之后他又将春晚变成赵家班弟子推广的一个平台,与自己的徒弟们搭档表演节目,但无论搭档怎么改变,赵本山永远是作品的中心和灵魂。而此时的赵本山也已经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喜剧大佬了。

德云社相声跨界营销 内娱喜剧变迁史(8)

但是他的野心远不及此,2003年赵本山成立了本山传媒,3年后刘老根大舞台也正式开张,瞬间火遍全国,他们甚至还到北美演出。

2009年,徒弟小沈阳凭借《不差钱》在春晚上一夜爆红,在那一年,在一场盛大的拜师典礼之后,“赵家班”正式成立,旗下弟子众多,足足有三十多人。像宋小宝,杨树林和丫蛋都是赵本山徒弟中的佼佼者,无论是在春晚的舞台还是在综艺节目中他们都为我们带来了不少的欢声笑语。

德云社相声跨界营销 内娱喜剧变迁史(9)

就在大家以为本山传媒发展会更上一层楼时,它却突然改名为辽宁民间艺术团,主营小品业务。宋小宝们就曾以辽宁民间艺术团的名义去参加喜剧人节目《欢乐喜剧人》。但之后辽宁民间艺术团却在逐年走下坡路。

在2013年,赵本山因节目意见不合与春晚导演发生矛盾,不久之后,他以身体不适为由,正式宣布以后不再参加春晚。

德云社相声跨界营销 内娱喜剧变迁史(10)

随后,在优秀小品越来越难创作,观众审美疲劳的影响下,他的徒弟们也是负面评价缠身,给这个团体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辽宁民间艺术团的发展也每况愈下。

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本山传媒就在时代的潮流中逐渐被淹没了。

03.新生代喜剧界顶流,小品相声谋发展

从整体来说,如今的喜剧文化反映了整个社会都在趋向于积极,年轻的方向发展,尽管有少部分喜剧处于颓废状态,但大部分是可以的,以小品界的开心麻花和相声界的德云社来说,他们正在促进中国喜剧的发展。

德云社相声跨界营销 内娱喜剧变迁史(11)

开心麻花他们就一直坚持做原创喜剧,培养原创喜剧人,尽管他们知道原创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他们还是创作出了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好作品,培养出像沈腾,马丽,艾伦,常远等很多优秀喜剧人。从默默无闻到全国闻名,开心麻花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促进喜剧的发展。

开心麻花是小品界的佼佼者,那德云社就是相声界的天花板。在之前,相声一直是以老一辈像马三立,侯耀文,马季,他们的相声主要得以传统方式为主,像郭德纲这一派新兴起的相声并不受传统相声人的喜欢。而在最近几年,观众们更喜欢创新,在喜欢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入一些创新元素。德云社的相声便首当其冲,快速占领整个相声市场。

德云社相声跨界营销 内娱喜剧变迁史(12)

也有人会觉得这样的相声并不能算得上真正的相声,但在德云社团综《德云斗笑社》可以看出,德云社相声虽然有创新,但主体还是以传统相声,基本功还是太平词,报菜名等一类,他们并没有放弃传统文化。

德云社相声跨界营销 内娱喜剧变迁史(13)

从中国喜剧的几个发展阶段来看,现阶段的中国喜剧不仅仅只是娱乐,它已经变成了价值输出,知识传递,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相信中国喜剧发展会变得越来越好。

-【正文完】-

版权声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