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咱们来排名一个最著名的十八路诸侯

所谓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

其实是三国演义的说法,正史里也没有那么多

三国志的版本是十路诸侯:袁术、韩馥、孔伷、刘岱、王匡、袁绍、张邈、桥瑁、袁遗、鲍信,这是十路

后汉书的版本是十一路,加上了一个张超

曹操和孙坚当时分别是袁绍和袁术的小弟

所以正史压根就没有把他俩算进去

三国演义的十八路诸侯是在十一路的基础之上加上了曹操和孙坚

又加上了历史上没有参加讨董联军的公孙瓒、陶谦、孔融、马腾和张扬

这就凑成了十八路诸侯

这里我们不管他们有没有参加讨董,只给这十八路诸侯做排名

依据的当然还是正史的官职

历史上有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吗(所谓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如何排名)(1)

十八路诸侯

公元189年5月,汉灵帝驾崩成为天下纷乱、群雄割据的一个重要的时间点

所以从天下大乱的前夜我们画一条线

十八路诸侯这时候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都城洛阳当官的有9人,分别是:

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侍中刘岱,骑都尉张邈,骑都尉鲍信

这五个人官制都是比二千石,袁绍是从虎贲中郎将升到司隶校尉的,所以高过袁术

御史中丞韩馥,官至千石

典军校尉曹操,应当是低于千石

王匡是大将军掾,东汉的三公掾最高也就是比四百石,可能还不如曹操

张扬是并州刺史丁原派来当差的武猛从事,被宦官蹇硕封了一个假司马,级别比较低

上面是京官9人

地方当官的有5人,他们分别是:

长沙太守孙坚,孙坚已经凭借多次战功封了乌程侯,这是十八路诸侯里面第一个封县侯的,从爵位来看也是最高的

降虏校尉兼辽东属国长使公孙瓒,他在对乌丸的作战中是屡立战功,这时候已经封都亭侯

兖州刺史桥瑁

徐州刺史陶谦

东汉末年,郡太守、州刺史是同级的,官制都是二千石,所以上面四位他们是平级的,但是有爵位的略高

袁遗可能是长安令,官制千石

剩下还有4个人,分别是:

马腾原本是朝廷负责讨伐凉州羌乱的偏将军,然而这时候他已经叛乱了,自号“合众将军”,不知道下一步是不是要建立一个合众国

孔融托病在家

孔伷和张超情况不明

所以在189年5月,十八路诸侯的官职排序应该是这样:

孙坚,太守加县侯,第1

公孙瓒,太守加亭侯,第2

桥瑁、陶谦,州刺史,并列第3

袁绍,司隶校尉,第5

袁术、刘岱、张邈、鲍信,比二千石的京官,并列第6

韩馥,千石的京官,第10

袁遗、千石的县令,第11

曹操,校尉,第12

王匡,大将军属官,第13

张扬,假司马,第14

马腾,叛将;孔融,平民;并列最末

孔伷、张超不计入统计

历史上有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吗(所谓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如何排名)(2)

孙坚

灵帝死后,外戚宦官两败俱伤

董卓进京把持朝政,废少帝立献帝,引发众怒

上述9名京官全部外放地方,正式成为各路诸侯

公元190年初,讨董联军就正式成立了

这才过了半年多,十八路诸侯的职位已经发生了巨大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

有13人参加了讨董联军,其中有

一个四方将军:后将军袁术

一个州牧:冀州牧韩馥

两个刺史: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

八个太守国相: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

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和长沙太守孙坚

八个太守中,袁绍是乡侯,孙坚是县侯,其他没有爵位

还有一个杂号将军:奋武将军曹操,但他是袁绍自封的

没有参加讨董联军的五人:

陶谦还是徐州刺史

孔融先是担任京官,后接替袁术担任虎贲中郎将,后来因为顶撞董卓被赶出京城,出任北海相

公孙瓒被董卓封为奋武将军、蓟侯,这是十八路诸侯里面的第二个县侯

马腾还是叛将

张扬成了一支流浪军,开始跟袁绍联合,后来又反叛袁绍,没有官职

州牧,州刺史,太守的官制都是二千石,同等条件下有爵位的排在没爵位之前

州牧排在州刺史之前,州刺史排在太守之前

四方将军与九卿同级,官制中二千石,排在州牧、刺史和太守之前

所以按照上面的逻辑,我们来给190年初画一条线

十八路诸侯的官职排序应该是这样的:

袁术,四方将军,第1

孙坚、公孙瓒,太守加县侯并列第2

袁绍,太守加乡侯,第4

韩馥,州牧第5

孔伷、刘岱、陶谦,州刺史,并列第6

王匡、张邈、桥瑁、袁遗、鲍信、张超、孔融,太守,并列第9

曹操,假的杂号将军,第16

流浪军张扬和叛军马腾垫底

这是十八路诸侯以“诸侯”身份最齐整的时候

历史上有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吗(所谓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如何排名)(3)

袁术

在讨董之战的过程中,就开始陆续有人下线了

第一个下线的是最没有存在感的豫州刺史孔伷

因为孙坚从长沙抵达战场之后,袁术就立即表他行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说明这时候孔伷已经挂了

同年,讨董联军内讧,刘岱杀了桥瑁

第2年,刘岱被黄巾军所杀

鲍信迎曹操为兖州牧,曹操跟鲍信合军打黄巾军,鲍信又不幸战死

十八路诸侯里的兖州四人组只剩下张邈,而曹操一跃而上成了张邈的上司

王匡在讨董联军解散不久也下线了,董卓让张扬接替王匡当了河内太守

河北方面,袁绍夺取了韩馥的冀州,自领冀州牧,韩馥下线

南方方面,孙坚攻打荆州,刘表阵亡下线

东南方面,袁绍让袁遗领扬州刺史,袁术逐走袁遗,割据淮南,袁遗不久被乱军所杀,下线

不久,袁术被李傕控制的朝廷授予左将军,封阳翟侯、假节,当了县侯,在十八路诸侯中仍然处于绝对的领跑地位

西北方面,马腾归赴李傕,被封为征西将军,不久他又跟李傕打了起来,打败了又请和,改封安狄将军

东北方面,公孙瓒杀了刘虞,吞并了幽州,李傕控制的朝廷派使者升公孙瓒为前将军,封易侯

东方方面,徐州刺史陶谦向李傕控制的朝廷恢复进贡,授封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

我们以李傕执政的公元193年画一条线,这一年十八路诸侯中已经有孔伷、桥瑁、刘岱、鲍信、韩馥、孙坚、王匡、袁遗八人下线

剩余十名选手的排序应该是这样:

袁术,四方将军、县侯、假节,第1

公孙瓒,四方将军、县侯,第2

陶谦,重号将军、州牧、县侯,第3

袁绍,州牧、乡侯,第4

曹操,州牧,第5

张邈、张超、张扬、孔融,太守,并列第6

马腾,杂号将军,第10

历史上有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吗(所谓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如何排名)(4)

公孙瓒

这时候,群雄割据的版图其实已经大体比较清晰了

上面这十位虽然职位略有高低,但也都是一镇诸侯

而大家关心的两位三国的奠基者:

一个是刘备,这时候还是公孙瓒伪封的平原相

一个是孙策,还是袁术手下的怀义校尉

他们都是诸侯的下属,地位比上面10位就低多了

还有一位是没有纳入排名的刘表,这时候他不仅是荆州牧,还是镇南将军、成武侯、假节

如果他被纳入到排名,应该跟袁术是并列第1,高于公孙瓒,更高于袁绍

从193年到196年,短短三年之内,诸侯格局是为之一变

陶谦下线,徐州先后落入了刘备和吕布之手

张邈叛变曹操,被曹操平定,张邈张超兄弟双双下线

汉献帝东归期间,张扬出兵护驾有功,直接拜为大司马、假节钺,封晋阳候,在官位上一跃而成为天下诸侯之首

但张扬没有挟天子的野心,天子最终还是落入了曹操之手

曹操挟天子之后,官职拉满,升大将军、录尚书事、假节钺,封武平侯

武平侯是县侯,武平在今天的河南鹿邑,紧挨着曹操老家亳州

曹操窜这么高,袁绍怒了

曹操为了安抚袁绍,把大将军让给他,自己任司空、行车骑将军

大将军和大司马都是上公,高于三公

曹操还让天子封袁绍为邺侯,这也是县侯,袁绍赌气没有要

孔融被袁绍的儿子袁谭攻破了青州后抛妻弃子逃到曹操这来

曹操给他一个九卿之一的少府,但只是挂名的荣誉职位,拿他当个吉祥物好了

我们以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之后画一条线排名

十八路诸侯只剩下七人,他们分别是:

张扬,上公、县侯、假节钺,第1

袁绍,上公,州牧,第2

曹操,三公、县侯、假节钺,第3

袁术,四方将军、县侯、假节,第4

公孙瓒,四方将军、县侯,第5

孔融,九卿,第6

马腾,杂号将军,第7

历史上有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吗(所谓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如何排名)(5)

袁绍

之后三年,袁术建号称帝,成为天下公敌,最终败亡

张扬为部下所杀

公孙瓒为袁绍所灭,自焚而死

十八路诸侯只剩下四人:曹操、袁绍、孔融、马腾

马腾远在关西,孔融沦为挂名朝臣

北方的霸主之战就在曹操和袁绍之间展开了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

曹操击败袁绍

公元202年,袁绍下线

马腾帮助曹操出兵击败郭援,被表为征南将军,开府

公元207年,曹操平定河北,全灭袁氏

公元208年,孔融被平级调任太中大夫,仍然是个闲职,不久因为大逆不道的罪名,被曹操诛杀全家

同年马腾决定躺平,放弃当军阀,入朝为官,被封为九卿之一的卫尉、槐里候,也是县候

四年之后,因为马超叛乱,马腾也被曹操诛杀全家

十八路诸侯仅剩曹操,群雄割据的时代彻底成为了往事如烟好

历史上有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吗(所谓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如何排名)(6)

马腾

最后小结一下,十八路诸侯之中

因为孙坚和公孙瓒比较早的就获得了县侯和亭侯,所以凭借爵位的优势,在前期一路领跑

但讨董联军之后,袁术和袁绍就赶上来了,袁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高于袁绍的

曹操则是在群雄乱斗的中段才发力,逆袭赶超,还在这场内卷大战中存活到最后,成为最大的赢家

最后,我们再盘点一下十八路诸侯的结局

被灭族的4人:孔融、马腾、张邈、张超

被杀的6人:桥瑁、刘岱、鲍信、孙坚、张扬、袁遗

自杀的2人:公孙瓒、韩馥

兵败气死的3人:袁绍、袁术、陶谦

死因不明的2人:孔伷、王匡

除曹操外无一善终

历史上有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吗(所谓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如何排名)(7)

曹操

这就是乱世

这就是残酷的东汉末年

所以你如果穿越回去能活到第几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