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提到玉石,必提扬州。所谓“天下玉,扬州工”,足见扬州玉器产业与玉雕工艺的积淀厚重与源远流长。

然而,随网络销售等兴起,与很多传统文化产业一样,扬州玉器产业也遭遇到发展的瓶颈。如何破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用好用活漆器、玉雕、琴筝等非遗资源,在传承创新中繁荣“扬州工”。

创新传承,首要就是模式与平台的创新。为了更好加快城市玉器产业做大做强,放大扬州玉文化这块金字招牌,3月30日下午,由广陵区人民政府、扬州运河文化投资集团、扬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倡议,湾头镇人民政府、扬州玉器厂、扬州广陵区玉器商会发起,牵头成立了扬州玉文化产业发展与协作联盟,通过打造“交流、合作、共享”的平台,实现共同发展。

发展大潮中,扬州玉器,开启抱团搏浪模式。

三重风浪,扬州玉器选择抱团出击

有这样一个数据:2012年前后,扬州玉器产业规模达到200亿,而今,只有当时三分之一。

“市场是品牌最好的检验。”发展的尴尬,让扬州玉器行业感慨颇深。一生与玉打交道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江春源说:论名头,扬州玉声名在外,但在市场发展中,我们却逐渐被追赶。

扬州线上玉石加工企业 擦亮招牌搭平台(1)

“三重原因导致现在的形式。”运河文投集团副总经理、扬州玉器厂董事长、总经理李金兵说,一是新销售模式的挑战。目前,直播等电商销售对包括扬州玉器等传统产业提出新的思考。“传统是长板,但传统跟不上潮流就是短板。”

“二是疫情之后,我们发现,抱团出击的重要性。”李金兵说,疫情期间,扬州玉器产业受到不小的影响。“以前,线下销售面对面,但转到线上之后,拼的就是规模和品牌。”

“更重要的是,近几年其他城市发展很快。”李金兵说,扬州玉器以大件著称,但近几年,小件市场发展迅速,对扬州带来很大挑战。“大件市场不确定因素太多,这种情况下,深挖市场是必然的选择。”

三重挑战,如何应对?扬州玉器行业选择整合资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薛春梅说,扬州玉器打通资源、打通渠道迫在眉睫。

三方搭台,做大扬州玉器品牌

放大镜,聚光而灼热。扬州玉器行业眼中,联盟就是放大镜。

“近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湾头玉器产业发展迅速。”湾头镇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黄和说,湾头镇因琢玉历史悠久、产业规模较大且集聚优势明显、玉器加工为主导产业、地方配套扶持政策完善在内的四大显著优势,荣膺“中国玉雕之乡•湾头”称号。

扬州线上玉石加工企业 擦亮招牌搭平台(2)

“现在,湾头镇镇中心形成4万平方米的玉器市场,聚集了400多家玉器商户,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大师在内的从业人员3000多人,年产出作品6万件,创造产值近8亿元。”黄和说,但从长远来看,品牌影响力依然不足,湾头玉只有借扬州玉的东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扬州玉器产业习惯单打独斗,尖兵作战一流,但市场发展更需要团体。”广陵玉器商会会长刘月朗说,论单兵作战,扬州玉器厂在全国也排在前列,但论团体,扬州玉器产业已经被苏州等后来者超越。

新形势需要新平台。李金兵说,当前,玉器依然是朝阳行业,未来具有巨大的潜力空间与市场,如何抢占未来市场,一要抓“龙头”,二要抓品牌。“龙头”就是利用玉器厂的引领作用,带领整个行业突围,品牌就是放大扬州玉的招牌,发挥大师的资源。

三大措施,让“扬州玉”变“天下玉”

二十多位大师,能让他们齐聚一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扬州线上玉石加工企业 擦亮招牌搭平台(3)

“今天有重要的客户来访,但我推迟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毅进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两会”期间,放大“扬州工”品牌,是他最关注的话题。他说,论年龄论事业,自己功成名就,但想起扬州玉器的未来,依然牵肠挂肚。“不能在我这一代让‘扬州工’的品牌没落!”

一生情怀一生牵挂。联盟成立,响应了大师们的期盼。

“资源共享,是联盟第一要务。”薛春梅说,打破地域限制,才能迎来发展。“和谈生意一样,过去我们开夏利,现在我们开宝马保时捷,组团出击,我们平台更高,一个大的业务,大家共同分享。”

“我们还将成立基金,集中一定规模资金共同开拓市场,开发新品。”李金兵说,现代规模市场,资金至关重要,联盟除了设立发展基金之外,还将抱团出击,在融资市场,为产业发展拓路。

为加强行业自律、共享扬州玉器资源,参会代表昨现场签署《扬州玉文化产业发展与协作联盟共同协议》,并就行业自律、资源共享、资金抱团、线上线下共同“走出去”,实现联展联销联拍、高端定制和精品溯源、逐步尝试建设比较成熟的玉器藏品退出市场,打造“扬州工”的大品牌,探讨扬州玉器作品珠宝化、标准化、批量化和科技化等新路径,达成一致意见。

“创新‘扬州工’,关键是人才培养。”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光说,传统上,玉器技艺是师带徒,这是非常好的文化传承,但依然需要进一步激发“师带徒”新活力。“联盟未来将在技艺传承上发挥作用,并通过各种活动,让扬州玉器技艺深入人心。”

通讯员 文投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