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潮语歌曲十二首(潮语歌曲潮汕引起的语言归属争议)(1)

《潮汕》电影MV剧照

今天在网络上搜索《潮汕》这首歌曲的时候,无意中搜索到《汕头日报》2012年11月刊发的一篇文章《潮汕华侨的历史贡献》读完文章,再反复听《潮汕》这首歌曲,才明白这首歌曲承载了潮汕华侨血泪史!

歌词解析

回首过往,平平淡淡,一难又一难

载梦起航,摇摇晃晃,一站又一站

青春到站,心似海浪,往事脑海荡

船已扬帆,人已归港,心还在流浪

流浪流浪,流浪流浪,想再闯诶闯

潮汕人,人海闯,闯风浪,浪花荡

荡起风,风扬帆,帆如梦,梦故人

潮汕人,潮汕人,人如帆,帆船荡

荡起浪,浪摇帆,帆下人,人回港

乡土如港,来来往往,一人又一人

潮人如浪,坦坦荡荡,一浪又一浪

岁月如网,遍布苦难,少年如鱼闯

孤岛向往,对岸老人,修船渡苦难

苦难苦难,苦难苦难,如浪荡诶荡

当《潮汕》在国家级电台响起时:标志着潮语歌曲开始走向全国

《潮汕》由易白作词、作曲、演唱的一首潮语歌曲。2020年12月5日在QQ音乐发布。2020年12月18日,在QQ音乐发布了《潮汕》(潮语流行版)2020年12月22日,在QQ音乐发布了《潮汕》(民谣版)。2021年2月3日《潮汕》(钢琴版)在QQ音乐上架。2020年12月4日,易白唱作新歌《潮汕》在国家广播电台和《学习强国》同步播出。

争议点是什么?

潮汕潮语歌曲十二首(潮语歌曲潮汕引起的语言归属争议)(2)

网友们对地域的争议点

潮汕潮语歌曲十二首(潮语歌曲潮汕引起的语言归属争议)(3)

网友们的正争议点

知识科普

潮汕地区(Chaoshan area),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属潮汕文化区和潮语方言区,是潮汕民系的祖籍地与集中地,潮汕文化的发源地、兴盛地,是通行潮语、流行潮汕文化的地区, 包括汕头(经济特区)、潮州、揭阳、汕尾 四市。

潮汕北靠莲花山脉,南濒南海,西至海丰县,东至饶平县,与台湾对望。潮汕四市在地缘、文化、民俗、语言上相近相亲,四市涵盖11区6县2县级市普宁、陆丰总常住人口1800多万,总面积16189.5平方公里。

潮汕是著名的侨乡、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3000多万海外潮汕人魂牵梦绕的家乡, 是泰国五大帝之首达信的故乡。潮汕侨批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潮汕是著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亚洲玉都、中药名城、纺织、五金、不锈钢、日用陶瓷产业基地,汕头11个淘宝镇位居广东第一。自宋代以来享有“岭海名邦、南国邦郡、海滨邹鲁”之称。当代著名作家老舍作诗称“渴慕潮汕几十秋” 。

潮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名茶之乡,美食之乡,柑桔皇后之乡、蕉柑之乡、青梅之乡、青榄之乡、竹笋之乡、荔枝之乡、潮州菜之乡,潮菜是粤菜主干与代表,2004年潮菜荣获第五届全国烹饪技术比赛团体金奖,潮菜三次被官方指定作为中国饮食文化唯一代表参与世博会。

潮汕古称潮州,自古为广东地。是隋朝经略台湾的始发地,唐宋十相留声之地。唐代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和对台的主要通道,大量的瓷器、茶叶、丝绸、红糖、工艺品运往世界各地,是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重要基地,南澳一号的发掘地。——百度百科

潮语是闽南语吗

错误说法:潮语,又称潮汕话、潮汕方言、潮州方言、潮语,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之次方言。潮语是潮汕人的母语,是唐代以前可以追朔至先秦的中国古代汉语的遗存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官方语言之一。潮州话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分。“潮语”一词自古沿用至今,受海内外潮汕地区普遍认同。

秦始皇也讲一口潮汕话?潮汕话居然这么古老

秦始皇也讲潮汕话?

著名作家、编剧王朔曾笑称:“秦始皇讲一口潮汕话。”他甚至列举了一个例子,用潮州话朗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鸠、洲、逑都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如同吟唱一般。

之所以判断秦始皇说的会是潮汕话,是因为秦始皇征服百越之后,大量秦人定居潮汕地区,而因为潮汕地区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特殊性,使得数千年中潮汕方言一直没有出现大变化。

秦始皇说的究竟是不是潮汕话,毕竟史书没有记载,真相如何如今不得而知。不可否认的是,潮汕话保留古词古音古义之多,是至今中国最古远的方言之一,是“古汉语的活化石”

比如,《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作者王力就曾说潮汕话乃古汉语。而精通古文化的郭沫若也说:“潮汕话是中国古语保留得最多的一种方言”。

甚至,潮汕话是唯一一种基本完全保留古汉语入声字的语言

现今中国各方言中,仍以潮阳话读古诗最押韵,诸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等古诗用潮阳话读最近古音且完全押韵,古诗在唐中期以前数量颇巨,时下若非有一定古汉语基底的人很难完全把握韵律,而这对潮汕人来说并非难事。

古汉语渊源

关于潮汕话与古汉语的渊源,我们也可从潮汕日常用语中略窥一二。

古人说“吃”,全部用一个“食”字解决,如今只有潮汕话保留了这一点。一个“食”字,就包含了吃、喝、饮、吮、吸等所有动作,如食饭、食糜、食水...

作为古汉语的常用字,有安置的意思,如今在大部分语言中已经不存在,潮汕话中却独独保留下来,走在潮汕的旧城小巷总能看到相关的路标,地名。

行、走

“鲁闷宽宽行,迈走,党哑跋着”,在潮汕话中,行表示走,而走则表示跑,这也是古汉语中的用法。比如,《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必有我师焉。”中的“行”就是走的意思;《木兰诗》中的“双兔傍地走”中的“走”则是跑的意思。

在古文中“无”一般表示没有,比如《黔之驴》中,“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入。”其中的“无”就是没有的意思。在现代汉语很多词语中,无仍被保留下来,比如无稽之谈,无字天书,然而只有在潮语中,“无”被单独并大量使用。

在古文中,“伊”有第三人称的用法,相当于“他/她”,比如《红楼梦》,其中就有很多这样的用法。北宋诗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的“伊”也是“她”的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这个用法只保留在一些词组中,但在潮语中却仍被使用,潮汕人讲第三人称依然不分男女,只用“伊”。

《韩非子·喻老》中“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其中,“箸”就是筷子的意思,而这个用法也在潮汕话中保留下来。其实这个字也在日语中保留下来,日语和潮汕话有着很多发音相同的地方。

潮汕 世外桃源

潮汕人祖先远离烽火中原,在相对和平的潮汕地区,过上“世外桃源”般的安定生活,也让语言,文化大量保留下来,比如潮汕地区过“时年八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冬至)就是对古代习俗的延续

潮语语言特点

潮州话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语法特殊、词汇丰富、音韵独特、古语义多等。

古“平”、“上”、“去”、“入”四声,潮州话分化成阴阳两类为“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八声。客人叫人客,母鸡叫鸡母,台风叫风台,步行叫行路,铁锅叫鼎,瓶子叫樽。

潮州话中保留着古汉语特征,潮语一字多义,一个“食”字,几乎包括了喝、吃、饮、吮、吸等所有的口腔饮食动作,如食(吸)烟、食(喝)酒、食(啃)蔗、食(饮)水等。

潮语古朴典雅,并且具备上述特点,早已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使得研究潮州话的人很多,有关潮州话的专著、字典、词典也很多。

潮语已经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重视。潮语的一整套文读系统,已逐步与现代汉语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使潮声既保留自己特有的音韵,又不致生涩难懂。

歌曲背后故事

2021年,易白发布了一首为潮汕家乡创作方言歌曲,这首歌曲他创作了一年多,潮语方言歌曲《潮汕》自从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之声《天下潮人》节目、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FM99.1等各大主流媒体面向全国播出后,歌曲一炮打响,从国家广播电台同步直播到学习强国APP,这首歌曲的走红用了不到5秒。

关于歌手易白

2013年潮语歌曲《黑夜里的太阳》惹得不少潮汕留守老人和他乡游子潸然泪下。

2017年,易白创作了4年的《铁花开》成为催泪炸弹。

2020年,抗击疫情公益歌曲《唱给人民的信》发布后,国内百余家主流媒体宣传转播、挂播,不少听众黯然泪下。催泪却充满了诚恳,充满了力量,鼓舞并振奋人心。其精心唱作的一首首耐人寻味且具有思想沉淀的音乐作品的社会影响力和生命感悟力,给予了听众养分和力量,像疗伤歌曲给予听众希望,扭转了个别悲观消极要轻生的生命。军队的新兵听着他唱作的《为明天而战斗》备受鼓舞,斗志满满。高考的学生听他的歌曲熬过了最难熬的高考青春,他乡漂泊之人夜深人静的时候在犹豫与感伤中,找到了重新将生活继续下去的勇气。

潮语歌曲《潮汕》走红背后承载着潮汕华侨血泪史

孙中山先生说过:海外华侨是革命之母。这是孙中山对华侨在辛亥革命中历史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认知和理论概括。当然也包括对潮汕华侨的充分肯定和最高赞誉。

潮汕潮语歌曲十二首(潮语歌曲潮汕引起的语言归属争议)(4)

《潮汕》电影MV剧照

孙中山用这句形象化的语言来说明他的革命活动是从华侨里面开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最早的成员及赞助人是华侨,华侨对于促成辛亥革命和建立民国起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回顾历史风云,潮汕华侨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先锋和骨干作用,为辛亥革命的成功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还积极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支持改革开放和特区建设,弘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在人类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潮汕华侨也是革命之母。

潮汕潮语歌曲十二首(潮语歌曲潮汕引起的语言归属争议)(5)

潮汕华侨的历史贡献(图)

辛亥革命时期,海外潮汕华侨热烈拥护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主张,积极从事民主革命。1903年,新加坡侨领林义顺与其舅父张永福及厦门人陈楚楠在新加坡创办《图南日报》,宣传民主革命。张永福还组织成立了同盟会南洋总部,又与林义顺、陈楚楠等创办《中兴日报》,作为同盟会分会的机关报,宣传“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南洋总部成立之后,林义顺立即到槟榔屿、仰光等地建立同盟会分支机构。

潮汕潮语歌曲十二首(潮语歌曲潮汕引起的语言归属争议)(6)

《潮汕》电影MV剧照

在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下,新加坡的另一位潮籍华侨许雪秋加入了同盟会,后被孙中山委任为中华国民军东江都督,奉派返潮汕相机发动起义,因联络失误,计划告空。1907年5月他再次按孙中山指示,筹划在饶平县黄冈起义。但因敌众我寡,在清军反扑下,起义宣告失败,史称“丁未黄冈起义”。

新加坡、泰国等地华侨还从财力、物力方面给民主革命以大力支持。华侨富商林受之继承父亲林继志的生意,从事树胶买卖。后来创办同永顺洋杂货店,另外设立锦淞商店,从事甘蜜、黄梨、树胶种植及开炭生意。积极捐款资助革命。

潮汕潮语歌曲十二首(潮语歌曲潮汕引起的语言归属争议)(7)

《潮汕》电影MV剧照

1906年,孙中山来新加坡,设立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并开设中华公司作为革命机关。林受之在晚晴园的同盟会分会任要职,并兼任中华公司总经理。

林受之为帮助革命,总共捐出家财数十万,结果家产荡然无存,儿女沦为佣工。

辛亥革命成功,财政告急,各地对南京革命政府支持238万余元,泰国华侨郑智勇独力提供100万元,占支持总额40%。

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国初期潮汕著名的华侨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高绳芝坚决站在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一边,秘密参加同盟会,推翻清朝。在惠州起义一役,高绳芝秘密捐款2万银元作为军费。黄冈起义时,他又负责后勤工作。辛亥革命全面爆发后,潮汕地区积极响应革命,高绳芝为革命大局奔走,慷慨解囊10余万元银元以充军费。11月潮汕先后光复。1911年11月13日,即是汕头光复后的第3天,高绳芝被推举为汕头民政长,为了地方安宁,一向无心仕途的高绳芝不得不临危受命,出任“全潮民政财政长”。搁下繁忙商务周旋于各军之中,在他的规劝下,部分军队退出汕头,才使汕头免成火并之地。

潮汕潮语歌曲十二首(潮语歌曲潮汕引起的语言归属争议)(8)

《潮汕》电影MV剧照

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任汕头华侨联合会会长、粤东造林的先驱归侨陈美堂先生在华侨中做组织联络工作,动员华侨为振兴中华贡献力量。

辛亥革命唤醒了海外华侨的中华民族意识,推动他们更加紧密地与祖国家乡交往交流,更加主动深入地参与民族独立和复兴的伟业,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辛亥革命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潮汕潮语歌曲十二首(潮语歌曲潮汕引起的语言归属争议)(9)

《潮汕》电影MV剧照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香港潮州商会同仁莫不义愤填膺。他们立即投日救亡工作,动员、组织香港潮商积极参加抗日工作。抗战全面爆发,积极募集钱物支援淞沪抗战的十九路军和坚守吴淞口抗日的翁照垣将军。与此同时,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潮籍华侨于当年8月15日成立南洋筹赈总会和抗日救国会,各工会、社团、各宗乡会馆响应筹赈总会的号召,积极参加抵制日货、筹赈和抗日宣传活动。

1937年,陈慈黉孙子陈守明从香港黉利栈划拨1000吨大米支援祖国抗日,1939年他又捐国币85万元,1940年他又出资在重庆组织华西垦殖公司,以便筹集抗日战区物资供应。除了个人捐献救国巨款,他还出资派遣泰文和中文报记者赴中国战地,真实报道抗战情况,广为宣传。另一位在南洋从事新闻、教育工作的华侨庄世平,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他把侨胞们的馈赠和捐献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国内各地的抗日军民,特别是抗日坚决而又物资非常缺乏的八路军、新四军、东江纵队等人民武装。 在泰国,时任泰国中华总商会主席的蚁光炎与侨领陈景川、副主席廖公圃、郑子彬一道,积极推销抗日救国公债和进行募捐活动,先后共筹集600多万元。还多次汇款到香港华北银行,由宋庆龄、廖承志转交八路军、新四军及各抗日武装,支援祖国抗战。华侨陈子谷以叶挺军长秘书的名义到国外华侨中募捐,辗转泰国,捐得棉衣及6万元国币,连同自己分得的家中部分遗产20万元国币,一起汇到桂林八路军办事处,解决新四军2个月的经费。回国后又赴皖南新四军部队参加抗日。

潮汕潮语歌曲十二首(潮语歌曲潮汕引起的语言归属争议)(10)

《潮汕》电影MV剧照

还有许多爱国华侨归国奔赴前线,参加抗日队伍。旅居马来亚的侨领黄子松成立了“黄子松机工回国服务团”,到中国担负战时运输工作。后来日军侵占马来亚,黄子松被捕就义。揭阳籍郑植之兄弟在香港设立捷和制造厂,专门生产军用器材及铸钢等。香港沦陷后,捷和几家工厂均被日军“接管充公”。郑氏兄弟立即从广州抢运出部分设备,远赴广西柳州设厂。不久柳州沦陷,他们又将工厂迁往贵州,后再迁往重庆,为抗日部队生产军需品。马士纯、黄声等爱国华侨还回潮汕参加抗日。

蚁光炎是海外侨领中,第一个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因积极从事抗日活动,触怒了日伪政权,1939年11月21日晚,蚁光炎在曼谷耀华力路被刺杀,时年60岁。1939年底,在重庆出版的《华侨先锋》一卷十六期中曾披露:蚁光炎先生对祖国抗日异常尽力。抗战开始后,他领导暹罗侨胞献纳捐款总计六百万元以上,加上推销救国公债和捐献大批抗日物资,数量更为庞大。

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发动了内战,把中国拖入了战争。在此期间,许多潮汕海外侨胞热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在居住地通过办报等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不少爱国侨领和热心人士,募集款物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有大批海外潮籍爱国人士和热血青年,毅然回国参加解放战争。

潮汕潮语歌曲十二首(潮语歌曲潮汕引起的语言归属争议)(11)

《潮汕》电影MV剧照

蚁美厚,抗战胜利后当选为暹罗华侨各界建国救乡联合总会会长,为救济祖国灾民、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作出了贡献。1946年冬,中国民主同盟泰国支部成立,他任支部委员,并任其机关报《曼谷商报》董事长。1949年10月1日,以爱国侨领身份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后任全国侨联副主席。

庄世平是金融家,爱国典范,杰出侨领,他为中国的抗战,为新中国的建设,为汕头特区的建立,竭尽全力。被誉为“红色资本家”。

明清之后潮人大量移居东南亚,近几十年来又分散到世界各地,潮汕侨胞不论旅居何方,都遵循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形成强烈的根源意识,略有所蓄,就及时把“血汗钱”寄回家乡,恪尽赡养父母妻儿的义务。当时金融、邮政、电信机构尚未建立,海外侨胞只能通过“水客”、批局等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将汇款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寄回国内、这种特殊的凭证,就叫潮汕侨批,其基本特征为“银信合一”。简单地说,潮汕人称华侨寄来的钱款书信叫“侨批”、如今包括潮汕侨批在内的“侨批档案”已成功地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和《世界记忆亚太地区遗产名录》,并正在申报为世界记忆遗产。

潮汕潮语歌曲十二首(潮语歌曲潮汕引起的语言归属争议)(12)

《潮汕》电影MV剧照

与此同时,潮汕华侨还把来之不易的“血汗钱”捐资于各项公益事业,并投资于多种商贸、实业,拥护祖国的改革开放。

潮汕潮语歌曲十二首(潮语歌曲潮汕引起的语言归属争议)(13)

《潮汕》电影MV剧照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潮汕三市接受潮籍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捐赠合计人民币88.18亿元,其中相当部分是捐资建设潮汕文化载体。由潮籍侨胞捐资新建、扩建和助建的大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近4000所。李嘉诚把办好汕头大学当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至今为汕大捐助31亿港元。香港实业家林百欣捐资3亿多元兴建了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等一大批社会公益事业。谢慧如、陈伟南、谢易初家族、陈弼臣家族以及陈世贤、林世铿、吴清亮等名人都为家乡建设捐了巨资。

迄今为止,李嘉诚通过他的基金会教育、医疗、文化及公益项目的捐款107亿港元。林百欣在祖国各地包括香港和潮汕地区捐款救灾、兴办各种公益福利事业总计超过7亿元,荣获“中国最具影响百名慈善人物”称号。

潮汕潮语歌曲十二首(潮语歌曲潮汕引起的语言归属争议)(14)

《潮汕》电影MV剧照

据了解,海外潮人与当地人民和睦相处,促进了所在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又把潮汕优秀历史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特别是潮汕方言与普通话、潮剧艺术欣赏、潮菜、潮汕侨批、潮汕民俗、潮汕工艺美术等的传播更为突出。由马来西亚第二代华裔陈再藩,著名歌乐教育家、作曲家陈徽祟于1988年共同创作的二十四节令鼓是在潮州大锣鼓基础上发展起来。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令为创意,结合南方广东狮鼓和传统书法艺术的特点,诠释传统文化,是对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创造,鼓声一响,就像一种来自中国古老文化的呼唤,令海外华人共鸣。现已成为亚洲华人世界许多大型节庆、宴会的重要表演。2005年9月12日,“二十四节令鼓”首次在中国炎帝祭祖大典上擂响。二十四节令鼓成为马来西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两个由华族创作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潮汕潮语歌曲十二首(潮语歌曲潮汕引起的语言归属争议)(15)

《潮汕》电影MV剧照

潮汕华侨对革命和建设的贡献很大,为了进一步调动华侨爱国爱乡的积极性,必须继续完善华侨政策,特别是做好华侨的第三、四代人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