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人谈“所有制问题”,但是感觉语焉不详,而且没有提到重点,我觉得有补充的必要,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所有制关系的定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所有制关系的定义(也谈所有制的问题)

所有制关系的定义

最近看到有人谈“所有制问题”,但是感觉语焉不详,而且没有提到重点,我觉得有补充的必要。

1所有制和阶级斗争

所有制是什么?其实就是对生产资料占有的制度。而谁拥有生产资料,那么谁就是这个社会的主人,谁就拥有对劳动的领导权,谁就拥有对消费品的分配权,谁就是这个社会的统治阶级,而对被统治阶级——丧失了对生产资料占有的阶级生杀予夺的权力。

而正是因为占有生产资料的不同,所以,占有者和丧失生产资料的两大人群作为两大阶级进行斗争,形成了我们熟知的阶级斗争。

因此,阶级的斗争,首先是经济的斗争,是基于生产资料占有与否的斗争。

当然,不是说谈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有阶级斗争,比如原始社会就不存在阶级斗争,但是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问题,即对社会的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的问题,不过是公共占有而已。

但是,进入阶级社会,进入了私有制的社会之后,所有制的问题就是阶级问题,就是阶级斗争的问题了,这是不能回避的。也无需回避。

毕竟,现实是不能否定的。

2所有制和无产阶级专政

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资产阶级并不忌讳谈这个问题,比如工人的罢工等等,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你说没有阶级斗争,这是谁也不会信的。

但是,这不是所有制的重点,因为,对于无产阶级来说,阶级斗争虽然重要,但是却不是目标,不能是全部问题。马克思早就说过,阶级斗争不是他的发明,他的理论贡献是无产阶级专政,也就是说这个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当然,无产阶级专政是阶级斗争的内容,是一部分。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阶级斗争的形式。这也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对于无产阶级来说,或者说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不能把理论的重点放在阶级斗争上,这是当年的资产阶级理论家的重点,而马克思主义者的重点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

所以,那些大谈什么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的人,都是在回避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都是在把马克思的理论高度拉低到资产阶级的理论斗争水平。用列宁的话说就是资产阶级只需你斗争,但是不许你胜利!

而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斗争的胜利!

同样,回避无产阶级专政来谈所有制问题,这就是空洞的谈了,因此,也是错误的。

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所有制,和资产阶级专政下的所有制问题当然不同。比如国有企业,混合企业,混合所有制,个体户等小资产阶级等等就完全不同。而这些在西方的资产阶级国家也依然存在。这些在不同的专政下,色彩,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3国家制度

所有制是决定国家制度的,决定什么制度呢?就是谁掌握生产资料,谁成为这个社会的主人,谁掌握政权的问题。

从无产阶级专政角度来说,就要大张旗鼓地发展公有制,宣传公有制,歌颂公有制,积极地与私有制进行经济范畴的竞争,打败他,直到消灭他!这是基本的态度。

必须鲜明!

4运行机制

所有制决定运行机制,其实就是政体问题,即统治阶级采取什么形式进行社会统治的问题。资产阶级一般采取三权分立的议会制。而无产阶级就只能采取以巴黎公社为根本特点的制度。当然,后来各个国家不同,会有所变化,比如苏联就是苏维埃,我国是人民代表大会。

统治阶级不同,占有生产资料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的统治形式是不可能一样的。巴黎公社的组织形式的根本点就是利益的一致性,而这只能是公有制的结果,资产阶级,特别是成熟的资产阶级是无法使用的。就是当年的希特勒,也不能做到这点。

当然,我们得看到,赫鲁晓夫上台,到戈尔巴乔夫将苏联搞垮,这段时间内,苏联内部的资产阶级首先是利用了苏维埃制度的,但是这种情况只能是小资产阶级,依托于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的硬壳下发展的结果,当他们自身的肌体成熟,苏维埃这个外壳就必须得抛弃了。

因此,无产阶级专政要高度注意,资产阶级的不成熟的幼虫寄生在巴黎公社体制内最后诞生资产阶级的恶果。

这是一个极为严峻的课题。

5微观的企业管理

所有制的问题绝不是空头理论,绝不是与现实无关,而是最直接的现实问题。比如企业的管理问题,就直接从这里引申出了。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四章末尾说:

——

一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庸俗的自由贸易论者用来判断资本和雇佣劳动的社会的那些观点、概念和标准就是从这个领域得出的,——就会看到,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象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

给私人打工的人,哪个人 不熟悉马克思这里说的场景呢?资本家的工厂绝对是,也只能是专制的,无论采取什么先进的管理思想,专制都是核心的思想,都是资本家万古不变的至上的管理教条!

他握有生产资料,他就是真正的商品交换者,工人只能按照他的意见,为他劳动,工人这里只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而不是工人自己的意志。工人在这里是没有意志的肉体的有意识的工具!

由于掌握生产资料,自然也就掌握消费资料,因而,你在下班时候的生活其实也是在资本家的掌握之中,是从属于资本家的。我们现在说不让老板24小时跟踪,老板让我们24小时手机开机,似乎老板侵犯了你的劳动时间,其实,老板从来都是占有你的,只不过下班后你以为的自由时间,老板以让你自由的方式占有,你不知道而已,你还是以为那是你的自己的时间呢。

比如,你下班后的补觉——经常加班的年轻人都有的经历——不过是为了新的工作准备而已。你的补觉不从属于资本家吗?

还有什么上班路上出了车祸,是否算工伤的问题,一直被纠缠,搞得不清楚。

其实,从被资本占有的角度讲,工人在家自己做饭手拉了个小口子,都该是工伤!资本家都得负责!

用马克思的话说,你做饭吃,不过是再给资本家的会干活的肉体工具添加养料,和老板的机器添加机油等等是一个道理。你说,你此时手拉一个口子,资本家该不该掏医药费呢?

6人际关系

所有制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是无所不在的,比如我们的人际关系,如果你的朋友占有了生产资料,那么他就是老板了。你们实际上就是为了争夺剩余价值的敌人了。

7生殖小孩

再比如生小孩。

当你丧失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口袋空空,除了不生育,不结婚外,你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吗?

8就业

马克思在其著作《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第二章中,讲到那里称作“初次概括无产阶级各种革命要求的笨拙公式”的“劳动权”时说道:“但是劳动权实际上是表示控制资本,而控制资本又是表示占有生产资料,使生产资料受联合的工人阶级支配,从而消灭雇佣劳动、资本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马克思这里谈的是什么呢?

当然是如何解决就业。

当我们一方面保留资本,一方面又要解决就业的时候,南辕北辙的典故就用得上了。这是无法完成的任务,是根本不能完成的任务。

要想解决就业,就得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控制,消灭资本。

要知道,通过保企业而保就业,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因为企业的目的是挣钱,而挣钱的方法之一就是裁员!就是制造失业!

9消灭私有制

因此,所有制的终极问题必然是消灭私有制的问题!如果不谈这点,你的所有制问题还谈个什么劲儿呢!

10和生产力的关系,当代科技

所有制的演变,最终是依靠先进的生产力,所有制不过是生产关系,其根本在生产力,在科技。而当今的科技水平已经到了消灭私有制的地步了:无人化劳动,让产品不在包含人的劳动,因而取消了价值的存在。只是这一条,就足以结束资本主义世界了。

而物联网、云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让劳动工具不再分属不同的人,从而消灭了商品交换的可能。

3D打印的技术的出现,让生产工具再次和劳动者结合,而这二者的分离是资本出现的基础。

因此,当今的所有制发展方向只能是共产主义的所有制,只能是消灭私人资本的所有制的方向。别无门路可选。

11理论斗争,马克思主义是最先进的理论

所有制的问题,必然导致的阶级斗争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内容,是真正的科学的理论。那些抹杀这些的人的观点,据我观察,在今天我国其理论越来越没有影响力了。他们在国内治理上,只强调市场,根本不敢谈计划,更不敢提公有制。这些人对外是崇美,哈日的。只能是做汉奸的材料。自然也是否定爱国主义的,宣扬个人主义等等。他们除了这些破烂货,已经完全丧失了理论创新的能力。这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只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引领世界,是必然胜利的理论!

12所有制问题理论本身的意义

恩格斯我记得曾经告诫我们,要始终牢记所有制的问题。这是你死我活的问题,任何抹杀这个话题的人,都是无产阶级的对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