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晚,《占位子》给晶姐留下深刻印象,在断了几年看春晚之后,又燃起了兴趣,沈腾、玛丽、艾伦三位家长各有特点,因为是父母总是想给孩子最好的,哪怕就连教室上课的座位,也要抢到“C位”,正如沈腾所说:“现在在班里的位置就决定了将来在社会上的位置。”

在爆笑之余,意外的把社会现实问题提出来,让小品有了一个深度。

早些年小品宋丹丹和赵本山白云黑土,亲切的东北话,让人倍感亲切,笑点不断,两人办成老头老太太也很传神,尤其小品里的经典台词,

我白云,我黑土,我七十一,我七十五,这是我老公,这是我老母。

《卖拐》也是很经典,小品搞笑点很多,台词动作衔接到位,社会深度也够,很容易就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当年的春晚经典小品(印象中最深的春晚小品)(1)

父母那辈儿,特别喜欢95年的小品赵丽蓉《如此包装》,虽然她不在了,但是那个活泼可爱的老奶奶。在小品舞台上,她是主角,能说会唱,带来不少笑点。

当年的春晚经典小品(印象中最深的春晚小品)(2)

那一代人必看陈佩斯,春晚第一代小品之王,曾经的陈佩斯、朱时茂组合,两人搭档一度被誉为小品界的佳话。《主角与配角》、《警察与督察》等都收获了一致好评,尤其是《警察与督察》真的是太传神幽默了。

一代人一代人的审美水平不同,对小品的喜爱程度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小品这种艺术呈现,能够吸睛真的是需要扎实的内功。

01为何越来越难坐下来看春晚?

当年的春晚经典小品(印象中最深的春晚小品)(3)

父母、爷爷奶奶那辈儿看电视真的跟过年一样,省吃俭用买了台电视机,一家人围在一起看电视,一起看看外面的世界。

后来电视剧变得普遍了,数字化大屏幕,越来越炫了,现在网络发达,手机也可以看,投屏看,什么方式都有,看得种类也多了,有的人喜欢看电影、有的人喜欢追剧,有的人喜欢综艺,种类多了,聚焦也变得越来越难。

这样是为何2020年的春晚,就连主持人都大换血,参与演出的演员,也多元化了,粉丝经济、流量时代,因为选择太多了,大家看到的东西多了,挑剔的眼光也多了起来。

所以能够坐下来看春晚,不如说是春节的仪式感,能够陪伴家人的一种方式,至于节目好看与否,看了那么多年电视,自己生活的大环境、自己的喜好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一部作品的感觉。

02春晚小品能让人发笑越来越少

春晚小品其实往年作品很多,为何只是昙花一现的感觉?不似前10年的时间?春晚小品针对观众口味,更多是春节年味的倾向,适合一家人看的小品。

随着品味和笑点提升,春晚小品越来越难令人发笑了,难怪宋丹丹即便回到春晚的舞台上,也只是最后一次出场。

60岁的宋丹丹面对镜头十分坦然地说到:我也到了该观风景不再弄潮儿的年龄了,我会把95%的时间,留给我的家人、我的孩子、先生、老人。

看春晚似乎是一个时代人们的一种喜好,当越来越多的搞笑元素融入,多种多样的娱乐形式,如何让大家经久不衰的流传下去,还真是一件挺难的事情。

宋丹丹深深体会到小品的欢乐,对于演绎者来说,是时机拿捏、包袱抖出刚刚好,让别人发笑,但是这是一件挺有难度的事件。

虽然有难度,但是能够看到小品艺术家们的努力,2020年的春晚也是涌现了很多优秀作品。


结语

春晚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每一个人都有不同感觉,以上只是晶姐个人的一些观点。时代在变,春晚的元素也在变,不变的一直为合家欢的主旨。

那些年春晚落幕的歌就是一曲《难忘今宵》,岁月更迭,那些情谊会印刻的在记忆里,而那春晚上精彩时刻,让我们在一年一年中收获美满、幸福、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