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①,美目盼兮②,素以为绚兮③’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④。”曰:“礼后乎⑤?”子曰:“起⑥予者商⑦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原文通释]

子夏问道:“‘带酒窝的笑容真好看啊,亮晶晶的眼睛在顾盼啊,粉白的脸庞妆扮得真灿烂啊’说的是什么啊?”孔子说:“彩绣产生后才比出了素雅。”子夏说:“礼仪是后产生的吧?”孔子说:“启发我的是你卜商啊!现在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啊。”

论语八佾注释及翻译(论语八佾巧笑倩兮)(1)

[注释]

①巧笑倩兮:带酒窝的笑容真好看啊。这首诗见于《诗经·卫风·硕人》。巧笑,美好的笑容。倩,美好。兮,语气助词,啊。

②美目盼兮:亮晶晶的眼睛在顾盼啊。盼,眼睛黑白分明地闪动。

③素以为绚兮:素淡的染成绚丽的。意思是“粉白的脸庞妆扮得真灿烂啊”。素,没有染色的丝绸。绚,染色的绚丽丝绸。

④绘事后素:彩绣产生后才比出了素雅。绘,彩绣。

⑤礼后乎:礼仪是后产生的吧。

⑥起:引起,启发。

⑦商:卜商,即子夏。

[解读与点评]

在处理本章时,我对《诗经》的解释采取了在“信”基础上做到“达”,又进一步做了推敲达到“雅”。

有了彩绸,才比较出了素绸,所以“绘事后素”。礼仪制度是后产生的,它是丰富多彩的。相对朴素的质地——“素以为绚”才使它具有了生命力。

子夏从孔子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

这里的礼是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是指实行礼的内心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原来丰富多采的 “礼”,源于素雅的“仁”。

本章有成语“绘事后素”。

文/陈广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