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天津的业余曲艺演出出现了活报剧、天津快板、锣鼓说唱等新的表演形式。在天津市职工业余文艺汇演中,恒源纱厂工人王家骏吸收传统曲艺“大数子”的特点,以天津方言口语音调,自编自演了富有“流口辙”民谣顺口溜特色的节目《夜战海河》,一炮打响,被称为“天津快板创始人”。
王家骏成名后创作了许多天津快板,唱词逐渐趋向叙事性,注重民间口语中语气词的使用,他与么向正合作的一段《革新家萧德训》,可以看出天津快板的艺术特点:“在津南制革厂,属河北区领导,有一位天津市的特等劳模他本姓萧。他今年才二十九哇!都管他叫老萧。老萧老萧他其实并不老,他名叫萧德训,文化并不高,蔫蔫巴巴,老实八脚。别看他人蔫呐,革新可有一套……”
天津快板演员刘德印
王家骏创作表演的天津快板,大量运用了天津方言,比如噻、白话、搭咯、对付……,对天津方言的流传起到了积极作用。“噻”在天津话中是吃的意思,王家骏、周连群创作的《说储蓄》:“都睡觉钻被窝了,还胡吃海噻。”“白话”的意思是胡说八道,唠唠叨叨,陈鹤禄、王家骏创作的《做棉袄》:“二哥这句话,可说恼了张秀娥:你别净听别人的,他们都瞎白话。”“搭咯”意思是介绍、联系、聊天,陈鹤禄、王家骏创作的《做棉袄》:“就说有一天吧,两口子闲搭咯。”“对付”在普通话中是应付、将就的意思,天津人用对付更丰富,周连群、王家骏创作的《竞赛小曲》:“她还给我对付二两,还买俩大松花。”
从历史发展来看,天津快板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可以说有两个源头,一是从天津传统民歌小调发展而来的天津时调,二是由靠山调发展而来的“数子”。
天津快板演出
天津传统民歌小调历来丰富多彩,清乾隆年间天津民歌结集为《霓裳续谱》,清末天津开埠通商,人口骤增,各地民歌小调传入津门,例如河北民歌《小白菜》《画扇面》,西北民歌《走西口》《绣荷包》,江南民歌《茉莉花》《采茶》,流传过程中逐渐与天津语言韵调、地方民风民俗、民间音乐风格融汇,带上了浓重的“津味”,逐渐形成时调小曲,在绱鞋工、泥瓦工、搬运工、剃头匠、人力车夫中流行。歌词可随时自编自演,直抒胸臆,后被说唱艺人吸收,民国初年开始在茶园演唱,形成了天津特有的曲艺品种“天津时调”,代表人物是王毓宝,以她嘹亮的嗓音把这一艺术形式推向了峰巅。
另一路,是由靠山调发展而来的“数子”,也是用天津方言半说半唱,节奏铿锵流畅。天津快板伴奏乐器主要有大三弦、扬琴、琵琶、中阮、节子板,曲调以地方小调《锯大缸》为主,随说唱变奏,场面热烈,表演者表情夸张,身段简洁,在群众业余文艺活动中风靡一时。
天津快板演员刘德印
从内容上来讲,天津快板依托于天津人喜爱自编自说的“流口辙”顺口溜。天津的语言语调独特,语汇丰富,诙谐幽默,有大量俗语、成语、俚谚、俏皮话,合辙押韵,例如上年纪的人感叹自己“人老衣裳破,说话就出错”,除夕夜孩子打灯笼招呼伙伴“有打的灯笼快出来,没有打的灯笼抱小孩”,再有“河水绕城流,天津不住楼,富贵无三代,清官不到头”,“大年初一别作揖,一碰碰见法兰西,洋钱罚了两块一,你说点儿低不点儿低”,“五色旗没有边儿,大总统闹几天儿”,“青果糕,玻璃粉,架起大炮打日本”,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流口辙”在不断丰富、补充中形成了较完整的民谣、民谚,被天津快板借鉴过来,创作手法也逐渐成熟,纯正天津口音的表演,更把天津人的幽默逗哏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王家骏之后,天津针织厂的工人艺术家刘德印成为天津快板的扛鼎人物。
可惜的是天津快板后继乏人,90年代以后,只有天津茶馆里一段佟有为、马树春的返场小段《黛玉走四方》,音乐人王宝创作的《让天津亮起来》,另外最出名的就是某年春晚冯巩郭冬临的小品里唱的“狗不理包子”,延续了天津快板的生命,给天津人留下了一点念想。(文:何玉新)
郭冬临 冯巩
佟有为 马树春
王宝和正午阳光乐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