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古人类(卡萨布兰卡先民从海上来)(1)

这是我第二次踏上非洲的土地,第一次是去埃及,虽然摩洛哥和埃及地理上都位于非洲,但也是这两个国家令我修正了对“中东”这一范畴的理解。是的,地图上大片广袤的干燥地区,由于阿拉伯世界历史文化的原因,它们一般都被视为属于中东国家。

两国同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世俗化程度非常高,所以对我们这些非穆斯林女性游客来说,是非常包容和友好的。

哈桑二世清真寺(Hassan II Mosque)位于卡萨布兰卡市区西北部,坐落在伊斯兰世界最西端。1987年8月动工修建,耗资5亿多美元,其中三分之一面积建在大西洋搭起的支架上,如同漂于海中,信徒们其实是在海上祈祷,以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伊比利亚岛的海上来。

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其中主殿2.5万人,是摩洛哥第一大清真寺,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的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它的宣礼塔世界最高,高达210米;顶端有镭射装置,激光束直射向圣地麦加。摩洛哥清真寺宣礼塔的外观造型和传统伊斯兰世界的圆柱体不同,呈四方体高塔,看起来和中国新疆的清真寺很类似。

斯里兰卡古人类(卡萨布兰卡先民从海上来)(2)

我们随向导步出台阶,从一扇大门进入主殿内。清真寺的外墙主要用白色花岗岩,嵌以马赛克浅绿色花纹的Zellige仿古瓷砖,饰以金属光泽的马蹄形铜(钛合金)拱门,在以土黄色为主色调的干燥地带,的确是建筑群里的一股清流,令人赏心悦目。

短暂适应内部光线后,主殿的富丽堂皇程度教人乍舌,天花地毯窗棂细节繁复精致,自然光从门外透射,与头顶的意大利水晶灯交相营造震慑神圣的气氛,使得我们频频脱离导览队伍,自顾拍照不及。而且,这座清真寺除了注重古老的摩洛哥传统元素外,也加入了非常现代的设计,比如主殿屋顶可以遥控开启闭合。大理石地面可以常年供暖,冬季地板自动加热;夏季室内温度过高时,屋顶可在5分钟内打开散热。皇室正门重35吨,用密码开启。

斯里兰卡古人类(卡萨布兰卡先民从海上来)(3)

主殿留给男人,夹层属于女人。部分地板为玻璃制作,可以透过看到地下层的净手洗脸区。穆斯林在礼拜之前都要先行净礼。再往下一层,则是沐浴室。清真寺内还设有会议和演讲厅、博物馆、古兰经学院,在广场的另一侧。这里的图书馆是世界上最大的伊斯兰图书馆,图书馆里珍藏有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赠给哈桑二世清真寺的一本1000多年的《古兰经》真本。

哈桑二世如此讲述自己的愿望:“I wish Casablanca to be endowed with a large, fine building of which it can be proud until the end of time ... I want to build this mosque on the water, because God's throne is on the water. Therefore, the faithful who go there to pray, to praise the creator on firm soil, can contemplate God's sky and ocean.”

斯里兰卡古人类(卡萨布兰卡先民从海上来)(4)

哈桑二世国王的心愿在1993年实现。这座穆罕默德生辰的献礼之作,融合了伊斯兰建筑和摩洛哥元素,体现了摩尔风格,甚至还延续了其他摩洛哥建筑的身影,如在拉巴特的未完成清真寺,和马拉喀什的库图比亚清真寺。摩洛哥王室可以在看得见大西洋玻璃地板上进行礼拜,身下即波涛汹涌的壮观海面,有时是璀璨的星空。

这几乎就是摩洛哥全境唯一允许非穆斯林参观的清真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