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1)

紫苏,又名苏、白苏、荏子、赤苏、红苏)等,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

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2)

紫苏具有特异芳香,茎直立断面四棱,株高50~200厘米,多分枝,密生细柔毛,绿色或紫色。

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3)

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4)

紫苏叶对生,叶片宽卵形或圆卵形,长7~21厘米,宽4.5~16厘米,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先端渐尖或尾状尖,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紫色,或面青背紫,或两面绿色,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脉上被贴生柔毛;叶辆叶柄长3~5厘米,密被长柔毛。

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5)

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6)

紫苏轮伞花序2花,组成项生和腋生的假总状花序;每花有1苞片,苞片卵圆形,先端渐尖;花萼钟状,2唇形,具5裂,下部被长柔毛,果时等膨大和加长,内面喉部具疏柔毛;花冠紫红色成粉红色至白色,2唇形,上唇微凹,2强;子房4裂,柱头2裂。

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7)

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8)

小坚果卵球形或球形,灰白色、灰褐色至深褐色。

紫苏在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可于3月末至4月初露地播种,也可育苗移栽,6~9月可陆续采收,保护地9月至翌年2月均可播种或育苗栽种,11月至次年6月收获。

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9)

紫苏种子属深休眠类型,采种后4~5个月才能逐步完全发芽,如果要进行反季节生长,进行低温及赤霉素和新高脂膜处理均能有效地打破休眠,将刚采收的种子用100微升/升赤霉素处理并置于低温3℃及光照条件下5~10天,后置于15~20℃光照条件下催芽12天,种子发芽可达80%以上。

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10)

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11)

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12)

紫苏在江南地区育苗以3月中旬用小拱棚播种育苗的方法最佳。每公顷用种量3千克。按种植面积的8%~10%准备苗床,苗床播种量为10~14克/平方米。播前苗床要浇足底水,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盖一层见不到种子颗粒的薄土,再均匀撒些稻草,覆盖地膜,然后加小拱棚,以保温保湿,经7~10天即发芽出苗。注意及时揭除地膜,及时间苗,一般间苗3次,以达到不拥挤为标准,苗距约3厘米见方。为防止秧苗疯长成高脚苗,应注意及时通风、透气。进入4月份即可揭除小棚薄膜,促使植株粗壮,增强定植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13)

紫苏在定植前10~15天土壤进行深耕晒垡,整地做成1.2米毛垄,净垄面0.9米,要求垄面平整。定植一般在4月中旬,秧苗有2~3对其叶时进行。每垄定植6行,株行距均为0.15米。

土壤在生产期间看长势及时追施尿素7~8次。在整个生长期,要求土壤保持湿润,利于植株快速生长。定植后20~25天要摘除初茬叶,第四节以下的老叶要完全摘除。第五节以上达到12厘米宽的叶片摘下腌制。有效节位一般可达20~23节,可采摘达出口标准的叶40~46张。紫苏分枝力强。对所生分枝应及时摘除。

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14)

紫苏在管理上,要特别注意及时打杈。由于紫苏的分枝力强,如果不摘除分杈枝,既消耗了养分,拖延了正品叶的生长,又减少了叶片总量而减产。打杈可与摘叶采收同时进行。对不留种田块的紫苏,可在9月初植株开始生长花序前,留3对叶进行打杈摘心,此3对叶片也能达到成品叶的标准。

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15)

紫苏在我国种植应用约有近200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 (苏叶)、梗 (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近些年来,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倍受世界关注的多用途植物,经济价值很高。

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16)

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17)

紫苏以茎、叶及子实入药。紫苏属于综合交叉商品,既可药用,是临床常用药,又能食用。入药形式以茎称紫梗,叶又称苏叶。

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18)

紫苏叶药用形态,叶片多皱缩卷曲、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长4~11cm,宽2.5~9cm。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叶柄长2~7cm,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带嫩枝者,枝的直径2~5mm,紫绿色,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均以叶完整,色紫、香气浓者为佳。

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19)

紫苏叶是温性还是凉性(紫苏叶为紫苏的叶)(20)

紫苏出自陶弘景: (紫苏)叶下紫色,而气甚香,其无紫色、不香、似茬者,名野苏,不任用。《本草图经》:紫苏,叶下紫色,而气甚香,夏采茎叶,秋采实。苏有数种,有水苏、白苏、鱼苏、山鱼苏,皆是荏类。白苏方茎圆叶,不紫,亦甚香,实亦入药。

紫苏适应性很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排水良好,沙质壤土、壤土、黏壤土,房前屋后、沟边地边,肥沃的土壤上均可栽培,生长良好。前茬作物以蔬菜为好。果树幼林下均能栽种。

看更多新奇动植物,关注奇文导航,我愿为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