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人多数称自己为“余”、“吾”、“俺”,那么“我”字为何几乎没有出现过呢?

汉语中使用最普遍的第一人称“我”,是我们最先了解的一个字,也是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字,在日常交谈中“我”的重复出现率甚至在80%左右。可是,其实“我”字的出身可以彻头彻尾的颠覆各位的观念,它是一个“熟悉的陌生字”。

轻兵器新词(天天都在用我这个字)(1)

从《说文解字》我们会发现:“我,古杀字。”这就说明, 在古代,“我”就是用来在战场拼杀的(其实现在讲这个字的来源很有意思,时刻都仿佛是在说人们自己一样)。我,是指商朝至战国时的一种砍杀型冷兵器,于秦朝以后渐渐不再流行。

轻兵器新词(天天都在用我这个字)(2)

甲骨文“我”

轻兵器新词(天天都在用我这个字)(3)

轻兵器新词(天天都在用我这个字)(4)

而且,在早期的甲骨文中“我”字很像一种有许多利齿的武器,它其实是“戎”的变形字,类似的字还有“战”、“戟”、“戣”这些打打杀杀的字都和“我”长得很像,用现在的话来说当时的“我”就是“无人可敌的威猛战器”。

轻兵器新词(天天都在用我这个字)(5)

兵器“我”

在古代“我”是兵器的时候,人们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是“朕”、“寡人”、“不才”、“不佞”、“小人”、“贱民”以及“余”、“吾”等等,当然使用最多的还是“余”“吾”二字。那时候“朕”、“寡人”还都不是皇帝的专用词。

轻兵器新词(天天都在用我这个字)(6)

兵器“我

后来“我”字又逐渐演化成“手”与“戈”的合字,意思就是“以手持戈”。

轻兵器新词(天天都在用我这个字)(7)

春秋战国乃至商周时期,那时候各个部落或诸侯之间,为了地盘利益和权欲等经常打仗,于是各种出冷兵器被派上了用场。据说在这些兵器之中就有“我“。

轻兵器新词(天天都在用我这个字)(8)

这些权贵会用“我”方士兵来称呼自己的阵营,所以“我”字变成了一个会意字,凡持戈之人,皆归属我方,意思是像“我”这种兵器一样勇猛的人,由此便慢慢引申出自我的意思,一直沿用至今再没变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