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牵动人心,

在这场战“疫”中,我们绝不言弃。

不少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最终战胜病魔。

治愈出院后,他们说出了自己的经历。

治愈者们的故事像阴霾中的灯火,

给更多人带来抗击疫情的信心。

01 康复者丨张敏

每天打各种针,我已经没有发热的症状,

感觉身体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1月28日,家住武汉市硚口区的张敏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当天入院治疗,现在已经成功治愈。还有2天,医生要求的回家居家隔离的期限就要到了。

这段日子,张敏写下了一系列的康复日记,记录了自己从发病到治愈的全过程。

1月19号晚上7点,张敏下班回家的途中,发现自己有点发热和头晕的症状,立即前往同济医院检查,结果显示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此后,他就一直进行居家隔离。1月28号,张敏正式确诊,进入武汉金银潭医院进行治疗,一个星期后治愈出院,说到这段治疗经历,张敏表示:

患者治愈后的真实案例(5位患者记录从发病到治愈全过程)(1)

张敏:刚入院的时候,呼吸已经有些困难了,医生就安排吸氧,当天进行了抽血,包括对前面的CT和血样的结果进行了查看,从第二天开始进行输液,一天13瓶,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开始诊疗。

患者治愈后的真实案例(5位患者记录从发病到治愈全过程)(2)

这段时间,张敏分不同的时间段写了几篇日记,记录了自己从发病到治愈的全过程。

患者治愈后的真实案例(5位患者记录从发病到治愈全过程)(3)

1月17日—20日,萌芽于未知。从知道这个病,到自己得了这个病,现在不能回家,但自己并不害怕,很庆幸当时做了一个最重要的决定:自我隔离。”

患者治愈后的真实案例(5位患者记录从发病到治愈全过程)(4)

1月20日—22日,第一次复查。食欲不振,发热一阵一阵的,身体发虚,四肢无力,检测结果为疑似病例,心中仍然忐忑,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将走向何方。”

患者治愈后的真实案例(5位患者记录从发病到治愈全过程)(5)

1月23日—27日,第二次复查。做了第二个正确的决定,转投医院,尽快确诊。这是我过的最孤独的一个生日,无法与家人见面,在视频之后,偷偷的抹眼泪,现在做了测试,静待结果,只要命还在,以后还能过35岁、36岁……”

患者治愈后的真实案例(5位患者记录从发病到治愈全过程)(6)

1月28日—2月4日,确诊住院。五个人一间病房,我可能进了最好的病房,也可能进了最差的病房,每天打各种针,我已经没有发热的症状,感觉身体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四篇日记,记录了他四种不同的情绪,张敏说,工作本来就很忙,现在这一耽搁,很多工作都停滞了。此前,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的面对死亡,想到父母、妻子和两个孩子,心理压力就特别大,好在医护人员给了他很大信心。

张敏:医护人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医疗、生活以及心理上三个方面,同病房有个87岁的老人,挂了呼吸机,吃饭不方便,早上护士就耐心的给她喂稀饭、喂馒头,中午的时候换班的护士也接着喂,都特别负责,有这样的正能量鼓舞着我去战胜病魔。

患者治愈后的真实案例(5位患者记录从发病到治愈全过程)(7)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看到医护人员照顾和忙碌的身影,看到同病房的病人乐观的态度,看到家人期待的眼神,接到单位领导关心和鼓励的电话,这些都是他战胜病魔的力量!张敏表示,还有2天,就能够解除居家隔离,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想感谢武汉金银潭医院。

张敏:要去捐一点物资,特别感谢医护人员,他们有很多都是自从疫情发生以来,都没有回家,我做我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是我第一要做的,也是我一定要做的!

患者治愈后的真实案例(5位患者记录从发病到治愈全过程)(8)

02 康复者丨私企业主 杨轩新

“洗澡摔一跤,竟查出浙江首例确诊新冠肺炎”

直到转到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我才知道自己是浙江省首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说起确诊这个事,得从我摔断一根肋骨说起。

确诊之前

实话实说,今年提前从武汉回来,算是一种幸运。

5年前,我和爱人到武汉做老旧小区电梯加装生意。往年都是临近除夕才回温州,今年儿子大学里放假早,我和爱人决定提前回家过年。

1月3日,我们从武汉开车出发,直奔老家温州永嘉。路上好像有点受凉,总感到后背有冷风吹来,当时就以为是普通感冒呢。

第二天凌晨到了永嘉后,在县城卫生院打了两天点滴。结果,却不见好转,体温一度烧到39℃。

后来我洗澡时又摔了一跤,胸口这块特别疼。当时并不知道,是肺炎闷到出不了气才晕倒的。

就诊经历

我怀疑肋骨骨折了,就到温州市人民医院拍CT。结果不仅骨折,还查出肺里有阴影。

我有点纳闷:过去肺子没有什么毛病,哪来的阴影呢?难道是……医生听说我从武汉回来,赶紧给我做核酸测试,结果呈阳性。由于具有传染性,我爱人也被一起收治入院了。

患者治愈后的真实案例(5位患者记录从发病到治愈全过程)(9)

2月8日,杨轩新在温州第六人民医院抽血

1月17日,我俩都被转到六院。一开始我也不理解:在人民医院治得好好的,为什么突然转院?每天被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围着,看着就挺吓人。

与他们交谈中,我才知道自己是浙江省第一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这也是我们被转到六院的原因。

从17日转院到24日出院,治疗刚好一个星期。我和爱人每人一间病房,她在我隔壁。让我欣慰的是,爱人和我一起从武汉自驾回来,一起吃一起睡,但她的检测结果呈阴性。

更让自己安心的是,目前还没听说我传染了别人。

最难受的时候,我以为挺不过去了。现在我自己总结,能顺利康复可能得益于心态好。在医院,我俩自始至终照样吃、照样睡,没有成天去惦记。

也可能是我发病早,不知道疫情后来这么严重,心里没那么重的负担。

详细的治疗过程,我还真说不上来。只记得一边打吊针,一边吃中药西药,应该算是中西医结合。

印象最深的是每天都要吸氧。得了这个病会喘不过气。如果不吸氧,呼吸非常困难,胸口像压着一块大石头。

现在我每天关注疫情新闻,尤其是武汉的消息。那边的朋友听了我的治疗过程,有点羡慕。听他们说,武汉医疗资源还比较紧张。吸氧打吊针都要排队。

在武汉,我住归元寺附近,和华南海鲜市场隔着一条江,没去过那里,不知道怎么就被传染了。

出院之后

除夕那天,我出院了。医院让我回家继续隔离。出院前一天,武汉封城,浙江启动一级响应。很多人这时才开始重视疫情。

我让两个孩子到县城我哥家暂住,我和爱人回农村老家。

刚出院时,胸口有些压抑。居家这段日子,我每天躺在床上测五六次体温。镇上卫生部门和六院的医生,每天打电话询问我的恢复情况。

说来也好笑,有几天眼睛充血,我打电话给医生。医生说,“你手机看多了”。

我挺注意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在家没事干,我就从一楼爬到五楼,再从五楼走到一楼。

亲戚朋友免费送来饭菜,需要什么由村里负责购买。他们都知道我要补身体,经常捎些鸡鸭鱼鹅放在门口。

居家隔离满14天,2月8日,我去六院复诊,结果一切正常。

患者治愈后的真实案例(5位患者记录从发病到治愈全过程)(10)

2月8日,主治医生戴建义为杨轩新做检查

按说该解除隔离了,但农村人还是害怕,我懒得出去讨骂,干脆就安心待在家里。说实在的,眼下到处封闭管理,真想动弹哪也去不了。

在农村,有些事避免不了。我就知道有人说“得了病是心肠不好”“没治好找歪门路跑回来”……讲什么怪话的都有。

这些人说话也不过脑子,现在防控有多严,有病住院还能跑回来,那不是害人害己吗?

复诊那天,说好救护车早上8点来接,我6点就起床了,等到9点还没来。打电话一问,车被拦在5个卡口之外,协调不了。

我去村里开通行证,只好自己开车过去。好说歹说过了4个卡口,剩下最后一个关卡,说什么也不让走了。

实在没办法,我只得下车蹚过一条小溪,又走了十几分钟,才上了救护车。

你想想,如果没治好,政府能把我放出来?

武汉那面的生意,现在停业压力还能承受,当地的员工暂时上不了班。办公场所是我们一个股东的物业。我自己租住的房子,听说现在有政策,房租可以减免两个月。我准备跟房东联系,看看他什么意思。

如果疫情时间持续长,可能会考虑去其他地方发展。电梯生意哪都能做,靠的是质量和诚信。只是在武汉这几年,各方面关系处得比较顺畅了,到别的地方还要从头再来。(杨轩新为化名)

03 康复者丨武汉市个体户 刘新平

重症住院的312个小时

1月27日,是刘新平转到芜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的第4天。

插着吸氧管的他,躺在洁白的病床上,正百无聊赖数着输液管内的液体,一点点减少。

一滴,两滴,三滴……

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从疑似到确诊,从轻微咳嗽、头晕到心慌气短、重症,47岁的刘新平表现得一直都很平静

就诊经历

没有焦虑,也不惶恐,“就是有点无聊”。

“今天感觉怎么样?发不发热?呼吸顺畅吗?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听着主治医生杨江华熟悉的问话,刘新平挣扎着起来,扯着嗓子答道:“还是喘不过气。”说话间,又大力做了几个深呼吸。

这是杨江华今天第二次查房,听闻老刘仍是呼吸急促,他开始调整治疗方案。“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先测血压、血糖,如果还高就加大剂量,一定要降下去!至于抗生素,我们……”

一些医学专有名词,听得刘新平头昏脑涨。他平日里就在武汉市汉阳区的一个工地上经营小卖部,对病、药一窍不通。

在医院,多的时候老刘一天要输液5、6瓶,问及用的是什么药,他茫然不知。“医生说怎么治就怎么治,护士换啥药就用啥药,说了我也记不住。”老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添了句:“我相信他们呀。”

作为弋矶山医院的首例病人,且是重症,刘新平并不清楚自己的传染源。年前工地上没啥人,他也不怎么出门,咋就感染了呢?

“1月14号,我开始咳嗽、鼻塞,没啥力气,估计是着凉,就自己买点感冒药吃。”老刘介绍,刚一好转,他就把药停了,没几天,症状开始反复。“估计是17号我陪孩子去少年宫学书法时不小心感染了,那地方人多,又封闭。思来想去,只有这一种可能。”刘新平回忆。

春节临近,1月18日晚,思乡心切的老刘和家人自驾回安徽无为老家过年。当晚,烧到39度。去小区诊所吊了几瓶消炎药水,没作用。心一横,去医院!21日,在无为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处,戴口罩、量体温、照CT,一通操作下来,医生告诉刘新平:肺部可能有点问题,需要住院几天。

之后,老刘打了3天吊针,烧退了些,但仍止不住咳嗽。“那几天,妻子一直陪在我身边,也戴口罩。我们还商量出院后怎么过除夕,春节做啥菜。”直到医院确定其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马上转院,家人隔离。

当即,刘新平被送往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妻子和两个女儿则在无为党校隔离观察。万幸,家人身体状况良好,暂无症状,老刘情绪稳定,没啥负担。

“我一开始以为是感冒,没上心。后来医生说是疑似新冠肺炎,我想着疑似嘛,也没多大关系。反正都住院了,要是确诊就直接在医院治。”刘新平十分乐观。他坦言,医生给了他很大信心,医护人员无微不至地照顾让他觉得这个病没多大问题。

“他刚来时,胸闷、呼吸急促,被判定为重症。虽是我们院接收的第一例患者,但凭着多年经验,能不能治、怎么治我们心里都有本帐。”老刘的主治医生、弋矶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杨江华介绍,“一来我就告诉他,吃好喝好,增强抵抗力,没多大事。”

接下来,从两荤两素一鸡汤的“病号饭”,到医护人员24小时的监护;从顾及老刘有糖尿病不能吃水果,护士加热洗净了黄瓜让他补充维生素,到半夜监测到生命体征数据不太正常,马上展开检查救治,刘新平感到十分温暖。

“最近饮食在保证营养的同时,要清淡些,尽量少活动,卧床休息。”杨医生叮嘱。

“好的,听您的!”老刘一口答应,连着几天都没下病床。

“现在恢复期,你可以适当走走,活动下筋骨。”杨医生建议。

“您放心,我一定照做。”不一会儿,大家就隔着窗户见到了老刘弯腰踢腿的身影。

患者治愈后的真实案例(5位患者记录从发病到治愈全过程)(11)

照老刘的话说,他是把生命交给了杨医生,对他们全身心信任。同时,刘新平也为一线医护人员的付出动容:“他们都很辛苦,杨医生一天睡不够5小时。护士也是,她们轮班,我其实记不清名字,但每个人都很尽责。”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住院13天的老刘于2月2日上午治愈出院。他,也是芜湖首例新冠肺炎治愈出院患者。

出院后,仍在无为党校隔离观察的刘新平,如今身体状况良好,症状明显好转。(刘新平为化名)

04 康复者丨创业者 沈武富

“我是积极乐观的病患”

沈武富是汕头人,平常在北京工作。过年回家,本想着热热闹闹和家人团聚,但没想到一个诊断结果打乱了他的所有安排。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广东省首例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5天后的上午,“你可能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了。”沈武富接到汕头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随后他被送往医院就诊。

37.3℃!当体温量出来后,沈武富已经出现低烧症状,有点头晕。33年来没有发烧过的他,知道自己十有八九是“中招”了。等待结果的夜因为沉睡而并没有特别漫长,24日上午,检验结果就送到他的手上——核酸检测结果呈现阳性。

24日傍晚6点,沈武富被送到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隔离治疗。“是一个难忘的除夕夜。”正赶上跨年,沈武富在群上和大家拜年,并告知亲友病情,告诫大家要做好防控。

怎么被感染的?

沈武富说,1月13日,他从武汉前往南京拜访朋友,并与两位南京朋友共进午餐,之后其中一位朋友在南京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1月18日,他从武汉先回到广州,停留数日后,才购得动车票,返回汕头。

“当时我并不知道他感染了,我也是后来通过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才得知消息。”沈武富告诉记者,他一直都比较谨慎,回程路上戴着双层口罩,并且避免和别人交谈,减少与人接触。

事后,沈武富主动配合有关部门的防控和排查工作,如实交代了乘坐的每一趟公共交通工具的车次号和时间点。

就诊经历

被隔离后,沈武富在大约20平方米的病房里接受治疗。

隔离病区的医生护士全副武装,手套、鞋套、护目镜一应俱全,沈武富甚至不能分辨他们是否为同一人。

每天的早晨是从“取样”开启的。“除了常规的测血压、量体温,他们还会拿出一根约15厘米长的棉签,往我喉咙沾取分泌物,接着再拿另一根,重复一次,分成两份样本。接着会拿出圆柱体的透明小盒,让我‘深深地吐口痰’在里面。”沈武富每次咳痰的时候,眼睛都会湿润,“护士就会趁机提取两个眼球眼结膜上的分泌物。”

“我很乖,医生说什么我就做什么,心态很好。”从1月26日起,沈武富就退了烧。他还是坚持量体温,每隔一个小时测一次,通过传声器,给医生报告。他称自己是一位“超级积极乐观”的病号。

患者治愈后的真实案例(5位患者记录从发病到治愈全过程)(12)

每天早晨,沈武富都是从测体温开始一天的治疗。医护人员会为他量血压、取唾液和结膜分泌液等样本。医生总是很关心他的身体是否有副作用反应,也常常和他聊天,缓解他的紧张情绪。有一天,沈武富想吃个宵夜,护士深夜为他带来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丸米粉,这让沈武富非常感动。

患者治愈后的真实案例(5位患者记录从发病到治愈全过程)(13)

沈武富在治疗期间,没有输液,也不需打针,只是每日遵照医生嘱咐服药。“医生总是很关心我身体是否有副作用,我没有特别的感觉。”沈武富说。

康复心得

他称自己是一位“超级积极乐观”的病号。“我很乖、心态好,医生说什么我就做什么,潮汕人一直信奉‘爱拼才会赢’。”

患者治愈后的真实案例(5位患者记录从发病到治愈全过程)(14)

目前,沈武富已经康复出院。

05 自愈者丨武汉急诊科护士贾娜

居家隔离11天自愈

“我确诊那天是除夕,拿到转阴结果的这天刚好是立春。我相信,冬天一定会过去,春天也一定会到来。”贾娜带着厚厚的口罩,阳光洒在她的脸上。

患者治愈后的真实案例(5位患者记录从发病到治愈全过程)(15)

2月4日晚,24岁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贾娜在微博上发表长文,回顾自己11天内从发现感染,到居家隔离,最后依靠药物和自身免疫力成功痊愈的全过程。一夜间,她的这篇“自愈”日记引来了179万的粉丝,得到了超过25万的点赞。

贾娜的成功“自愈”,仿佛给压抑已久的网友带来了一丝微光,她的评论区沸腾了。“我把你的微博截图给患病的同事和朋友了,一下子又充满了希望。”一位网友说。

确诊之前

1月23日,由于同事被查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为了科室的安全,贾娜决定去拍个CT。当时的她,除了喉咙有隐约疼痛,身体并无其他不适。

“我当时去拍CT就是为了排除一下新冠肺炎,让自己和科室放心,继续回来工作。”而让她没想到的是,CT结果显示,她“肺部呈磨毛玻璃样,病毒性肺炎待排”。24日除夕凌晨,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出来,报告单上,新冠病毒两个加号。

防不胜防,她也“中枪”了。

确诊之后

“那天我彻夜未眠,一直在想我什么时候被感染的,是不是哪里防护不到位?我怕自己会死,怕极了。”

贾娜在急诊室的工作,是护理观察室里的患者。她回忆说,在留观输液的发热病人中,有不少是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她也许是在给病人扎针的时候,接触传染了。

“我始终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应该说这样被传染的概率微乎其微。但是这样的低概率被我碰上了,只能勇敢面对现实。”

除夕一早,贾娜拿着检查单去咨询医生,得到的结论是,病灶比较小,临床症状不明显,应该是轻症患者。鉴于目前医院的情况,医生建议她回家隔离吃药,避免交叉感染。临走前,医生特意嘱咐:“回家做‘三好学生’啊,吃好、睡好、心态好!”

傍晚,贾娜勉强打开手机,找到之前在外面玩得兴起时的视频,发布在了朋友圈。配文中,她写到,今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身边一直是关于这次病毒肺炎的消息,给你们发个视频调剂一下。

自愈经历

“我一个人在家不出门,不会传给别人,切断了传播途径。接下来,就是我和病毒的抗争了。”贾娜在微博中写到。

免疫系统正在和病毒打仗,没吃饱饭怎么行。在家隔离的日子,贾娜按时吃饭、规律作息、熬过鸡汤、鱼汤、排骨汤、小米粥、八宝粥……早上醒来喝热牛奶、吃鸡蛋,增强体内营养。她明白,这一仗的最大武器就是“自身的抵抗力”。

每天,同事们主动买来肉和菜放在贾娜家的门口。她的餐桌上,从来没缺席过蛋白质和新鲜蔬菜。

她也开始对家里进行全面的清洁和消毒。在微博上,她分享说,“我会用稀释的84拖地擦桌子,75%的酒精喷被子和衣服。每天都要做。每天开窗通风至少两次,每次半小时,注意保暖别受凉。天气好的话晒晒太阳。晚上洗热水澡,杀死身上携带的病毒。勤洗手,要用洗手液洗,你会七步洗手法吗?”

遵照医嘱,她开始服用医生开的口服药。有些药物会产生不舒服的反应,她就喝水、然后静心休息,大部分反应在一个小时后慢慢缓解。

与每位新冠病毒感染者一样,面对未知的结果,贾娜也经历了恐惧、难过、无助。除夕之夜,父亲给她发来一段抖音小视频,里面喊着“武汉加油”,告诉她说要注意防护。那时候,她的父母对她感染的事毫不知情。

为了不露馅,春节第一天,她依旧挨个给每个长辈打电话问候新年。她的症状也逐渐出现:身体酸痛无力、呕吐感强烈,口干舌燥。只要开一点窗,她就开始猛烈咳嗽。万幸的是,她始终没有发烧。

28日一早,贾娜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步行去医院复查CT和核酸检测。那天的人很多,她足足排了好几个多小时。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医护人员在被感染时一定会获得治疗上的方便,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武汉只有医院发热门诊才有权限开出对症的药,员工就医窗口和急诊对新冠肺炎药物的处方权都停止了。所以我也和普通门诊病人一样排队,没有人知道我是谁。”

在排队做检查的队伍中,有些人从凌晨3点就来了,有些人病情很严重,还有些人情绪急躁地在争吵。贾娜站在队伍里,心里一阵阵难受。

CT检查的结果让人很振奋,贾娜肺部的炎症消失了。尽管核酸检测还依旧是阳性,但她已经有足够的信心安慰自己:器官病变控制住了,其他的就慢慢来。就算是感冒还要7天的恢复期呢,更何况是一场肺炎?

她继续坚持早睡,补充营养,然后尝试看书、复习备考。她也在微博上关注一些病人的求助信息,力所能及地回答一些病友的提问。

2月4日,她再次去医院复查核酸,转阴了!

康复心得

“等待结果的那种感觉,就像是看高考成绩时的心情,有些不敢面对。这就意味着我真的自愈了。”

患者治愈后的真实案例(5位患者记录从发病到治愈全过程)(16)

这场看不到硝烟的战斗中,贾娜距离胜利越来越近。当晚,她在微博上把自己的经验总结如下:

“在怀疑自己是病毒携带者又不能确诊时,要注意隔离,保护别人也保护自己。要感知自己的身体变化,想想原因采取措施:胃不舒服是不是受凉了,喝点热水试试;头疼乏力是不是手机玩久了躺久了,不要疑病。新冠病毒对大多数平时体健无基础病的人来说没那么可怕。就算不幸染上,依靠自己强大的免疫力说不定没过几天就好了。但是我们不能传给别人,一定要做好隔离。”

“每个人的体质都是有自身的特殊性,我的经历只能给大家作为参考和借鉴,复制是绝对不行的。我发的微博,并不是让大家去模仿,而是鼓励大家要有信心。大家都会好起来的,只是我比他们先痊愈。我先好起来,再帮大家好起来。”

患者治愈后的真实案例(5位患者记录从发病到治愈全过程)(17)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那时候,武汉还是那个武汉,但中国人却连的更紧密了。”贾娜在微博的结尾写到。

医生寄语

北京医疗队北京世纪坛医院领队丁新民医生表示,在配合治疗过程中3 点很关键:

一定要吃东西;

好好休息,减少耗氧动作;

一定要有信心,相信医务人员。

积极这些治愈患者乐观的心态,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的信心,也为更多病患带来希望,他们的经验分享亦是治病良方。

文章来源:光明网综合自中国之声、湖北经视、平安汕头、澎湃新闻、北京日报都视频、新华每日电讯、人民网

责编:李莹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