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为什么会出现积贫积弱(宋朝为何积贫积弱)(1)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经济文明无比辉煌的大宋王朝,却也有个让人叹息的毛病:怂。

两宋三个世纪的风云变迁,北边的强敌一拨拨来,别管杀的多生灵涂炭,最后都是宋朝赔钱买和平。直到“买”到南宋末年,却是送钱给元朝求当孙子都不可得,活活迎来亡国厄运。其间各种丧权辱国的历史,也常叫人不堪直视:这大宋,怎么就这么积贫积弱呢?

不过,积贫积弱的宋朝,也不乏给力桥段,特别是北宋的一百六十七年里,面对各种强敌的嚣张挑衅,宋朝的君臣武将们,也曾冲天一怒,上演各种强硬表现。特别是下面这三桩硬气时刻,不但件件热血澎湃,更叫后世多少英雄志士仰慕不已,连呼身不能至。

当然,最重要的意义是:为什么不乏硬气时刻的宋朝,最后却越活越弱?看过这几桩硬气时刻的来龙去脉,这虐心话题,相信就不难懂。

硬气时刻1:向契丹铁骑亮肌肉

宋太祖赵匡胤开国时,五代遗留的群雄割据局面仍在。天下既然四分五裂,自然不能贸贸然同死敌辽国开战,于是宋太祖也只好憋下一口气,认真按照“先南后北”的战略平定天下。“赵匡胤不敢对辽开战”的论调,也被好些近代“专家”津津乐道,常用来狠踩宋朝。

宋朝为什么会出现积贫积弱(宋朝为何积贫积弱)(2)

但事实上,年轻时就亲眼目睹辽国入侵的赵匡胤,面对这个虐后唐灭后晋的凶残强敌,腰杆子却一直硬:你契丹铁骑很强?我大宋男儿肌肉亮起来!

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忍够了辽国侵扰的赵匡胤下令:驻扎在关南,雄州,霸州三地的部队全数出动,在宋辽边境上一顿耀武扬威。辽国结结实实吓了一跳:以前的中原皇帝,全都缩头不跟我们打,这位竟然主动找打?还是先瞧瞧吧。号称无敌的契丹铁骑,竟乖乖闭门不战,干看着宋军吆五喝六,半句话都不敢说。

不过,辽国也不是吓大的,在被赵匡胤的“肌肉”惊了几次了,辽国也想试试成色。四年以后,精心准备的六万辽军突然朝定州扑去,却在定州城下被三千宋军逮个正着,恶战从早晨打到傍晚,伤亡惨重的辽军乖乖退去,宋军“三千打六万”的光辉形象流传天下:契丹铁骑?一个宋军士兵,收拾你二十个铁骑!

宋朝为什么会出现积贫积弱(宋朝为何积贫积弱)(3)

吓了一跳的辽国呢?主动遣使向北宋通好,两家达成和平协议,不用如后世一样送“岁币”,就换得宋辽双方数年和平。赢得和平环境的北宋,这才放开手脚继续南下,完成一统南北的大业。是为赵匡胤执政年代,一桩强硬的外交妙笔。

但是,赵匡胤如此硬气,关键还因手握强兵。那时代的大宋禁军,在赵匡胤苦心打造下,战力早已是“用能东征西伐,显有丕动”,公认当时冠绝天下的强兵。可赵匡胤死后,这强大部队,却被弟弟宋太宗几次瞎指挥败光。然后禁军越发腐化,王安石变法前的北宋精锐部队,已到了“驰走挽弓不过五六斗”“马前一二十步即坠地”的地步。如此连骑马射箭都不懂的废物兵,国家腰杆子又如何硬?只能咬牙送钱,换一时太平。

北宋的好些帝王们,丢的何止是赵匡胤的血性?更被丢干净的,是赵匡胤的军事水平。

宋朝为什么会出现积贫积弱(宋朝为何积贫积弱)(4)

硬气时刻2:《澶渊之盟》怎么签的,你辽国心里没数吗?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正月,困于宋夏战争的北宋王朝,却又忽闻晴天霹雳:《澶渊之盟》后消停了快四十年的辽国突然翻脸,先是大军摆在宋辽边境,扬言要大举南下。接着又狮子大开口,要北宋割让战略要地“关南十县”。

如此趁火打劫恶行,叫宋仁宗也是连吓带气,好些天吃不下饭,关键时刻,一位三十八岁的青年官员慨然站出来,一句掷地有声豪言:“主忧臣辱,臣不敢爱其死”。这位决心拼了命去和辽国交涉的铁汉,正是北宋名臣富弼。

接下来,临危受命的富弼大人,就开始了怼天怼地的精彩表现,奔赴辽国的路上,逮着机会就怒怼辽使,进了辽兴宗的皇宫,面对辽兴宗和兵甲鲜亮的场面,放轻松的富弼,狠话脱口而出:“北朝(辽国)忘章圣皇帝(宋真宗)之大德乎?澶渊之役,若从诸将之言,北兵无得脱者!

这意思是:你辽国皇帝忘了宋真宗的大恩大德了吗?当年澶渊之战,如果宋真宗听众将劝告,坚持打到底不签约,你辽国还有机会签澶渊之盟吗?早全军覆没了知道不!潜台词更狠——《澶渊之盟》怎么签的?你辽国人心里头没数吗?

这岂不是打人专打脸?被打脸的辽兴宗,是暴怒了还是把富弼拖出去砍了?啥都没有,反而热情洋溢的和富弼拉关系,割地之类的狠话也不说了。杀气腾腾的谈判,一句怒骂就破局。

宋朝为什么会出现积贫积弱(宋朝为何积贫积弱)(5)

因为富弼这一句狠话,戳中的是不折不扣的事实:换来宋辽和平的《澶渊之盟》,真相就是辽国二十二万大军山穷水尽的绝路上,占据优势的宋真宗饶了辽国命,每年还给辽国钱花,百分百的辽国捡便宜。再想捡便宜?当然没那么容易。

可是,比起父亲宋真宗来,先前急的吃不下饭的宋仁宗,却是更想的开。一看谈判有突破,立刻就爽快撒钱。把每年的三十万白银绸缎加到了五十万。更坑爹的是,急于签约的宋仁宗,还答应辽国要求,在条约里写上“(宋)别纳金帛之仪”。等于宋朝给辽国的“岁币”,以前是“赠送”,这下变成了“缴纳”。大宋花了钱,面子也丢了,又给了辽国一大大便宜。

宋真宗宋仁宗爷俩,都是对辽国有“大恩大德”的“恩公”。

宋朝为什么会出现积贫积弱(宋朝为何积贫积弱)(6)

如此“妥协求安”的毛病缠身,纵是有富弼这样的良臣挺身救国,北宋还是一次次给人当“恩公”,直到坑没了江山。

硬气时刻3:光复国土,然后自尽身亡

北宋常被后世嘲笑“积弱”,但事实是,即使到北宋晚期,宋军还打出过如盛唐那样,把敌军主帅抓回来坐牢的辉煌胜利:河湟大捷。

自从王安石变法启动后,疲弱多年的宋军,战斗力满血暴涨。虽然中间遭到过旧党的多次破坏,但到支持变法的宋哲宗亲政后,北宋终于在西北,拥有了无坚不摧的铁血劲旅。宋哲宗元符二年(1199)年,腰杆硬的大宋朝,决心启动一场关乎国运的大战:收复河湟。

宋朝为什么会出现积贫积弱(宋朝为何积贫积弱)(7)

河湟地区,即今天青海大版山与积石山之间的肥沃地区,这片物产丰富的昔日盛唐故地,更是北宋钳制西夏的战略要地。但之前旧党当权的年代里,旧党大肆破坏新法,当地的吐蕃部族也叛离北宋,反而做了西夏扰边的急先锋。所以,虽是高原险地,为大宋国防计,健康已严重衰弱的宋哲宗,依然在病榻上做了决定:打!

然后,一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军事妙笔诞生了。担任作战任务的王厚与王瞻两位将军,如呼啸而出的弩箭,在恶劣天气里强渡黄河天险,一口气横扫河湟平原,打的凶悍的吐蕃骑兵七零八落。唐末后丢失的河湟故地,几乎全数纳入宋朝版图。曾死硬造反的吐蕃首领瞎征,也吓得仓皇投降,被王瞻将军抓回大宋坐牢。不到十个月时间,这场计划里无比艰难的远征,已然打完收工。酣畅淋漓过程,堪称见证宋军硬实力的高光时刻。

但是,这些浴血奋战的北宋军人想不到,凯旋后的他们,遭遇的却是荒唐的罪名:就是在这场战役尾声时,锐意进取的宋哲宗英年早逝,后来的“亡国之君”宋徽宗即位,然后就是朝堂大洗牌,一批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旧党们再次掌权。原先以为要坐牢的吐蕃首领瞎征,竟被宋徽宗好吃好喝送了回去。宋军将士们浴血打下的河湟土地,竟也全数割还给他。逍遥回到河湟的瞎征呢?却是继续扯起反旗,放心大胆的屠戮宋朝边境……

比起这荒唐操作来,最悲情的,还是那些为国血战的军人们,王厚和王瞻二位将军,以莫须有的罪名流放他乡。不堪受辱的王瞻将军,也于次年在流放路上悲愤自尽,凄然死于邓州。

宋朝为什么会出现积贫积弱(宋朝为何积贫积弱)(8)

此时距离北宋的灭亡,还有不到二十七年。可看看这个王朝君臣们,这一番为“和平”瞎折腾的表现,后来的那场靖康之耻灾难,已经可以想。

这样一个把苟安当习惯,为求苟安不惜杀害自家良将的王朝,遭遇什么样的灾难,都是正常。

参考资料:《宋史》、《续资治通鉴长遍》、《全宋文》

唐朝“毒舌宰相”,惹哭皇帝手撕同僚,却再造国家中兴

朱元璋收复辽东的独创战术,为何明末君臣却做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