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中国历史悠久,如果自有史记载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从夏朝算起,也已有近4100年历史。

这篇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民国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历史篇

【原文】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解释】

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启示】

历史学家大体把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国历史从商代以后才有了较可靠的记载,这以前的历史是个神话和传说的时代,即上古。

【故事】

伏羲也作“伏栖”,是制伏野兽的意思,这个时期就是历史学上划分的“狩猎阶段”。传说伏羲氏在位时,他教人们将野生的牛、羊、马、猪、狗、鸡抓回去在家中饲养,成为后来人们所说的“六畜”,他还教会人们结网捕鱼,于是人类便进入了渔猎畜牧的时代。传说中他还首创了文字,绘制了八卦,前面所提到的《连山》就是伏羲氏所作,同时他又造琴瑟、教嫁娶,使中国历史进入了文明的时代。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56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1)

神农氏,姓姜,因以火德王,故自称太阳神,世称炎帝。传说神农氏是农业的始祖。他兴货利、制耒耜、选五谷,教民稼穑,制陶打井,使中华文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进入了先进的农耕时代,中国的农业文明由此建立,到现在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同时,神农氏还是医药的发明者,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源远流长,为了大众的健康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后人做出了光辉的典范。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56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2)

黄帝,姓姬,称轩辕氏、有熊氏。因以土德王,故称黄帝。传说曾击败黄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南方的蚩尤部落,并与炎帝部落合成联盟,形成华夏族的主干。因此,中国人又被称为“炎黄子孙”。黄帝时代完成了包括指南车、历法、舟车、弓箭、宫室等在内的传统科技成果的发明创造,代表了中国人对人类物质文明的贡献。因此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从黄帝开始,中华文明的序幕才算正式拉开。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56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3)

【原文】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解释】

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

【启示】

尧是位很贤德的帝王,他把帝位禅让给有贤能的舜做继承人。当然舜也不负众托。在他们所处的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上古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故事】

尧,一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的首领,他和大家一样住茅草屋,吃糙米饭,煮野菜作汤,夏天披件粗麻衣,冬天只加块鹿皮御寒,衣服、鞋子不到破烂不堪绝不更换。老百姓拥护他,如爱“父母日月”一般。尧在位七十年后,年纪老了。他的儿子丹朱很粗野,好闹事。有人推荐丹朱继位,尧不同意。后来尧又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讨论继承人的人选问题。大家都推举虞舜,说他也是个德才兼备、很能干的人物。尧很高兴,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并考验了二十八年才将帝位禅让给舜。

【原文】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解释】

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启示】

夏商周,在中国历史上合称三代,每一代的时间都很长,夏朝统治四百年,商朝统治六百年,周朝统治八百年。这一时期的历史仍然掺杂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56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4)

【原文】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解释】

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启示】

从禹把帝位传给儿子启之后,一个家族统治国家的历史持续了几千年,一直到辛亥革命推翻了最后一位满皇帝,家天下的统治才最后真正结束了

【故事】

夏禹治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是,在充满神话色彩的夏朝,究竟有没有禹这个人,似乎仍找不到证据。据史书说,禹的父亲是鲧,由于治水失败,被舜帝杀了。但在传说中,鲧是天上的神,他眼见百姓饱受洪水之苦,心里很难过,就把天上的泥土偷来平定人间的洪水,结果被天帝知道了,便命令火神将鲧治罪。所以,后人才不忍心把鲧的下场说的太悲惨。夏禹之前的尧与舜,都是传贤不传子。禹也想效法他们,于是决定把帝位让给益。但是,深受人们爱戴的禹,由于自己的儿子启也是一位贤才,于是人民便一致拥戴启为新的皇帝。谦虚的启认为既然父亲已经决定传给益,自己就不该再和益争夺王位。可是,在人民的热情拥戴之下,启只得顺应民心,接受了王位,如此一代一代传下来,天下又属于一个家族了。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56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5)

【原文】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解释】

商汤王起兵灭掉夏朝,建立了商朝,前后六百年,一直到商纣王。【启示】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重要朝代,从大约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时间。

【原文】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解释】

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启示】

周朝的历史分为两部分:幽王被杀以前是西周,平王东迁以后是东周。从各朝各代的兴衰中我们可以看出“仁政必兴、暴政必亡”的道理。

【故事】

我们知道夏的最后一任皇帝是夏桀,他暴虐无道,最后被周朝消灭了,而周朝的末任皇帝幽王,因为宠信皇后褒姒,也落得亡国的下场。有个关于褒姒的神话故事,已经流传很久了。据说,远在夏桀时 ,褒城有天飞来了由神人所化身的两条龙,他们对夏桀说:“ 我们是褒城的两位先君。”夏桀见了两条龙心里很害怕,便向太史官要如何处理这件事,太史官经过一番占卜后,对他说:“ 这是吉祥的,不妨将他们涎沫收藏起来,也许可以用来求福。”夏桀于是照着太史官的话做,将他好好收藏着。过了九百年,也就是周厉王时,有天装着涎沫的盒子不小心被打破了,从里面爬出一只蜥蜴,恰巧被一个婢女看见。后来那婢女竟然身怀六甲,经过四十年才生下一个女婴,这女婴也就是褒姒。据说,这是上天特地派来惩罚周幽王的,这个传说是不是很有趣呢?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56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6)

【原文】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解释】

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启示】

周王室衰落,使各诸侯失去了控制,都想要称王、称霸,战争连年不绝。使老百姓饱受了战争的苦难。

【原文】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解释】

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启示】

东周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前后出现五个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战国时期有七个诸侯国实力最强,历史上称为战国七雄。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56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7)

【原文】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解释】

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启示】

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专治国家。虽然秦朝统一的时间只有十五年,但其苛政却是其他朝代所不能及的。然而其统一中国、车同轨、书同文,以及统一度量衡等方面仍有它不可抹灭的贡献。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56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8)

【原文】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解释】

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

【启示】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个人的行为准则要符合于社会发展的法则。否则即便得力于一时,但终究会以失败而告终。

【故事】

秦朝结束了纷乱的战国时代,另外开创了一统的新王朝,在秦始皇时代,颁布新法,大兴徭役,在政绩上虽有些成就,但却也使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才有“ 苛政猛于虎” 的说法。虽然秦的统治时间只有十五年,但或多或少也为汉代的富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了汉代,是中国的第一个威震海外及塞外的朝代,当时不仅人民生活富庶,国力也很强盛,汉武帝命大将东征西讨,除了宣扬国威之外,另一方面也扩展了中国的版图。这些应该归功于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汉武帝。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很重要的皇帝,虽然他替中国开辟了一番新局面,但是在用人方面却喜欢用酷吏,这些残忍无道的官吏固然能将工作做好,但却使百姓生活在提心吊胆的恐惧之中,这是武帝在行政工作上的不足。

【原文】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解释】

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启示】

汉朝经过四百多年的时间,到了末期,由于外戚、宦官互相攻击,王室无能,到汉献帝时就灭亡了。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56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9)

【原文】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解释】

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懿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

【启示】

《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部古典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一部分,阅读这部小说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了解到古代战争的动人画面。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56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10)

【原文】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解释】

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代。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在金陵。

【启示】

南北朝时的南朝包括宋齐梁陈。这里所指的宋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不可混淆在一起,这里的宋的开国皇帝是刘裕,所以也称为刘宋,刘宋统治的时间只有五十九年。

【原文】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解释】

北朝则指的是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

【启示】

世界上最伟大的帝王,都是那些开创天下的帝王。至于那些继承祖业的皇帝,除了少数几个能在文治武功方面有特殊成就,其他多数总是平平凡凡。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56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11)

【原文】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解释】

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启示】

杨坚起兵东征西杀,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中国,建立的隋朝仅两代就灭亡了。其原因是隋炀帝的荒淫无道,使得他众叛亲离。由此可见人心向背是非常重要的。

【原文】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解释】

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

【启示】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从唐太宗时期的“贞观之治”到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都是赫赫有名的。但唐朝的天下其实是李渊的二儿子唐太宗李世民打出来的。

【故事】

唐朝的开国君主是李世民,他带兵结束了纷扰的隋末,开创了辉煌的唐朝。据说,李世民还每当上皇帝之前,就已经显露出天子的威仪了,现在就让我们看看没这段故事。当年,李世民正带兵攻打洛阳,准备竭尽全力,一举推翻隋的暴政,恰巧这天打了胜仗,李世民利用这个机会设宴犒赏了所有的士兵。酒酣耳热之际,李世民一时兴起,决定上山打猎,纾解连日来的疲累。出发前,有部署为他算命,认为近日不适合出游或打猎,否则会有灾祸降临。但是李世民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所以独自骑着马上山去了。一到山上,眼前便出现一只白色的鹿,李世民为了捉它,追了好久,最后来到一座城门前。他定眼一看,竟是敌军的城门,反身想跑时,不料城门内以冲出两个人,李世民只好奋力抵抗,后来,他赶紧躲入一是古庙,祈求神灵庇佑。说也奇怪,一阵狂风之后,追兵并没有进入庙内,李世民探出身子一看,那两个追兵只是愣愣地站在庙外,看来李世民真是有“ 真命天子” 的命,所以才能这么幸运啊。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56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12)

【原文】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解释】

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哀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

【启示】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人称 “开元盛世”,但后期却发生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开始衰落。对于唐朝从强盛转向衰落,人们常把罪责归到杨贵妃和安禄山两人身上。其实唐朝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原文】

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解释】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有着一定的原因。

【启示】

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纷乱割据的时期,由唐末的藩镇割据演变而来。这些朝代名都是以前有过的,所以各冠一个“后” 字来区别。这是五个很短的朝代,一共只有五十三年。

【故事】

唐朝是中国的另一个盛世,在几个皇帝睿智的治理之下,到了唐玄宗时,国事达到了最高峰,因而有“ 开元之治” 的美誉。玄宗固然是唐朝英明的皇帝,不过他却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由于玄宗过于宠爱杨贵妃以及胡人安禄山,正日沉迷于酒色之中,朝廷之事也不过问,后人读到这段历史时,总把错推到杨贵妃身上,其实,玄宗也应该负起一部分责任的。杨贵妃本来是玄宗之子—— 寿王瑁的妃子。有一次宫内招待公卿大臣,杨贵妃也参加了,由于他姿色过人,性情妩媚,立刻引起了玄宗的注意,在大臣高力士的巧妙撮合下,杨贵妃成了玄宗的妃子。得到杨贵妃后,玄宗渐渐荒废了国事,成天与杨贵妃饮酒作乐,而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个性跋扈,使得朝廷又先后起兵叛变,终于使朝廷走上由胜而衰的道路。

【原文】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解释】

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

【启示】

宋朝的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尽管消除了唐后期藩镇割据,臣官专权,朋党之争的弊端,但它过分削弱地方力量,使州县日益困弱、无力抵抗外侵,成了一个积贫积弱、苟且偷安的朝代。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56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13)

【原文】

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解释】

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统一了中国。

【启示】

蒙古人曾联合宋朝的兵力合攻金国,把金国消灭后,铁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他自行称帝建立元朝,直到他的孙子忽必烈时,便起兵把宋灭掉,宋朝就此结束。

【故事】

宋朝有个杰出的人才——岳飞,关于他的事迹,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岳飞是宋徽宗宗宁二人年时出生的,由于出生时,正好遇上黄河泛滥成灾,百姓纷纷往南方逃难。岳飞的父亲就是在逃难的途中过世的。带着幼子的岳母,仍然坚强的随着人群往南方避难,他辛苦的抚养岳飞长大,母子二人就这么相依为命。岳飞在岳母的严厉教导下,不但用功,对于仁义道德的道理,更是充分的实践,所以岳飞年记轻轻的,就以深知国家民族大义。宋徽宗时,金人常南下侵扰宋,岳飞也毅然投入宋泽的军队,努力为国家效力。他屡破金兵,立了许多功劳,深受长官激赏。精忠报国的岳飞,屡次击退金人的侵略,功绩彪炳,却在壮年时遭到奸人秦桧的陷害,不得不令人感叹“ 好人不长命,祸害贻千年” 。

【原文】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解释】

元趄的疆域很广大,所统治的领土,超过了以前的每一个朝代。然而它只维持了短短九十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启示】

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在于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它使历来由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统治的地区统一归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更加强了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的联系及各民族间联系。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56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14)

【原文】

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原文】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解释】

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直到崇祯皇帝为止,明朝就灭亡了。

【启示】

明成祖迁都燕京对于防御蒙古和经营东北,也就是巩固边防和维护统一有着重要的意义。

【故事】

明朝的开国君主是有名的臭头皇帝——朱元璋。在他小时侯就处处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性格来。由于小时侯家里穷,他必须帮人家放牛,一维持生活。在当时,和他一起放牛的小朋友,每个人都很听朱元璋的话,他就像一个孩子王一样,有什么吃的喝的,总是分给大家享用。有一次,朱元璋把自己帮人放的牛,宰了一头分给大家吃,事后,他还设计了一个谎话,骗过了小气的牛主人。由此可见,朱元璋从小便是个重义气,有机灵的孩子。可惜朱元璋因为自小穷怕了,所以当上了皇帝后,很害怕别人会嘲笑他过去的一切。久而久之,疑心病越来越重,尤其是大臣的奏折中常会出现一、一些很敏感的字句,如“ 作则” 读音和作贼很像,便被冠上大逆不道的罪名,因此大臣上奏时无不战战兢兢的。这就是明朝初年的“ 文字狱” 。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56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15)

【原文】

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解释】

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迫使崇祯皇帝自杀,明朝最后灭亡。

【启示】

明末宦官专权,带来了政治的腐败和贪污成风,这样,不仅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给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入内地骚扰带来了可乘之机。

【故事】

中国历史上,以宋朝和明朝遭受的入侵最为严重,宋朝最后被北方蒙古族大军所灭,忽必烈就在中国的历史上建立了元朝。而明朝也遭遇相同的命运,在势力强大的清军的攻势下,明朝灭亡,破关而入的满族建立了大清帝国。在明末岌岌可危的时候,许多忠臣义士奋力不不懈的想挽回国家的势力,虽然最后还是失败了,但却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郑成功,这个和台湾有着密切关系的民族英雄,在明末时,就非常痛恨那些卖主求荣的人。有一次,他带兵攻打福建漳州,久攻不下,只好以悬赏总督的首级来改变僵局,结果有个人果真提了总督的首级来领赏。郑成功知道后,很气愤地将这个人斩了,旁人问他原因,他答道:“国家会如此衰败都是因为卖主求荣的人太多了,如今这个人是 总督的心腹,却也照样将主子杀了来讨赏,我能留这种人吗?”由此便可以看出郑成功刚烈耿直的个性。

【原文】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解释】

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

【启示】

清朝初年虽然存在着高压政策,如为了控制汉族人民的思想,大兴文字狱,但到嘉庆皇帝为止,人民生活也比较安定。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56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16)

【原文】

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解释】

顺治皇以后,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位皇帝,在此期间,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国家也比较强盛。

【启示】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分裂势力的斗争,建立起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多民族国家,在内地设立了十八个行省,从而确立起比较巩固而稳定的政权。

【原文】

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解释】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变乱,英军挑起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法国神父被杀为由组成联军,直攻北京。

【启示】

自鸦片战争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相继侵略中国。强迫清朝政府签定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从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56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17)

【原文】

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解释】

同治、光绪皇帝以后,清朝的国势已经破败不堪,当传到第九代宣统皇帝时,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启示】

清朝政府到了光绪年间,皇帝只是个空架子,而实权是操纵在慈禧太后手中,这个人称“老佛爷”的女人,十分专横,在她手中,中国的威名被完全丢尽了。

【故事】

鸦片战争之后,带来了清朝末年一连串的内忧外患。当时掌大权的人如磁禧、李鸿章等人,缺乏新观念,一旦与西方的新文明接触后,一时无法调整自己的旧思想,就在许多沟通不良的情况下,使得中国的国土就这么被外人蚕食鲸吞了。光绪帝及慈禧太后死后,又宣统皇帝即位。这位年仅三岁的小皇帝,尚不知人事,当他身穿龙袍,端坐在王位上举行仪式时,竟吓得哇哇大哭起来。这时他的父亲只好在一旁哄他:“不要哭了,就快完了!”这句话似乎已说出了清朝的命运,宣统皇帝才当了三年就被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革命军队推翻了,也使得中国正式步入民族时代。

【原文】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解释】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启示】

中国发展了五千年,经过了各个朝代的治乱兴衰,第一位由人民选出的总统诞生了。

【故事】

一项革命活动要从发起到成功,并不容易,除了要配合各种天时地利,最重要的还是人和。清朝末年,由于党政者的昏庸无知,招致许多西方国家的侵略,不仅国家命运未卜,人民的生活是更疾苦,在这种情形下,才有了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军起来推翻清朝政府的事迹。由于当时百姓早已唾弃清朝的虚弱无能,于是,革命的号角一响,有志之士便纷纷响应,经过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推翻清朝,建立了民国。1950 年,由孙中山先生组织的同盟会,首先提出“ 中华民国” 的国号。“中华民国” 的称号,是孙中山先生一生中重要的贡献之一,1912 年,临时政府成立参议院后,才正式决定以它为国名。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56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18)

【原文】

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解释】

以上所叙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启示】

“读史使人明智”。如果把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当成一个大家庭的家谱,那么当我们回顾前人的经验时,可以从中吸取许多有用的东西。

【原文】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解释】

中国和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

【启示】

《史记》是我国汉代大思想家司迁所写,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到汉武帝时代共几千年的历史。《汉书》是东汉时期思想家班固所著,它记载的只是西汉这一时代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史”。

【原文】

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解释】

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

【启示】

《后汉书》讲述东汉时期的历史;《三国志》写的是东汉灭亡后,魏、蜀、吴三国形成鼎立局面,直到被晋统一;《资治通鉴》叙述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多年的历史,有以史为鉴戒的的思想,所以叫《资治通鉴》。

【原文】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解释】

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象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启示】

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前面提到的不过是一个简单轮廓,要想真正掌握必须翻阅各朝各代的历史资料,深入进行了解和研究。历史是面镜子,我们可以从这面镜子中吸取许多宝贵的历史教训。

【原文】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解释】

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启示】

我们应该立志努力学习,知识的领域是无穷无尽的,知识是财富、是力量、是智慧。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只有刻苦地、不间断地学习才能掌握和运用它。

中华国学经典三字经56句(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