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沈德良 ,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乡村文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乡村文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华声在线全媒体评论员 沈德良
乡村文化振兴,既需“阳春白雪”,更要“下里巴人”。这些天,贵州台江县台盘村火透网络的“村BA”现象,或许能给人更多启迪。
这是一场“土味”十足的比赛。赛场在农村、比赛由村民组织、参赛者以村民为主,奖品是黄牛、香猪等当地特色农产品。但在白岩松眼里,比赛“足够可爱、足够有魅力”。它引来了赵立坚的关注,让担任篮协主席的姚明都想去现场看看。它有着不逊于“NBA”的气场:每场比赛都有数万村民围观,比赛从天亮打到天黑,从天黑又打到天亮,鲜有观众提前离席,成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天亮文化”,小小的山村里,汇聚了天南地北的大批网络主播,网络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过一亿。
“村BA”走红,偶然中带着必然:大俗即大雅,至简达至真。在浏阳小河乡,活跃着400多名农民画师,他们农忙时拽耙扶犁、农闲时提笔作画,将自己与土地相伴的意趣和情怀注入笔端,绘山川、点枝柳,勾勒大美中国。在这里,“云端小店”、活字博物馆、准专业级的天文台等设施,连同境内数十处庄严肃穆的红色纪念馆、一干情趣盎然的网红景点,构建着一幅“文化振兴”的“富春山居图”。
文化建设,不只是都市的“专属”,乡野之上,“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之间,别有一番风味。乡村本身就是农耕文化勃兴的沃土:从农时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无不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精神追求。至于宗祠墓冢、红色遗址、绿水青山、田间果园、农家院落等,更是丰富多彩的文旅资源。春赏花、夏乘凉、秋收果、冬看雪,四季美景,沁人心脾、饱蘸乡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原点,找准农耕文明优秀遗产与现代文明要素的“结合部”,赋予农耕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就能在乡村振兴的历史画卷中绽放它特有的魅力与风采。
农民是乡土文化的守望者,也是传承、光大乡土文化的践行者。新化油溪桥村成功探索出以“小协商”推动“大治理”、以“小规矩”管出“大文明”、以“小积分”激发“大活力”的振兴模式,村里的篮球队、乒乓球队、广场舞团、民谣山歌协会等众多群众性组织,不仅激发出村文化建设活力,而且提高了村民文化生活品质。还是那方熟悉的山水,但它早已“形塑”“魂铸”,旧貌换新颜。
乡村文化振兴,人才是关键。我省乡村文化人才建设有成绩、有亮点,但也有短板、有困难,其中农村人员外流是其中很大的制约因素。一方面要发挥好文明实践站、屋场会、农家书屋、非遗保护等众多文化振兴平台的作用,让农民在“产业旺、文化兴”中站“C位”、唱主角,在“送文化”到“种文化”再到“创文化”中培养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另一方面,着力培育宽厚包容、人尽其才的环境,让那些有号召力的“文化骨干”“新乡贤”、有行动力的“农创客”、有文化技能的“土专家”、懂文化善经营的“新农人”坚定扎根乡村。
乡村文化振兴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是一项需绵绵用功的“潜绩”工程。前路漫漫,道阻且长,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引领乡村振兴从“风景美”迈向“风尚美”,提升乡村文明新高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