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机上望河套灌区黄河故道

此际真潇洒。

正追陪先生同道,巡飞原野。

曾入几家知暖热,模糊新篱旧榭。

但指点河山如画。

应笑从来夸眼力,甚高崇恰似尘埃者。

大境界,自然也。

茫茫九曲凭惊诧。

只沿途、名湖熠熠,最堪陶写。

想象乌加真玉带,成就联通佳话。

任活水、穿村入社。

河套古今佳气在,这豪情肯处当年下?

共勠力,襄其雅!

(郑福田作于2019年9月24日凌晨)

注:

名湖:指位于黄河故道乌加河沿线的奈伦湖、冬青湖等湖泊,古屠申泽即在此附近。

乌加:指乌加河,黄河支流,又名五加河,位于后套平原北侧、狼山山地南麓,西起太阳庙海子(古屠申泽),东至乌梁素海,长约260公里,是黄河古河道,后因为流沙侵入和狼山山洪冲积致使河床抬高淤断,使主流南移。

联通:指河湖联通,大引大排,解决乌梁素海和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环境的设想。

现代人描绘郑板桥的七律欣赏 郑福田诗选河套古今佳气在(1)

丰收节里,俯瞰河套平原

现代人描绘郑板桥的七律欣赏 郑福田诗选河套古今佳气在(2)

丰收节里,一块块规整的田地将河套平原装饰得宛如调色盘(摄影:郑福田)

现代人描绘郑板桥的七律欣赏 郑福田诗选河套古今佳气在(3)

丰收节里的河套平原,田与水浑然天成和谐共生(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走近河套灌区】

2019年9月4日,内蒙古河套灌区成功入选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继宁夏引黄古灌区之后我国黄河流域主干道上的又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黄河北、阴山南,八百里河套米粮川”,河套灌区位于黄河“几”字弯最北端,是我国灌区中的“巨无霸”,有各类灌排建筑物18.35万座,引黄灌溉面积达1020万亩,总干渠由西向东横贯河套灌区长达230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超大型千万亩灌区之一。

河套灌区由总干渠、干渠等七级供水渠道输水至田间地头及湖泊湿地,由总排干沟、干沟等七级排水沟道排水,后通过总排干末端红圪卜扬水站扬排到乌梁素海承泄区,最后将多余水量退入黄河,是完整配套的一首制灌排体系。

河套灌区引黄灌溉始于秦汉,历经北魏、隋、唐大规模开发,至清末有大小渠道40多条,沿用至今的13条大干渠在此形成,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河套灌区灌溉工程遗产以13条历史灌溉渠系为核心,包括1949年以前的灌排工程体系,废弃灌排工程设施遗存、遗迹、遗址,以及见证或承载河套灌区历史和遗产价值的古长城、古城、古庙等非工程遗产。

【更多图片】:

现代人描绘郑板桥的七律欣赏 郑福田诗选河套古今佳气在(4)

现代人描绘郑板桥的七律欣赏 郑福田诗选河套古今佳气在(5)

现代人描绘郑板桥的七律欣赏 郑福田诗选河套古今佳气在(6)

(摄影:郑福田)

现代人描绘郑板桥的七律欣赏 郑福田诗选河套古今佳气在(7)

(摄影:郑福田)

现代人描绘郑板桥的七律欣赏 郑福田诗选河套古今佳气在(8)

(摄影:郑福田)

现代人描绘郑板桥的七律欣赏 郑福田诗选河套古今佳气在(9)

(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

现代人描绘郑板桥的七律欣赏 郑福田诗选河套古今佳气在(10)

内蒙古河套灌区成功入选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现代人描绘郑板桥的七律欣赏 郑福田诗选河套古今佳气在(11)

内蒙古河套灌区成功入选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作者简介】:

现代人描绘郑板桥的七律欣赏 郑福田诗选河套古今佳气在(12)

郑福田,1956年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教授,诗人。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委,内蒙古知联会会长,内蒙古文化传播力建设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著有《中国古代思想家赞述》《唐宋词说》《唐宋词研究》《三益斋吟草》《三益斋韵语》《和风清穆—郑福田和范曾诗词》《吟和快意—与范曾先生积年所作诗钟联语集》《列坐春风——与范曾先生韵来韵往》《鸿印书痕—三益斋旧体诗词》《含英咀华—三益斋说诗丛稿》《巢林观海—三益斋读书札记》《拜读启功》等多部著作。主编(合著)《中国将帅全传》《中国宰相全传》《风诗决疑校释》《内蒙古文化旅游口袋书》《麻城孝感乡文化公园孝善楼记》等文史类书籍40余部。发表学术文章数十篇、诗词文赋数百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