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王平作为政工干部,在军内外的名气都不小。

抗战名将王平 开国上将王平原来叫啥名总被别人取笑(1)

红军时期,他曾任红军部队的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军政委;抗日战争时期是八路军冀中军区政委;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北岳军区司令员、察哈尔军区司令员。

建国后,他历任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志愿军第二十兵团政委、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志愿军政委,解放军军事学院政委、炮兵政委、武汉军区第一政委、总后勤部政委,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中顾委常委。

在革命战争岁月,王平先后改了两次名字。一次是因为名字的谐音不好听;另一次是因为与名气很臭的政治人物重名。最后的名字王平,是毛主席给他改的。

1907年,王平将军出生在湖北阳新县大湖地村一个贫苦农家,父亲给他取名叫王惟允。

这名字从字面上看很不错,含有一定寓意。可没想到,在他投身革命队伍以后,王惟允这三个字却经常闹出笑话。

王平1926年在本乡参加组织农民协会,1930年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红军不到一年时间,他因为表现出色,成了红三军团第八军一纵队的机枪连文书。

晚年,王平将军曾回忆说:加入红军以后,干什么都很好。就是有一点不好,老是有人拿他的名字取笑他。

原来,王平当时的连长余均是广东人,他经常在连队点名时把“王惟允”三个字念成“王翁翁”,由此引起众人哄堂大笑。

抗战名将王平 开国上将王平原来叫啥名总被别人取笑(2)

为了避免总被大家取笑,连长和他商量改个好念的名字,于是把王惟允改为比较简单的王明。

本来以为王明这个名字没啥问题了。但过了一段时间,王平才知道自己改的名字和党内一位政治人物的名字撞车了。

当时的中共驻国际代表是王明,加上他后来推行“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和右倾投降主义路线而臭名昭著。

从那以后,王平对当时自己叫“王明”的名字很郁闷,加上平时也有人故意调侃他是“共产国际代表”,久而久之,这名字又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1936年,王平从红军大学毕业后准备回部队一线。毛主席找他和贺晋年谈话。

谈话快结束时,毛主席见王平几次欲言又止,就问他:“你是有什么困难吗?”

王平立即站起来回答说:“主席,我有困难,想改个名字。”

毛主席一听笑了,说:“你王明这个名字也很好嘛,国际代表。”

听见毛主席也这么无意间调侃他,王平更不好意思起来。

他一本正经对主席说:“就是因为这个,别人老拿我开玩笑,所以我才想改名字的。”

见他执意要改,毛主席思索了一下,从笔筒中取出毛笔,挥笔写下:“命令贺晋年任二十七军军长,王平任二十七军政委。”

毛主席根据他对这位部下历史的了解,帮他改名叫做王平。寓意应该是出生平凡,人生将不平凡。

抗战名将王平 开国上将王平原来叫啥名总被别人取笑(3)

自此,王平终于有了一个可心的名字。

由于这个名字是毛主席给改的,又亲笔写在命令上。所以王平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这个命令。

只可惜,在抗战时期一次因为部队遭遇洪水,王平背包中珍藏的命令状被水泡坏了。对此,王平将军非常痛心,晚年还时不时提起。

1998年2月,王平上将病逝,享年91岁。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参考资料和配图均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