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对不起。——《人间失格》

其实你对抑郁一无所知(我们各自隐藏的秘密)(1)

图:中岛梨绘

“他怎么能那么不坚强,明明只要再乐观一点就不会自杀了啊。”这是很多人在听到身边有身患抑郁症的亲友自杀后的第一反应。但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弄清楚抑郁情绪和抑郁症二者的区别。

几乎每个人都曾经有过抑郁情绪的体验。当身边的亲人离世,或是自己学业不顺,失恋吵架时,我们都会有痛苦,绝望,甚至自杀等情绪的出现。但这种有具体诱因的抑郁情绪都属于心理范畴,是可以通过心理医生和自我调节去治愈的。

但是抑郁症却并非只是心理方面的问题,生理方面的诱因才是抑郁症难以治愈的根本。在医学上,抑郁症和感冒或是癌症一样的病症,而不是情绪和心理上的问题。抑郁症患者虽然没有明显的身体残缺,但是在我们没办法看到的他们的大脑层面,却失去了分泌令人感到幸福,兴奋,快乐等激素的能力。

前《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在重度抑郁症康复后,在名为《抑郁,我们各自隐藏的秘密》的演讲上,对抑郁症这样描述:

“我突然发现自己对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兴趣,甚至不愿意去做那些很想做的事。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有时该吃午饭了,我却开始想,我还得把食物拿出来放在盘子里,要去切开它,咀嚼它,吞咽它,这让我感觉就像是耶稣受难一样。已经被抑郁掌控,并且无法找到任何解决的方式,于是我开始感到自己做的事情越来越少,思考的越来越少,感知的越来越少,好像整个人都没有什么价值了,紧接着焦虑就来了。不自杀的唯一原因,只是不想伤害身边的人。抑郁的反面并非快乐,而是活力。”

上世纪日本作家太宰治,在自己自杀前的遗作《人间失格》中,对自己身患抑郁症的消极心理进行了堪称残忍的解剖。我们也从而得以从这本书中得以了解到抑郁症患者的的心态。“我一直对人类畏葸不已,并因这种畏葸而颤栗,对作为人类一员的自我言行也没有自信。因此只好将独自一人的懊恼深藏在胸中的小盒子里,将精神上的忧郁和过敏密闭起来,伪装成天真无邪的乐天外表。使自己一步一步地彻底变成了一个滑稽逗笑的畸形人”。

其实你对抑郁一无所知(我们各自隐藏的秘密)(2)

自我否定,对人产生绝望感,恐惧,没办法体会到快乐的情绪,最终是自残甚至自杀。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如果没有接收到行之有效的治疗,这样的一个过程对他们几乎是不可逆的。可是在中国,关于抑郁症的科普还很低级,很多人对抑郁症的认知还仅仅局限在“他们不就是自己脆弱矫情吗”的阶段。这就会让很多身患抑郁症,本身就处于自我否定状态下的抑郁症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可是,与没个突然间罹患绝症的人一样,抑郁症患者并没有做错任何事。就像在《心灵捕手》中,教授对威尔所说的那句话“it's not your fault”——这不是你的错。

从曾经风华绝代的张国荣到今天的乔任梁,他们在坚强的和病魔抗争之后,仍旧选择了自己觉得最适合的归宿。我只希望我们能通过了解抑郁症,体谅他们作出的选择。而不要再把他们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已经足够害怕这个世界了,不要再继续用谣言打扰他们的灵魂。

其实你对抑郁一无所知(我们各自隐藏的秘密)(3)

其实你对抑郁一无所知(我们各自隐藏的秘密)(4)

话题:你能想象抑郁症有多少可怕吗?

评论!留下你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