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江产业园、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和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江门市五大万亩园区中有三个位于新会区,这三大万亩园区四个片区是新会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之一,根据江门市委、新会区委“打赢经济翻身仗”的部署要求,新会区工业园区管委会要抓好整体统筹和新项目建设,推动园区建设提质增效,助力新会区打赢经济工作翻身仗,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生态工业园区创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生态工业园区创建(万亩园区宜业宜居宜游)

生态工业园区创建

深江产业园、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和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江门市五大万亩园区中有三个位于新会区,这三大万亩园区四个片区是新会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之一,根据江门市委、新会区委“打赢经济翻身仗”的部署要求,新会区工业园区管委会要抓好整体统筹和新项目建设,推动园区建设提质增效,助力新会区打赢经济工作翻身仗。

金秋十月,岭南渐渐有了些许凉意,新会三大万亩园区四个片区依然热火朝天。近日,南都记者走访新会三大万亩园区见到,企业开足马力复工复产,各项建设稳步推进,招商引资捷报频传。据介绍,自2018年以来,新会区立足三大万亩园区四个片区57868亩土地,高质量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谋划出产业招商新篇章,累计成功引进和落户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达237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34个,主要集中在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

今年是江门市“招商引资项目提质年”,新会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围绕上级工作部署,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创新通过“云招商”“邮签约”等形式,实现疫情防控与招商引资“两不误”,新引进项目18个,计划总投资129亿元。

令人振奋的是,今年以来,新会区工业园区发展迎来重大突破,2020年3月11日,江门市新会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承担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等工作,这是新会园区体制改革的重要节点,为园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新会区委书记文彦强调,要举全区之力推进园区开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共同把新会建设成江门经济发展主引擎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经过三年的发展,新会区三大万亩园区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招商平台中的新兴力量,吸引了海内外客商,形成“建成一批、续建一批、开工一批”的生动发展局面。

深江产业园:深圳江门携手共建 谱写产业发展新篇

今年4月26日,江门市举行了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首批项目集中动工活动。新会区大泽镇和司前镇被纳入了示范区,分别位于两镇的深江产业园大泽园区和司前园区的建设备受关注。

“深江产业园规划面积总共是23135亩,分为司前园区和大泽园区,这两个园区都是超过了1万亩的工业用地,目前,园区平整土地超过6000亩,园区道路已经建得差不多,污水处理厂、生活配套设施陆续开建,下一步,我们考虑加快引入一些深圳的项目进行对接。”新会区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晟昊介绍,深江产业园于2017年底开建,是江门市五大万亩园区之一,是承接深圳产业溢出的前沿阵地。

大泽园区:万洋众创城项目开售,企业入驻享受多重奖励

驱车从会城来到位于大泽镇潮透村的深江产业园大泽园区,大约25分钟。4年前,南都记者来这里走访时,还是一片依山面水的荒草地,如今已经成为一片热火朝天的产业园。深江产业园大泽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陈彩金说,在各级政府共同努力下,园区克服疫情影响,稳步推进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中的深江产业园大泽园区。

陈彩金介绍,大泽园区规划了9条道路,总里程9.4公里,主干路设计为35米宽、双向6车道,次干路为24米、双向4车道,能够满足各类型货车畅行。其中,西片区共建设5条道路,总长度约5.4公里,其中一条主干路完成约300米;东片区建设4条道路,总长约4公里,其中已完成混凝土主干路、沥青次干路、沥青支干路各1条。除了道路建设,园区供水供电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今年内将完成永久供电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一套临时供水管道,可满足园区企业施工用水需求,同时,永久供水管道正在铺设。污水处理厂今年底完成主体建设,明年年底建成投产,日处理污水量近期为0.5万吨每天,远期为2万吨每天。

江门(新会)万洋众创城项目。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仅用4天就完成了从土地拍卖到正式动工所需的重要审批。”今年3月30日,总投资60亿元的江门(新会)万洋众创城项目在深江产业园大泽园区动工建设,项目总经理顾兴剑对“新会速度”印象深刻。目前,万洋众创城项目已经对外开售。南都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按企业需求进行定制化厂房建设,目前售价2750元/平方米起,项目一期147亩可以满足40多家中小企业入驻,招商引资重点是引进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产品、机械制造、汽车配件、智能医疗设备等行业。

“企业还可以在园区买地自建厂房,起拍价每亩50万元,入驻园区以后,企业可获得每亩最低奖励20万元,如果是先进企业等还会奖励更多,如果一年半内建成投产,还会额外嘉奖原奖励金的10%。”陈彩金说。

深江产业园大泽园区效果图。

作为产城融合的样本,深江产业园大泽园区在生活配套建设方面也做足了功课。南都记者了解到,园区生活配套区总投资1.86亿元、面积45.12亩,将于今年底开工建设,包括1.1万平方米的员工宿舍和6600多平方米的人才公寓,还有1545平方米的商业区,2200多平方米的公共饭堂等,预计2022年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在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泽园区全力备战招商引资,推动入园项目尽快动工建设。目前,唯是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项目已经启动建设,项目首期投资1.25亿元,建成后年产值约3.5亿元。

司前园区:建设现代化生态园区,实现宜业宜居宜游

南都记者在深江产业园司前园区走访时,感受到这里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工地上钩机、货车在忙碌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园区迎接一波又一波客人来访。最令人期待的是,作为现代化产业园区的标杆,司前园区将建设一个总面积300亩的大型中央生态公园,真正实现宜业宜居宜游,而且,这个开放式的公园,不仅可以满足园区职工企业员工需要,还将对外开放,成为市民悠闲观光的好去处。

深江产业园司前园区。

走进司前园区,宽敞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深江产业园司前园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钟护辉介绍,司前园区分为东西两个片区,园区主干道为33米宽、双向6车道,次干道为24米宽、双方4车道,能够满足各类型货车畅行。西片区共有7条道路,总长度10.1公里,今年10月底,将有6条道路完成通车,年内,全部道路建成通车;东片区规划建设6条道路,总长近6.5公里,目前设计已经完成,预计明年初动工。

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司前园区年内完成园区永久供电,供水方面,目前已建成一套供水管道,可满足园区3年内供水需求,同时,永久供水管道正在铺设。园区污水处理厂今年底完成主体建设,明年年底建成投产,日处理污水量1万吨。

园区内一排排米黄色的标准厂房吸引了许多到访的客人。早在2018年12月28日上午,中南高科·新会融智创美产业谷在深江产业园司前园区举行了盛大的动工暨入园企业签约仪式。南都记者了解到,如今,这里已经建成了总面积2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这些标准厂房高为3-5层,目前售价是每平方米3300-3800元,为满足大约80多家中小企业入驻。

钟护辉介绍,司前园区招商引资方向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精密仪器、新能源、新材料,除了面向中小企业的标准厂房,企业还可以买地自建厂房,目前起拍价每亩50万元。目前,和大泽园区一样,司前园区的入园企业可以享受多重奖励。

深江产业园司前园区效果图。

司前园区在生活配套建设方面做足了功夫。南都记者采访获悉,园区生活配套区将于今年底动工建设,包括2幢26层的蓝领公寓,可以满足3700多人入住,而且后续还会扩建,此外,还将配套建设酒店、美食广场、餐厅、会议中心、综合超市、运动场所等。最令人瞩目的是,园区规划建设凤山湖中央生态公园,总面积300亩,首期投资8000万元,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建设。

“凤山湖中央生态公园是全开放式的,既可以满足园区职工企业员工需求,也是周边村镇村民村民休闲的好去处。”钟护辉表示,司前园区建设现代化生态园区,将来真正实现宜业宜居宜游。

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大湾区新兴产业园,已吸引30余企业落户

从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往东边眺望,跨越崖门水道,大约4公里之外的古井镇内有一个正在崛起、各界瞩目的新材料产业园区,它就是珠西新材料集聚区。

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附近有一座小山叫望牛岭,珠西新材料集聚区附近恰巧有一座小山叫牛牯岭,两座小山隔江相望,也许只是名字上的巧合,不过,这一左一右两个万亩园区,如今已是江门市、新会区打造招商引资大平台的重要抓手。

珠西新材料集聚区。

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初步规划总面积约9421亩,是新会区今年园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得到了江门市、新会区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9月28日,江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毅带队到珠西新材料集聚区,调研高质量发展情况,检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园工作进展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鼓励企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刘毅要求新会区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想方设法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推动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加快低效用地的回收与盘活。

近日,南都记者驱车从会城来到珠西新材料集聚区,一路走江门大道南东线,大约半小时就到达园区。金秋十月,园区建设现场钩机等机器运转有序,一派忙碌景象。

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目前落户企业已有30多家,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产业园区的一支生力军。新会区古井镇副镇长赵伟明介绍,今年以来,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目前进展均比较顺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园区中二、三区基础配套设施工程项目总投资约21.9亿元,其中一标段已完成投资约2.5亿元,园区入口标志性建筑、电力迁改和雨污水管网铺设等工程,力争11月底竣工;二标段包括场地平整、建设五条道路和相关配套设施,以及消防站工程,目前已进场动工。例如,园区道路建设分为一期、二期建设,全部建成为宽30米双向6车道的沥青路面,目前一期已经完成,大约2.5公里,二期正在建设。

招商引资方面,园区新引进项目14个,总投资约70亿元,其中9个已经动工,另有5个将于近期动工。同时,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扩园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计划扩园面积870多公顷。与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环保产业园提供标准厂房不同,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是企业买地自建厂房。赵伟明介绍,目前,四方威凯涂料项目、东洋油墨项目、芳源新电池材料项目、威立雅项目、道氏技术等9个计划总投资49亿元的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其中,芳源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总投资2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00亿元,目前一期项目已动工,预计明年10月试投产。

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成熟现代化园区,产城融合新样本

从新会会城驱车到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目前大约需要40多分钟。正在建设的江门大道南西线预计今年底全幅贯通,从会城到示范区的时间就会缩短在半小时内。

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位于新会区崖门镇北部,西倚古兜山脉,东临崖门水道,临江建有物流仓储区,规划建设货运码头。从这里出发,水路可以直通港澳;陆路从崖门镇上沿海高速,直通珠海、中山,目前正在建设的银洲湖高速对接中开高速和深中通道,将来去深圳只要一个半小时。

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

“今年初疫情复工复产以来,园区的企业已经全部复产,目前园区人员有六七千人。”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陈晓悦介绍,

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规划总面积25312亩,分为 “一区三园”,“一区”指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三园”分别指环保产业园、澳葡青年创业园、粤澳深度合作示范园。

白色、粉色、橙色,环保产业园内,一幢幢色彩绚丽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充满了青春活力。陈晓悦说,环保产业园面积2700多亩,已经建设成为功能齐备的园区,主要承接电镀上下游产业链的优质企业,包括1000亩的金属表面处理区、循环经济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区和生活配套区,目前园区建成标准厂房大约45平方米,入园企业超过110家,2019年总产值15.6亿元。园区还可以根据企业需要定制厂房,例如,在汽车零部件产业区,总投资3.5亿元的江门塚田正川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底正式投产,公司占地总面积90亩,建设4层厂房。

与环保产业园有所不同的是,澳葡青年创业园主要是面向高端电子电器信息产业、新材料、新制造装备等招商,2019年已经获批800多亩的用地指标,预计今年年内进行土地平整。此外,粤澳深度合作示范园目前已在规划之中。

产城融合是现代化产业园区的重要标志,园区实现宜业宜居宜游。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正是如此,许多工作人员在园区工作、生活,有的已经把家安在这里,陈小姐正是其中之一。

省道S271线将生产区和生活配套区一分为二,东边临江的是生产区,西边望山的是生活区。目前生活配套区建成区大约15.8万平方米,既有员工公寓,也有商品房。陈小姐和丈夫都在产业园工作,2017年,他们买了一套商品房。“当时买的时候是4000多元一个平方,现在已经涨到6000多元。”陈小姐说,商品房1-3楼是商业,4楼以上是住宅。据介绍,目前生活配套区大约有2000多人入住,部分是像陈小姐这样购买了商品房的,还有1990多间员工公寓出租给企业员工,包括1房1厅、2房1厅和4人间的宿舍。

对于一个高峰期有上万人的大型产业园区而言,生活配套区的功能必须齐备。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陈晓悦说,生活配套区有饭堂、超市、篮球场、泳池、职工服务中心等,目前社区服务中心正在建设,快递站近期也将入驻。其中,职工服务中心于2018年升级改造,设立了棋牌书画室、亲子活动室、心理减压室、法律咨询处、劳动保障处、职工帮扶站等。此外,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园区还通过微信公众号组织线上摄影比赛,受到了员工的踊跃投稿。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成熟的现代化产业园区,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近年来吸引了众多企业关注,近年招商引资也取得了丰硕成果。比如,2019年10月在深圳召开招商推介会,当场签下6个项目,总投资数十亿元;去年还引进了总投资30亿元的电子元器件制造项目。

建设中得工业园区。

知多D:三大万亩园区四大片区招商引资重点

深江产业园大泽园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如落户大泽园区的江门(新会)万洋众创城项目,其投资集团拥有成功的工业房地产建设与招商运营经验,该项目的建设将为大泽园区提供一个中小微企业创业发展的平台,并将率先带动珠三角范围内有潜质的中小微企业集聚于新会,为下一步更好承接深圳创新研发企业进驻园区提供优越的载体。

深江产业园司前园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及新材料等产业。

珠西新材料集聚区:重点发展精细化工材料、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承接市内优质化工企业搬迁入园改造升级。落户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的江门芳源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锂离子电池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等产品,目前引入的威立雅和深圳恒创睿能电池拆解项目为芳源提供原材料供应,填补芳源上游产业链的空白。同时,芳源正在不断扩大自身产能,并与下游客户保持紧密合作联系,有望未来引入其下游产业入园逐步完善珠西新材料集聚区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链。

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重点发展高端制造(电子、汽车零部件、珠宝、钟表)、循环经济及新材料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