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关注过“如何学习”这个问题的人,一定对“一万小时定律”、“刻意练习”、“创造环境”这些类似的概念不陌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脱敏抗敏一样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脱敏抗敏一样吗(致敏与脱敏)

脱敏抗敏一样吗

所有关注过“如何学习”这个问题的人,一定对“一万小时定律”、“刻意练习”、“创造环境”这些类似的概念不陌生。

比如想要学习英语,有人会在房间里所有的物品上贴满英文单词;如果我们想要背诵古诗,也可以在家里能够触发联想的物品边抄写相关的词句;想要学习物理化学,就会更多地思考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等等——所有的这些,其实都是一个“致敏”的过程。

思维敏感,从生理学上来说,本质上是联想触发和记忆提取的速度更快而已。这包含了“知识储备”与“提取速度”两方面的问题。

就拿作文来说,很多人觉得提笔忘词,写800字简直如同要命,另一部分人却能做到下笔如神,洋洋洒洒停不下来,其实本质上,就是文字敏感度的问题。

对文字敏感的人,就像是无数玉盘珍馐就已经伺候在旁,想要什么即可随意取用;对文字不敏感的人,每想一句话就要重新组织语言,在自己深埋的贫乏词库中去反复搜索,这行文速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小时候,语文老师常说,要想丰富思维,就要多读书,要想写作速度快,就要多“读词典”。试想一个脑海里装着无数优美词句和一部成语词典的人,想要不做到字字玑珠、旁征博引,只怕都很难。

同样的道理,要想进入一个新的行业,首先也需要从词汇入手。比如对训练负荷、组数频次、间歇时间等词汇敏感的人,进行任何体育运动训练,都能很快上手;而若是对排线、明暗、比例、结构等词汇敏感的人,学习美术自然也是事半功倍。

所以我们进行专业课考试的时候,不论什么专业,一定会有一个大题,叫做“名词解释”,就是这个道理。

词汇量的敏感度,决定思维的专业度和速度。

可是任何行业,基础词汇的学习,必然是最枯燥的。即便是打游戏,也就是电竞,我们学习GUNK、poke、k头等词汇的时候,同样是需要仔细理解,死记硬背的。

所谓的天才,其实通常就是记忆力超强,然后联想能力突出。这可以让他们快速进入任何一个行业。在电影《复仇者联盟》中,钢铁侠只用了一晚上,就成为了热核天体物理学家,就是因为他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和联想能力——记住基本概念,理解基本概念,运用基本概念,这是学习任何学科的必然途径,记忆、理解和运用的速度,就决定了我们成为学科专家的速度。

而拥有良好的文字敏感力,一定是学习的强大助力。

然而跟所有事物一样,任何事情都有两面,过于敏感的人,也极其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文字敏感的人,写文章或许能够下笔如神,洋洋洒洒,可是钻牛角尖的时候也会喋喋不休,吵闹非常。无数的念头和想法化作文字在脑海中疯狂的涌现,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艺术天才最终都选择自杀的原因——他们受不了脑海中嗡嗡蜂鸣的念头那无休无止的折磨。

所以“脱敏”也是一个成熟的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情绪脱敏”,又被称为“情绪钝感力”,指的是克制自己对于情绪的感受,不让情绪影响自己心境的能力。

作为成年人,难免会需要去处理方方面面的事情,迂回于各种人际关系之中。把握距离、掌握程度,是非常困难的。过于敏感的人,很容易一不留神就突破底线,最终化为无休无止的苦恼,这个时候,情绪“脱敏”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情绪脱敏,并不意味着遗忘,而是指能够准确回忆所有的细节,却不被情绪所影响的能力。比如听了朋友的吐槽和抱怨,被人发火与怒骂,或者经历失败或伤心之后,还能够冷静平淡地处理好手头的事情,这种快速摆脱情绪的能力,就是情绪脱敏。

很多人都羡慕和向往着致敏的能力,并且不断地练习着,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脱敏”力。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活在当下,一心一境,所说的,都是一种迅速摆脱情绪纠缠的能力,也就是情绪“脱敏力”。

其实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情绪“脱敏力”,要远比情绪“致敏力”重要的多。每个成年人的生活,都不容易,过于情绪化的人,很容易陷入抑郁的漩涡之中无法自拔,拥有良好脱敏力的人,才能保持心境平和,一心一境,淡定从容。

对艺术致敏,对生活脱敏,既能够感受极致的情感,又能够淡然地生活,这才是真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这是“入世”锤炼经历和“出世”境界提升的结合,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圆通融润,也是“反哺归真”、“大智若愚”的开悟与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