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赓续先贤初心,汲取奋进力量。

在上医95年的奋斗历程中,无数上医前辈严谨治学,医德高尚,对上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6年,经中央核定,上医有16名一级教授,22名二级教授。这些教授都是各学科的先驱者、奠基人或领军人物。

他们在医学教育岗位上以身示范、立德树人,在救死扶伤的事业中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复旦上医”官微已集结推送16名一级教授的故事(见文末合集链接)。在上医创建95周年之际,即日起,官微将陆续推送22名二级教授的故事,以致敬先贤大师,传承医者初心。

敬忆二级教授崔之义(敬忆二级教授崔之义)(1)

崔之义(1908~1975),中国显微外科先驱。他于1926年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科,1929年转入协和医学院,一年后又转国立上海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就读,1935年毕业。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并兼任红十字会第一医院(今华山医院)外科医师,四年后升任总住院医师,1943年升任副教授。1947年留学美国,先后在哈佛大学医学院及麻省总医院外科进修。回国后任红十字会第一医院外科主任、院长兼华东医院首任院长、中山医院第五任院长,上海第一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副院长。

崔之义理论扎实、技术精湛,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从上医毕业后仅两年,勤学苦练的他就能准确熟练地施行脊椎手术及肾切除手术。40年代的中国外科,在对急性阑尾炎的处理上,当腹痛起始超过一定期限或局部已有脓肿形成时,多采用保守疗法。但这种治疗方法容易引起穿孔及腹膜炎等并发症,由此延长病期,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在崔之义看来,这种保守疗法“是消极的,是不可取的,必须进行改革”。他认为,积极的办法是采用外科手术,一次性消除病原,以取得根治效果。而他对于急性胆囊炎的处理,也主张在急性期内就施行手术,不必等急性期过后再作手术。通过临床证明这种积极的疗法行之有效,避免了保守疗法可能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后果。崔之义于1943年及1949年分别在外科学会做了70例和150例的病案分析报告,引起了医务界的极大关注,从此这项新措施得以广泛推广。

1950年,崔之义为解决大血管创伤的治疗问题,大胆设想用国产丝绸试剂人造血管,以代替进口人造纤维血管。1957年,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他首次为右侧大腿动脉患血管瘤的农民,置换了一根长达11cm的真丝人造血管,手术获得成功。随后,崔之义与协作者不断总结提高,于1959年制成了中国独创的无缝具环状皱褶的真丝人造血管,在《中华外科杂志》发表多篇有关论著。其中,《真丝人造血管——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一文在罗马第20届国际外科学会议上宣读,引起国际外科学界的浓厚兴趣和赞赏。

20世纪60年代初,崔之义着手进行显微外科、断肢再植领域的研究探索。他从1961年开始研究外径5.0mm以下小血管吻合和移植术,并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缝合法仍然是小血管吻合最基本的方法,并认为在缝合法中,肉眼下和显微镜下、连续和间断缝合、丝线和尼龙线各具优点和缺点,应视血管口径和种类而异;较小的血管吻合(如外径2.0~2.5mm甚至以下者)采用尼龙单丝显微镜下作间断缝合有较多的优点,在静脉吻合和静脉移植中,尼龙单丝的应用明显优于丝线;在选择了合适的缝合方法和缝合材料后,关键仍在于细致的操作;关于小血管的移植材料,以自体静脉较为满意。而崔之义的这些研究结论,对于今天的显微血管吻合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在此基础上,崔之义领衔在1964年应用小血管吻合和移植的技术成功救治了4例严重血管创伤患者,挽救了肢体。1964年2月22日,崔之义主持在中山医院救治了1例被火车车轮压伤导致右上臂完全离断的工人,断臂再植术后16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肢体完全成活,功能恢复较好。

敬忆二级教授崔之义(敬忆二级教授崔之义)(2)

▲ 图右为崔之义教授

在担任上海第一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以下简称“上医”)副院长期间,崔之义积极领导医学教育改革,亲自参加示范性讲课实践。虽年逾花甲,却不顾自己患有老年性气喘,坚持下农村巡回医疗,亲手为一位96岁的老农做切除阑尾手术,治愈了腹膜炎,使之恢复健康,成为百岁老人。他还坚持每周到中山医院进行指导性查房。为使学生掌握技术,他不厌其烦,细心为学生做示范手术,参加疑难病例讨论,毫无权威架子。崔之义在对待病人时也总是竭尽全力,“为人群灭除病苦”。1959年,为抢救一位大面积灼伤的病人,他毫不迟疑地将自己刚刚故世的父亲皮肤捐献给患者,植皮后病员得救,真正做到了完全彻底为病人。同时,他也严格要求下级医师和实习医师,对待病人不得有半点疏忽。

此外,崔之义还鼓励年轻医生大胆开拓创新、挑战极限,“而且对下面十分‘放手’”。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山医院教授汤钊猷回忆,崔之义在担任上医副院长时,大力支持杨东岳和汤钊猷合作进行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探索,成立了一个由手外科、血管外科和骨科组成的小组,并于1966年完成了世界首例游离第2足趾再造拇指(具体见下文相关阅读)。正是因为崔之义的善于思考、勇于创新、乐于“放手”,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有许多人已成长为我国医务界的著名专家。

参考文献:

1. 《中国显微外科先驱——崔之义教授》,选自《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20年。(特别鸣谢:陈增淦教授)

相关阅读|

难忘师恩:崔之义教授与真丝人造血管

因为已年过八十,我应该也可以算是上医(原上海医学院,现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老人了。尽管对于上医第一代的老人了解不多,有些只是间接了解,但也曾先后写过他们的一些点滴和感言。今天,我打算写曾经指导过我的崔之义教授,并强调“创新”的重要。

20世纪50年代末,我跟随崔之义、冯友贤教授从事血管外科研究。有一天,崔之义教授要我陪他到上海老介福丝绸店去。他对各种丝绸东摸摸西看看,看到一种“电力纺”,问我:“阿汤,您看这种滑不滑?”我说不错,他就叫店员剪一尺。我心里纳闷,一尺能做什么衣服呢?原来他将买来的丝绸用缝纫机缝成管状,将狗的主动脉切除一段,然后将这种“真丝血管”移植上去,居然都获得通畅。但这种用缝纫机缝制的真丝人造血管存在一些缺点,如“有缝”,增加血管凝结的可能;另外是不能弯曲。于是我们又和上海丝绸研究所的陈稼工程师合作,制成无缝能弯曲的真丝人造血管,并用于临床。

无缝真丝人造血管制成后便用于病人,解决了不少病人的血管疾病。这一成果不仅造福病人,而且在国际上交流。1963年崔之义教授在第二十届国际外科会议上报告了这一成果,受到国际学者广泛的关注。20世纪60年代末,经真丝人造血管移植的一条狗在10年后死去。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很多事都没有人管。这条狗因为是我做的手术,所以很想知道结果。我解剖时惊奇地发现真丝血管仍然畅通,也没有破裂,因为它与新生的血管内膜和外膜能够紧密粘在一起,从而能够耐久而不破裂。这好比钢筋水泥,钢筋和水泥只有粘紧才能起作用。

敬忆二级教授崔之义(敬忆二级教授崔之义)(3)

▲ 1958年,汤钊猷院士跟随崔之义教授做真丝血管手术

经临床验证的真丝人造血管因为国外没有,所以属于创新。那么这个创新的思路从何而来,原来崔之义教授是在外科使用百年的真丝外科缝线中得到启发,经长期应用,真丝没有对人体产生危害,这才大胆地提出用真丝做人造血管。现代的创新有两种不同的思路,西方的创新主要走“从基础到临床”,亦即“从理论到实践”的路子。而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倒有不少经得起长期实践考验的东西。例如神农尝百草就是实践的结果,然后再上升为理论;如《本草纲目》,进入现代,还可能上升为现代科学能解析的机制。我以为崔之义教授的创新提示我们,既要重视“从基础到临床”,也要重视“从临床到基础”,这样创新的思路才更为广阔。

谈到创新,崔之义教授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放手”。当年崔之义教授是上医外科“四巨头”之一。大家对他不无敬畏之情,但我跟随他10年,却感到他平易近人,而且对下面十分“放手”。如果我把我的想法和他说,他的回答常常是:“阿汤,您去办。”记得1962年国外显微血管外科刚起步,我对他说:“我们是否也可搞一下。”他说:“很好,您去搞。”没有想到由于他的“放手”,使我们在小血管外科方面向前走了一步。在陈中伟教授成功接活断手后不久,我们也成功接活断拇指。那时崔之义已当上上医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周岚和他一起又支持了杨东岳教授和我的想法,合作进行“游离足趾移植再造拇指”的探索。当即成立了一个由手外科、血管外科和骨科组成的小组,就在现在中山医院3号楼的二楼手术室苦干了几个月,终于完成了世界首例“游离足趾再造拇指”。

几十年来,我在肝癌研究方面做出了成绩,最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首批院士,如果追根溯源,这和崔之义教授当年的“放手”支持年轻人的做法不无关联。

参考文献:

1. 汤钊猷撰文《难忘师恩:崔之义教授与真丝人造血管》,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4年9月19日。【作者汤钊猷,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曾任上海医科大学校长】

敬忆二级教授崔之义(敬忆二级教授崔之义)(4)

▲ 进入复旦上医公众号,点击“服务”→“走进上医”→“上医95周年集锦”,查看上医一级教授合集

来源:复旦上医

组稿:医学宣传部

制图:马楚涵

审核:宗和

编辑:徐佳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