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里个当,当里个当,煎饼大葱是特色,槐花包子请品尝……”一段山东快书的说唱,引来观众会心一笑。8月30日晚,由青岛演艺集团出品,青岛市歌舞剧院创排演出的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在青岛大剧院歌剧厅首演。两个多小时,120多名演员,用一台大戏,讲述了“第一书记”马向阳具有戏剧性的扶贫经历。千余观众现场感受了这台歌剧的山东味、幽默感。更有百余名青岛的“第一书记”应邀观看该剧,他们纷纷表示该剧“很真实”“演到我心里了。”
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是根据同名热播的电视剧改编的。该剧塑造了一位农科院的助理研究员马向阳,下乡当第一书记扶贫济困的感人故事。马向阳是大槐树村长大的孩子,对故乡充满感情,一腔热血来到家乡,一心要让大槐树下“长出金子”,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然而,没想到困难重重,弄的他一度想打退堂鼓,落后的小农意识,封建的宗族势力,村干部工作失误,欠下村民的债务引起的风波……马向阳在老祖奶的启发下,用一颗赤诚的心巧妙的化解了重重矛盾,带着大槐树村的乡亲们走上了致富路。
六场戏,四十多个唱段,其中又有山东吕剧风格的唱段、山东快书的植入以及胶东方言的对白,听得观众现场欢乐阵阵。“丑角儿”梁会计的戏曲式表演,四个“嚼舌根”的农村大嫂的夸张演绎,成为剧中主要笑点。“一听这个调调就亲切,就是咱山东的”在山东味儿和幽默感里,久违的民族歌剧的亲切传递给了观众。而剧中马向阳在误会与波折里,依然坚持为乡亲付出,他满含情感的唱出《那些年》,坚持要把诺言来兑现,又传递出“第一书记”精准扶贫的赤诚心与责任感,很多岛城的“第一书记”看完之后感慨万千,歌剧用文艺的形式表达了“第一书记”与乡亲们之间的温暖之情。
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总导演黄定山把它定义为“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的乡村喜歌剧风格”。作曲臧云飞表示“《马向阳》不仅是青岛的、山东的,还应该是全国的,做好了还是世界的。”而编剧代路则把握了“精准扶贫”的主旨。该剧还被列为文化部2017年“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的九部之一,青岛市歌舞剧院可谓举全院之力打造该剧。
最终《马向阳下乡记》的舞台上,50多名歌唱演员、70多名演奏员,用一台大戏证明了青岛出品的辉煌再现。“青岛已经40多年没排演歌剧了”青岛演艺集团黄港董事长在该剧开排仪式上感叹过,曾经青岛歌剧可是在全国名列前茅。昨日的演出,观众的笑声和掌声,给予了该剧直接的肯定,“现场听交响乐演奏,听专业演员演唱表演,太过瘾了!”散场时,不时有观众哼着剧中的小调,意犹未尽。青岛市歌舞剧院张乐群院长一直心怀紧张关注朋友圈的各种评论,“夜深了,无论演完出的和看完演出的都兴奋的依然在刷屏……”虽然首度与观众见面获得好评,但张乐群表示,该剧还要继续打磨,“我们的目标是《小二黑结婚》。”(张力伟)(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