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那些隐藏很深的小店(在石家庄旺头小馆)(1)

第一次知道“姜母”这个词源于一部台湾偶像剧,女主角全家住在名叫“姜母岛”的地方,所以岛上的吃食大多跟姜字沾边,出现频率最高是“姜母茶”,我当时的理解就是姜茶,后来才知道,姜母其实是老姜,这么叫是因为它是年轻姜的妈妈。

同理,一道姜母鸭也让不怎么熟悉这个词的北方人云里雾里,来店里吃饭问得最多的就是:为什么非要用母鸭?公鸭不行吗?每当这时,老板就会操着口闽普不厌其烦地解释:“啊,这个要念姜母,是老姜啦……”

发现旺头小馆很偶然,开车的时候扭头和旁边的朋友说了句话,余光瞄到了“老厦门”三个字,于是心里就惦记上了。

姜母鸭 滋而不腻温而不燥

厦门那些隐藏很深的小店(在石家庄旺头小馆)(2)

都说厦门有三宝,打头阵的就是姜母鸭,严格来说,这是一道药膳,鸭肉滋阴降火,老姜驱寒热身,一起焖煮可以气血双补,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非常适合秋冬季节食用。

鸭子要用番鸭,约六个月才能出栏,可谓是个漫长的养成记,足够的生长周期使它的肉质比一般鸭子紧致得多,非常适合煲汤和干烧。但只有番鸭还远远不够,必不可少的还有老姜、麻油以及厦门的老字号丹凤高粱酒。

用麻油将姜片煸香,待姜片体积收缩、颜色变黄后捞出,均匀铺在砂锅底部,提前一天腌制好的番鸭置于其上,倒入适量的高粱酒,大火炖开后转小火焖足两个半小时。

开盖后,古铜色的鸭子油光闪亮香气扑鼻,整个砂锅里没有一点水份,只余底油和姜片。且干烧的做法逼出了鸭子自身的丰厚油脂,在漫长的闷烧中又逐渐被吸回体内,入口油香四溢,紧致不柴,有嚼头的同时又细嫩无比,表皮带着的丝丝辛辣,格外提神。

姜母鸭油比较大,猛啃两块后会觉得有点儿腻,所以吃的时候有个秘诀,要一边吃肉一边吃姜片,和鸭子一同在砂锅里历炼了几番的姜片表面早已泛起焦香,入口辛香不呛辣,吸饱了肉香、麻油香和酒香,嚼着吃别提有多带劲儿了。

同一道菜,在闽南不同区域做法也有差异,泉州的姜母鸭近似汤煲,会加入大量药材,药膳性质更纯粹。厦门的姜母鸭用料简洁,成品干香,一湿一干,各成一派。但论下饭来说,我可能更倾向于干烧,毕竟隔壁桌的大哥已经扒完第三碗饭了,我不能落后。

海蛎煎 表皮香脆内馅香滑

厦门那些隐藏很深的小店(在石家庄旺头小馆)(3)

厦门是沿海城市,海鲜产量非常丰富,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可再好吃的东西总归也有吃腻的时候,所以当地人就把海鲜变着花样吃,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一道海蛎煎。

海蛎煎又称蚵仔煎,闽南话发音“e a jian”,据传是在之前贫穷社会无法饱食所发明的创意料理,用番薯粉加水成浆包裹住海蛎和韭菜(各地配菜不同)等食材煎成饼状,表皮香脆,内馅香滑,鲜味十足。

吃海蛎煎不能看卖相,因为好东西都在里面藏着呢,随便夹一筷子煎饼就有好几颗大海蛎,个个肥美多汁。纯番薯粉调出的粉浆香醇浓郁,口感又黏又筋,掺上提味的蒜苗和鸡蛋,巧妙地将海蛎的鲜味充分升华,蘸上香辣酱,一口下去舌头都要鲜掉了。

厦门那些隐藏很深的小店(在石家庄旺头小馆)(4)

在闽南地区海蛎煎是一道考验妇女厨艺的必备菜之一,做得好会让公婆另眼相看。虽然菜谱简单,但要做得好吃还是有些难度的,最难掌控的就是火候,煎不够表皮不够脆,内馅不熟,煎过火会糊,海蛎流失过多汁水影响鲜味,所以看似简单的一道小吃却是最难烹制的,没有足够制作海蛎煎经验的师傅很难把控好这个度,

也难怪老板说:“我这个师傅的薪水啊,能在外面请两个呢!”

沙茶面 入口咸鲜香辣又有点甜

厦门那些隐藏很深的小店(在石家庄旺头小馆)(5)

都说吃过厦门的沙茶面才能真正品尝到面条的美味,厦门人对于沙茶面确实有一种迷之情感,是早餐,是午餐,也是晚餐。无论在闹市或深巷,清晨或黄昏,沙茶面在厦门就像是沙县小吃般的存在,五间店里总有一间是沙茶面。总而言之,在厦门人这里,没有什么事是不能用一碗沙茶面解决的。

沙茶面的妙处在于汤头,棕黄的汤汁带着抹油亮的红,上桌先喝上几口汤,入口咸鲜香辣又有点甜,用味美香浓来形容不为过,那是沙茶酱、花生酱和猪骨高汤的完美结合。

“沙茶”是一种来自马来西亚的美味,早年被下南洋的闽南先民带了回来,经过改良后,选用上等的虾头,拌盐腌制两个月以上后磨细成粉,与虾酱、蒜头酱按先后顺序加入沸油炸透,冷却后加入五香粉、咖哩粉、辣椒粉、芝麻制成沙茶酱,色泽发褐,有辛辣味。也正是这一抹沙茶酱带来沙茶面入口的第一道鲜甜,香气充斥口腔,十分浑厚。

吃沙茶面可以添加各种配料,丰俭由人,旺头小馆的标配是虾仁、牛肉、包心鱼丸和炸豆腐,还有几颗嫩绿的青菜。没有吃到鸭血和猪肝虽然有点可惜,不过也算好味了,热乎乎的一大碗下肚很满足。但是不太服沙茶味的朋友就不推荐了,毕竟味道有点特别。

芋包 口感绵糯扎实带着海风味道

厦门那些隐藏很深的小店(在石家庄旺头小馆)(6)

北方过年要吃水饺,老一辈厦门人则必吃芋包,是十分有地域特色的小吃。以为是一道甜品就点了,作为停筷的收尾,点单的时候被告知会慢一点因为要现蒸,端上桌后发现表面淋了一层甜辣酱,难道是甜咸口的?

用勺子舀开才发现竟然有馅儿!满满的香菇、海米和鱿鱼碎,三种味道都很强烈却并不抢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特有层次,细细咀嚼发现都是干货泡发的,相对于鲜货,干货的味道更加醇厚,海风的味道扑面而来。

其实不管是海鲜还是菌类,在晾晒的过程中紫外线会杀死一些附着的微生物,正是它们产生了所谓的腥味,而肉质本身的鲜美则被保留了下来,经重新泡发后会多一层馥郁的香气,让人产生味道更浓郁的感觉。

芋皮要选用口感最好的槟榔芋来做,淀粉含量高,肉质细腻,去皮蒸熟后制成芋泥,混入地瓜粉,用力揉搓半小时以上,芋包的外皮才够柔嫩弹牙,不然包不住馅儿。蘸上厦门特色的甜辣酱,口感绵糯又扎实,顺滑的质感让人止不住用嘴去抿,连皮带馅儿,清甜掺杂着浑厚的鲜,看似不大的芋包一口却能嚼好久,仔细感受着每一种食材的滋味,非常惊喜了!

慰藉乡愁 就靠那一口家乡美食

厦门那些隐藏很深的小店(在石家庄旺头小馆)(7)

我问老板有没有想过出一款甜口的芋包,他说没想过,因为我不爱吃甜,而且我们那里都是咸味的,这才是老厦门的味道。

过了一会儿他又补充道,“其实我明白要迎合市场的需求,不然东西卖不出去。像我最早开始在东马路开过一家很小的姜母鸭店,每天早上五点钟就要起床收拾鸭子,店里就我和妻子两个人,我负责在门口叫卖,跟每个人解释什么叫作姜母鸭,她在后厨忙,很辛苦。那时候也准备了很多药膳煲汤,可每次费心费力做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心里真的很难受,毕竟在北方城市里南方的食物还是没那么高的接受度,而且真材实料价格就会比较高。就像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一只鸭子卖这么贵,可即使这样我也不想为了迎合大众口味改变食物的做法,我的使命就是把它推广出去让更多吃过的人认可它,也是想让厦门的老乡们能在异乡吃到一口熟悉的家乡味。”

“之前有个在上海工作的老乡,因为总来石家庄出差,在外卖平台上看到我家就点来吃,因为点过很多次我有印象了,就打电话联系他,他说真的好久没吃到这么熟悉的味道了,大都市虽然什么都有,却唯独少了一碗家乡味,这个家乡味也不是说有多么好吃啦,其实就是我们那边最常见的食物,大家惦念的可能就是这份朴实吧……”

说这话的时候他特别认真,的确,庄里的厦门味道可以说是屈指可数,大多因为过于小众不被人接受被迫关门停业,他却坚持下来了,而且把店里的边边角角都注入了家乡元素,很有闽南风情。特色的红砖墙、六角砖,还有市花三角梅,最有意思的每桌的桌号都是厦门的街道名,很有心意。

一个城市吸引人的魅力之处,不仅仅是浓厚的人文气息,更要有可以抓住胃的美食,无论身处南方还是北方,在异乡慰藉浓浓乡愁最好的办法永远是吃一口家乡美食。最后,如果觉得好吃的话请一定告诉热情又腼腆的老板,对他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这句“好吃”。

小馆儿在这

厦门那些隐藏很深的小店(在石家庄旺头小馆)(8)

长征街和平路交口东行100米路北

人均50元

特色:姜母鸭 海蛎煎 五香卷 沙茶面

■文并摄/河北青年报记者侯明怡

■编辑/王慧丽

版权归河北河青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