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1月,刘邦在定陶即皇帝位,分封诸侯,其中齐王韩信改封为楚王。

韩信最后投靠的是项羽还是刘邦(韩信从楚王到淮阴侯)(1)

楚王韩信定都下邳,立即赶往故乡淮阴,衣锦还乡。当年韩信在河边钓鱼,一位冲洗丝锦的老妇经常分饭菜给韩信吃,韩信称之为“漂母”,此番赏赐“漂母”千金。韩信派人将那个令自己蒙受胯下之辱的恶少年请来,不但不杀,还要授中尉之职。恶少年只顾“咚、咚”磕头请罪,绝不肯担任官职。

楚国人民闻之,都称赞楚王韩信不计前嫌,是一位贤王。

韩信最后投靠的是项羽还是刘邦(韩信从楚王到淮阴侯)(2)

同一件事传到刘邦耳中,如芒刺背,坐卧不安。护军中尉陈平献出一条连环计,谋划将楚王韩信抓捕到洛阳来。

陈平之计,第一步是派随何出使楚国,希望韩信杀掉钟离眛,献上人头,解除刘邦的猜疑。随何曾出使九江国,硬是把九江王英布说得与项羽反目,在他巧舌如簧的表演下,韩信杀了钟离眛。

当初韩信与钟离眛都是西楚霸王项羽麾下的执戟郎中(亲兵队长之一),两人是无话不谈的挚友,但都不得志。后来韩信投奔刘邦,钟离眛先是到丰县和沛县抓走了刘邦的父亲和夫人,后又率军攻克荥阳,杀汉军无数。垓下之战,项羽突围后,钟离眛率军拼死抵抗,最后时刻投降韩信。

公元前202年12月,陈平之计第二步展开,刘邦假装出游云梦泽,会盟济水以南的诸侯梁王彭越、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长沙王吴芮于陈城,巡狩山野。之所以不在洛阳会盟狩猎,是担心诸侯王不来。陈城此时还由项羽所封的陈公利几把守,对刘邦来说也不是主场,诸侯王泰然处之,全部赶来会盟。

韩信带了钟离眛的首级来到陈城,希望刘邦冰释前嫌。然而刘邦废其楚王,贬为淮阴侯(韩信故乡淮阴,今江苏淮阴市西南甘罗城),并随刘邦返回洛阳。

韩信自汉中拜大将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灭三秦;瓦罂[yīng]渡黄河灭西魏、代国;越太行山灭赵国;隔空迫降燕国;过济水灭齐国;垓下之战十面埋伏破项羽,无敌于秦末汉初。

韩信之于刘邦,好比王翦之于秦始皇,功高震主。王翦王贲父子告老还乡,换取王氏太平。韩信却裂土封楚王,其结局早已注定。

韩信最后投靠的是项羽还是刘邦(韩信从楚王到淮阴侯)(3)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良将亡。天下已定,韩信当擒。

刘邦将楚国一分为二,以淮河为界,北边仍称楚国,定都彭城;南边称荆国(吴国),定都广陵。

刘邦以亲弟刘交为楚王,定都彭城,有36个县,后经过拆分,有五个郡国。以宗室中最大的功臣刘贾为荆王,定都长江以北的广陵,有52个县,后经过拆分,也有五个郡国。

刘邦有四兄弟,前三个是同父同母,后一个刘交是异母弟。长兄早逝,二兄刘喜好酒色,不过刘太公认为刘喜最有出息。刘邦和四弟刘交年轻时都是游侠,与狐朋狗友游山玩水,学孔子周游列国。

刘邦好武,后来做了亭长,押送囚徒。刘交好文,拜荀子的弟子浮丘伯为师,也就是荀子的徒孙,曾为《诗经》作传注,号为《元王诗》。

按道理刘邦若封兄弟为王,理应先封二兄刘喜。但刘邦认为刘喜贪财好色,胸无大志,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土鳖。封王可以,等以后灭了其他异姓王再说。

韩信最后投靠的是项羽还是刘邦(韩信从楚王到淮阴侯)(4)

荆王刘贾是刘邦堂弟,虽然一直跟着刘邦,却在灭秦的过程中没什么战功。灭三秦之战时,刘贾跟着大将军韩信,首次担任将军,算是捡到了战功。

太尉卢绾从赵国领兵两万多去大野泽,与彭越联合作战,将军刘贾便跟着卢绾。卢绾与彭越连兵后,第一次南下攻击下邳,击败项声、郯公,杀薛公,迫使项羽从荥阳战场退兵。第二次南下砀郡,攻下睢阳、外黄等十七城,再次迫使项羽从荥阳退兵。

垓下之战前,淮南王英布、太尉卢绾南下九江郡,迫使西楚大司马周殷率军投降,刘贾也跟着卢绾收割功劳。

刘邦在定陶分封诸侯后,长安侯太尉卢绾率军攻灭项羽所封的临江国,刘贾继续跟着卢绾捡战功。

韩信最后投靠的是项羽还是刘邦(韩信从楚王到淮阴侯)(5)

“战功赫赫”的刘贾,其祖父与刘邦的祖父是兄弟,因此得封荆王,也无人敢有异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