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三月十二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恰逢这一天又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逝世纪念日。为什么恰巧把植树节定于三月十二日呢?

植树节为什么是三月十二 植树节为啥定在三月十二日(1)

孙中山先生一八六六年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喜爱植树。一八八五年,他从南洋回国时带回了酸子树的种子,亲手种在自家的庭院里,那株一百多年的古树至今仍枝繁叶茂,成为孙中山故居的一道风景。

孙中山十分重视植树造林。早在一八九四年,他亲手起草的变法自强的建议《上李鸿章书》中就写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一九二四年第一次国共合作,他在广州讲演“三民主义”时指出:“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孙中山在许多著作和讲演中,无数次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造林的重要性。一九一五年,孙中山先生提议,以每年的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我国的植树节。但是,在战火纷飞的旧中国,他“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的宏愿却一直无法实现。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二日,孙中山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二日,为纪念孙先生逝世三周年,举行了植树仪式。因此,从一九二九年起,将过去的清明植树节改为三月十二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一九七九年二月二十三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把每年的三月十二日定为我国的植树节。确定三月十二日为植树节,一方面是为了纪念终生一贯重视倡导植树造林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另一方面,三月十二日,恰是我国农历的惊蛰之后,春分之前。从我国的气候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这个时间植树造林比较适宜,成活率高。

,